银行:板块攻防兼备特性显现 荐6股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佚名 2015-07-06 12:45:08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1.6月银行板块行情表现:6月银行股股价大幅跑赢市场,中信一级行业涨幅居市场首位!全月银行板块上涨5.02%,跑赢沪深300指数12.62个百分点。
2.个股涨跌幅:混改获批的交通银行领涨行业(25.36%),其次是溢价增发的南京银行(20.12%),预期下一轮混改可能标的中国银行等涨幅排名靠前。3-4月领涨市场的兴业银行(-4.11%)、平安银行(-5.09%)涨幅居后。
3.公司动态:(1)深化改革加码:交行深化改革方案获批;浦发163亿购买上国投股权。(2)资本继续补足:光大、宁波、交行、工行陆续获批优先股发行;民生200亿可转债转股完成;南京溢价定增超预期。(3)业务分拆:建信养老金业务挂牌营业;交行在港成立附属银行,经营香港零售银行及私人银行业务。(4)资产证券化有序推进:招行发行注册制后第一单信用卡分期车贷ABS产品,北京银行发行京元2015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4、行业动态:(1)利率市场化最后冲刺:《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公布;首批大额存单发行。(2)风险降低:第二批1万亿地方债置换额度下发;央行双管齐下:降息25bp,定向降准50bp。(3)商业银行法已近:商业银行法修正草案通过,存贷比监管指标变监测指标。(4)银行IPO来袭:10家银行集体告别“中止审查”。
5.本月专题——拟上市银行数据比较:(1)规模:上市城商行和拟上市城商行的资产规模和资产增速基本在相似水平,而存贷款规模要高于已上市城商行的规模。平均净利润水平,无论是从规模上,或是增速上来看,均略逊于已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水平。(2)资产质量:总体资产质量压力大于已上市城商行,不良贷款率水平略高于已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方面略低于已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水平。(3)资本情况:资本充足率基本与上市城商行类似,而一级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明显低于已上市城商行,说明拟上市城商行更多的采用二级资本等方式进行资本补足,预期未来在成功上市后,将对一级资本和核心一级资本实现更好的补充。
(4)经营效率:经营效率要略胜于已上市城商行,主要是体现在ROE水平和基本每股收益水平上,而人均利润方面低于上市城商行的平均水平。(5)净息差:拟上市城商行平均净息差较高,主要是由于贵阳银行和成都银行的净息差水平,拉高了平均水平,此外上海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处于所比较银行中最低位置,主要是其生息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而付息负债成本率逐年上升。(6)募资情况: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10家拟上市银行的上市审核程序进入“已反馈”状态,下一步将进入发审委审核阶段,这意味着新一批城商行有望登陆A股市场。以P/B1.4倍作为发行定价估算,10家拟上市银行将募集超730亿元资金。
6、宏观主要经济金融政策:(1)PMI显示经济企稳基础依然不牢:6月份,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但新订单、新出口、采购量等指标较上月回落,原材料库存指标上升。(2)M2与外汇占款: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0.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5月外汇占款余额为29.2万亿元,小幅增加322亿元。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显示效力。(3)贷款与社会融资: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008亿元,5月起重拾升势。从存贷差与存贷比来看,2季度起存贷比快速下滑,宽松的货币政策尚未有效导入实体经济领域。(4)银行间市场利率:6月shibor短期利率结束下行回升。
7、投资建议6月,市场调整较大,银行股波澜不惊。银行业深刻且根本性变革为银行股领涨行情作出充分的贡献。市场期待的混业经营试点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都已正式落地,商业银行法修订案国务院也已经通过。上半年最后一个月完成了本年银行业最为核心的变革。6月可谓承上启下的关键试点。下半年,行业面政策变化期待会减少,政策落实及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因为核心关注点,且银行股更多需要宏观基本面的支持。
7月,可以期待的上市公司、行业政策、宏观政策的变化是:(1)光大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组建方面的最新进展。(2)中国银行:“东盟资产重组”项目最新的进展;(3)银行其他类型业务的分拆。(4)银行国际化进程的最新动态。(5)财政部或将出台《金融机构员工持股计划窗口指导性文件》。随着交行深化改革方案获批,交行推进员工持股计划已成为定局,需要配套的财政部文件出台。
目前市场环境下,银行股防御型和进攻性兼备。我们坚持“迎接PB2.0时代”的观点,尽管经济处于下行周期,银行经营也处在转型过程中,但是货币政策持续宽松、金融业改革和行业面变化、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银行股估值进一步抬升。
对于三季度,我们看好银行股的三大理由。其一、信贷资金低成本实体经济,如果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shibor利率回升,银行体系内部流动性趋紧,信贷资金流向实体概率大。其二、降息。在降息的末期表明经济企稳,银行估值抬升。其三、风险溢价降低。无风险利率已经下降,但是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没有出现明显下降,主要是风险溢价在持续提高(在经济下行周期中,资产质量隐忧存在,风险溢价较高)。部分降低风险溢价的主要举措包括:(1)取消75%存贷比监管,(2)容许银行加大不良的处置,(3)定向降准,PSL、MLF、SLO这些货币政策补充工具,可以附加一些信贷条件,降低负债端的成本率,从而降低风险溢价,降低贷款利率,降低社会平均融资成本率我们预测15年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4%,目前15年银行业PE/PB分别为7.31/1.21。维持银行业“增持”评级。
7月,重点推荐:招商银行(回归零售业务,业绩增速较好;财富管理业内领先,银行资金对接2级资本市场收益明显;制度红利——员工持股计划优先实行);光大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分拆;光大集团持有23%的股权,集团协同效应显现);浦发银行(兼并收购;国企改革;混业金控);平安银行(业绩和估值双赢的可选品种、下一个员工持股计划推进),关注兴业(“银银平台”独立,抬升估值),中行(下一个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银行,银行业国际化程度最高、受益“一带一路”)。(中信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