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中如何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如何激发社会参与道德建设的活力?政府在其中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今天,由新华社与浙江德清县联合举办的浙江德清民间设奖20周年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这些热门话题成了与会专家教授、政府官员和媒体记者热议的焦点。
与会人员的观点碰撞和阐述,再次肯定了德清民间设奖奖出一片风清气淳,奖出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的作用于和意义,同时也从如何完善培育、关爱引导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1997年,德清太平村村民马福建耳闻目睹了一些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的纠纷,自己掏钱设立了“孝敬父母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对每位获奖者奖励500元。
马福建成了全县第一个民间设奖人。如今,“孝敬父母奖”已经伴随马福建走过20个春秋,奖项已经颁发了11次,共有88个家庭获奖。
马福建设奖的故事传开后,很快有不少人开始效仿。“诚信市民奖”“见义勇为奖”“医德医风奖”……20年间,德清已设55个“草根道德奖”, 涵盖孝敬父母、环境保护、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励志助学、医患和谐等多个方面。设奖人遍及全县12个镇(街道),授奖群众累计已超6000人,粉丝过10万。其中设立奖项最多的是雷甸镇,设立奖项有10个。
与此同时,德清党政部门积极关注支持。县委宣传部还牵头多部门、各镇组成了民间设奖指导管理领导小组,引导各设奖人成立民间设奖协会,并制定出台了民间设奖管理办法,规范、引导“草根道德奖”更健康有序开展。
对于从普通百姓中诞生的典型模范,专门把他们“请进”德清公民道德教育馆,“立”于其中。供群众瞻仰学习,开馆至今,已经有县内外10多万人次在这里目睹道德典型的风采,汲取道德营养。
“百姓设奖、奖励百姓”,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热情,激发了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力,产生了一个典型带动一群先进的“滚雪球”效应,形成了道德文章“人人参与、共同书写”的局面。同时,这些从基层群众中挖掘、培育、树立起来的先进典型也已成为全县人民的标杆,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模范。
统计表明,迄今为止,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6届道德模范评选中, 其中3届都有德清的道德模范入选提名;浙江省共评选6届道德模范,德清有6位省道德模范。同时,德清县的外来人员犯罪率已降至浙江全省县市最低点,而百姓的“安全感满意率”又跃升至全省前列,并连续12次捧回浙江平安建设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