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娄奕娟)6月22日,质检总局、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欧盟委员会司法与消费者总司在京举行了第五届中美欧三方消费品安全峰会并发布《联合声明》,就加强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消费品安全监管、缺陷消费品召回等方面,达成了新的合作共识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中美欧三方消费品安全峰会今年已是第五届,主题为“新业态 新发展 共同维护消费品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主席艾略特.F.凯伊、欧盟委员会司法、消费者权益和性别平等委员维拉.朱洛娃出席了三方峰会。
围绕本次峰会,三方就如何应对新业态下的新挑战,特别是电子商务领域的消费品质量安全展开了研讨,对今后进一步深化三方质检紧密合作、完善对话机制、实 现互利共赢、促进多元贸易业态协调发展、维护中美欧消费者安全健康达成了共识,并就落实三方共识提出了今后深化合作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在峰会闭幕致辞中,孙大伟建议,中美欧三方应牢牢把握贸易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共同关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消费品的安全监管,凝聚共识,在新业态领域开展合作 交流,在各自法律框架允许范围内,对电子商务经营者采取有效监管措施,以及加强网络销售消费品安全、在消费品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等领域加强更深 层次的合作。
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三方共同发布《联合声明》,未来将视情况开展双边和三边的具体行动,包括在现有的双边、三边合作框架下,加强产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建设,特别是加强跨境电子商务消费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建设,就线上线下销售产品信息和有害产品处置措施的信息交换。在 此合作框架内,对线上销售产品所采取的措施,将会考虑到线上供应链的特质,涉及生产商、出口商和线上销售商等。
根据《联合声明》,三方 还将在各自法律允许范围内,继续增进监管机构间的产品安全信息交流,第一时间共享风险评估信息;尤其是合作讨论新兴技术或快速发展的新产品;继续加强消费 品安全法规、政策交流,特别是新的政策规定和重大变化。此外,三方将加强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合作,相互及时通报召回产品的销售情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中美欧三方不仅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而且产业互补性不断增强,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升。201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5583.9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额达5661.3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首要进口来源地,是欧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在中美欧贸易中,提高消费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一直是三方共同关注的问题。2008年至今,国家质检总局、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欧盟委员会前健 康与消费者保护总司已经联合举行了四届中美欧消费品安全峰会,为促进中美欧经贸发展和维护消费者健康与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了解,下一届消费品安全三 方峰会将于2018年在美国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