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68岁上海退休教授也加入了“老年网红”行列,他撰写的一篇字字扎心的《牛蛙之殇》让其迅速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牛蛙外公”。这篇6000字的长文,字字戳中那些为了孩子从幼儿园升小学而进行牛蛙战争的父母的心。文中退休教授提到的三个关键词,日前在中产家庭圈层引发热议。
侨外专家解读:牛蛙战争
“牛蛙外公”的爱孙,从3岁起在家长的安排下就加入了牛蛙战争的行列,以致于潜意识里反抗患上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虽不严重却很难治愈,即便是这样也要提前三年备战上海四大民办小学的招生考试,从而希望孩子按照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线成长。
侨外专家解读:社会精英阶层传承
今年高考时,北京文科高考状元说了这样一段话:“如今中国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属于中产阶级的孩子,而且还生在大城市,所以教育资源上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就决定了我能比农村孩子走很多捷径”。这句话就透露着社会精英阶层拥有各类资源的优越感以及注重传承的总规律。
“牛蛙外公”惊叹于这个学生睿智,在小小年龄就已经懂得了他用了半辈子才看穿的本质,也恐惧与他的早熟,这种意识的萌发,预示着未来的两极分化已是大势所趋。他还做过一个社会研究:在近百个中产家庭里,往上翻三代,虽然绝大部分都是农民,但却都是比较有文化积累与文化觉醒意识的农民,唯一的区别就是底子的瘪而已。虽然历史中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但不幸的是,前者是注定,后者是宿命。 比如众所周知的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有极其深厚的家学背景: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自不必说,林徽因的父亲曾在民国时期担任过政治部部长、北京国务院参事、司法总长等要职,还创办过学校。就连现在很火的高晓松,都有一群搞科研、毕业清华的亲戚。这样的例子在现在的社会中枚不胜举。
文中笔者女儿邻居家的孩子几乎和他外孙一起开始“牛蛙战争”,邻居家的孩子顺利进入了“四大民办小学”其中之一,笔者的女儿当即提出找关系让孩子晚一年上学,等明年再考一次。其实,中国式攀比往往不来自阶级,而来自街坊邻居,这也是造成社会精英阶层注重传承的一个原因,因为家庭中第三代能否成才,决定着老一辈或者子女一辈,他们所奋斗来的社会地位与资源阶层,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
侨外专家解读:海外教育规划
笔者的女婿终于有一天一反常态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力排众议办理投资移民,过两年让孩子妈妈带着孩子去国外读书。他经过咨询后认为教育规划要趁早,越小移民、越小出国越好。因为这样能更为系统的获得国外的教育、培养和融入,让孩子获得最为健全的成长。而且要给孩子一个健全的教育,什么是健全的教育?就是童年属于自己,中年也属于自己,老年还属于自己。
对此,侨外移民教育规划院首席规划师曾经说过如今教育低龄化已经成为趋势,来侨外进行教育规划的最小的孩子只有4岁,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可以尽早接受欧美优质的教育,选择让孩子报考国际学校和低龄留学。对于低龄教育,尤其建议有留学计划的家庭考虑先移民后留学,移民带给家庭带来的不仅仅是绿卡身份,也解决了最重要的陪伴问题。同时,获得绿卡后孩子在整个求学过程面对学龄限制、学校选择、专业选择、就业选择时都有了更大的空间和优势。
同时侨外移民教育规划院专家建议在进行孩子的海外留学教育规划的同时,尽可能的寻找专业机构把家庭的身份规划、财富规划、房产规划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出国,能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不会因为签证的问题,被迫回国;也随时可以回国,享受中国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牛蛙战争的“硝烟”不会随着开学季的过去而逐渐消退,更多“牛蛙外公”的家庭经历正在上演,对于子女的教育规划,父母的视野要放的更长远、更宽阔,可以借助专业机构来实现家庭的梦想和传承,让孩子的整个人生都属于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