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事件预示信托进入发展新环境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2017-09-13 14:05:18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信托行业管理规模达到23.14万亿元。在行业规模再创新高的大背景下,三大事件预示信托行业迈入发展新环境,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日前,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新一期《百瑞研究》中刊登专题文章,强调通过三大事件可以看出信托行业未来发展的新环境已经逐渐形成,信托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新环境 倒逼信托转型升级
面向未来,百瑞信托博研站就三个事件提出三个思考。
第一个事件:新型房地产组织模式出现,信托行业房地产业务模式如何适应新环境?
2016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房地产限购政策不断升级,限购之严格超过之前任何一年。近期,广州出台“租售同权”规定,上海以市场价格打两折拍卖土地“只租不售”,北京推出的“共有产权”住房,成为最热门的大众话题之一。
广州、上海、北京三地的房地产新政,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1997年的商品房改革。1997年开启了以公有和共有产权出售给个人为开端的房地产市场改革,五年后,房地产市场启动了长达十几年轰轰烈烈的单边上涨。
当前的房地产新政,暗示着房地产市场旧格局的转变和新格局的到来。如此,信托行业原有的房地产信托业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第二个事件:地方政府债务终身问责制,信托行业基础设施业务现行模式是否可持续?
在7月中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最高层要求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这是高层首次提出对地方债实行终身问责并倒查责任。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对于基础设施领域业务,新的平台业务已经没有可能再拿到政府或人大批文,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还在持续追索之前出具的各类“保证函”。未来新发行的债券将会严格区分“政府债”和“平台债”。在此新环境下,基础设施信托业务如何开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未来的主要业务模式是PPP?是产业基金?还是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变?都需要根据政策环境变化不断探索。
第三个事件:“资本过剩与资金短缺共存”,信托产品模式如何创新?
资金短缺,尤其是对于机构来说,有项目找不到资金的问题较为普遍。另一方面,市场中又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本过剩。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积累,国民财富日益增长,居民囤积在手里的财富迫切需要寻找保值增值渠道。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同时存在资金短缺和资本过剩的状况,而他们之间又难以实现顺畅的对接。这种状况必将对我国金融以及信托产品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大事件共同预示着一个新环境的到来,信托行业亟需建立起能够适应新环境的新业务体系,因此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转型升级既然势在必行,但整个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信托公司未来的发展是拓展新的行业?还是从融资平台走向投资平台?
在报告中,基于对国内外信托业发展路径的深入研究,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出了如下转型策略,即信托公司转型一定要瞄准私募投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这三大领域。
报告特别强调,对于包括百瑞信托在内的很多已经下定决心推进战略转型的信托公司来说,一定要充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找到适合自身的转型升级路径,同时还要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资产和财富管理机构,特别是民生信托、安信信托、中融信托、外贸信托、杭工商信托以及中信信托等兄弟信托公司以及诺亚财富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在转型创新方面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