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市场统计显示,截至6月27日收盘,沪深两市有50只个股跌破每股净资产。自去年6月12日上证指数见顶5178点以来,过半破净股的跌幅超过同期大盘。
A股熊市中,破净股数量往往不少。2014年7月22日牛市行情启动前,两市破净股有130多只,银行、交通运输、煤炭、房地产、钢铁等板块是个股破净的重灾区。牛市行情启动后,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抬高,破净股不断减少。去年4月10日,两市唯一一只破净股鞍钢股份大涨3.51%,告别破净行列,从而实现“牛市消灭破净股”。
然而,随着上证指数去年6月12日见顶5178点后大幅回落,破净股再度大量出现,传统行业的大盘蓝筹股重新遭遇破净尴尬。银行板块仍是破净股的重灾区,16只银行股中目前有10只破净,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市净率低于0.8倍。
多数破净股在调整行情中未表现出较强抗跌性,没能在每股净资产附近受到支撑。上证指数去年6月15日至今年6月27日累计下跌43.95%。而在50只破净股中,有33只个股同期跌幅超过上证指数。其中,8只破净股的跌幅超过了60%。
郑煤机、东方电气、新兴铸管、柳工及太钢不锈去年6月15日至今年6月27日累计跌幅均超过60%。跌幅偏大与这些破净股的基本面有很大关系,大多出现了业绩大幅滑坡。郑煤机2015年和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79.43%、51.36%;东方电气2015年和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65.65%、95.92%;新兴铸管2015年和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28.21%、15.19%;柳工2015年和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89.26%、79.56%。郑煤机、东方电气、新兴铸管及柳工2016年一季度每股收益分别只有0.01元、0.002元、0.0107元、0.0133元。太钢不锈2015年和2016年一季度均亏损,2016年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095元。
这些破净股的动态市盈率不低,也不像破净的银行股那样具有高股息率特征,市场对其估值是否已见底仍存在分歧。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中,不少大跌的破净股正承受较大压力。值得注意的是,跌幅较大的破净股中,有的2015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出现亏损。新兴铸管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962.28万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043.98万元。这已是新兴铸管连续两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其盈利主要来源之一是政府补助。同样受益于政府补助,柳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470.96万元,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为2131.28万元。
不少破净股业绩滑坡,具有行业共性。与柳工同属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徐工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去年净利润均同比减少80%以上。其中,中联重科最新股价也跌破了每股净资产。太钢不锈在2015年年报中称“面对史上最为严峻的经营形势”,2015年,国内钢材消费量降幅大于粗钢产量降幅,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异常突出,钢材价格指数比上年降低35.43%,全行业陷入严重亏损状态。在钢铁板块中,宝钢股份、武钢股份、鞍钢股份、河钢股份、首钢股份等均遭遇业绩大幅滑坡与股价破净。
短期来看,传统行业的破净股迎来业绩拐点有难度。由于投资者对其缺乏基本面向好的预期,不少破净股长时间深陷破净泥潭。目前,两市已有逾10只个股的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时间持续超过100个交易日。此外,大跌后的A股成交大幅萎缩,特别是沪市主板缩量明显,5月19日以来沪市多次日成交金额低于深市中小板。缺乏量能支持,使得部分破净的大盘股超跌却难以有较好的反弹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