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行业>>商业>>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周四早间市场信息大格局应对牛市中的小洗盘!

热点前瞻:房地产、机器人、工程机械、固态电池

房地产放大招 晚间四大消息海外机构关注股出炉

第六感觉:大盘缩量小阳有何玄机呢

股心:缩量维持震荡,注意行情节奏

量缩反弹必然卖出调节,卖压还在后面

把握好轮动行情的机会大盘宽幅震荡缩量洗盘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文化经济眼丨演艺新空间为何这么火

    2024-11-14 11:13: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演艺新空间,一个发展迅速的新业态正在火起来。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达739.94亿元,较2019年增长29%,创历史新高,其中,以小剧场等演艺新空间为主的演艺场次占比为42.4%,观演已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今年国庆期间,消费者对演艺新空间的消费热情高涨,不少地方甚至一票难求。演艺新空间为何能吸引年轻人?它是如何运营的,未来将如何发展?

      

      文化消费新业态

      

      通常认为,演艺新空间是指以演艺为主营业务并形成多业态融合、多功能协同的新型演出场所,包括非传统的营业性演出场所,在相关室内空间开办的演出场所(包括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宇、会馆、古戏楼、已改造的老旧厂房、书店等),以及在相关户外空间开办的演出场所(包括产业园区、文化街区、艺术聚集区、公园景区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演艺新空间不拘于演出场地,使戏剧呈现更加多样,它的产生是市场变化的结果。当代年轻人喜欢表达,需要被看见,需要有参与感,演艺新空间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

      

           

    繁星戏剧村的《今日有囍》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繁星戏剧村是一家深耕戏剧领域15年的民营演艺企业,以中小剧场集群模式为核心,有3个新空间剧场——摩登民国剧场、悬疑剧场、推理主题剧场。“这里的新空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多业态融合、多功能协同的新型演艺场所,可以满足观众多元化的观剧和社交需求。”繁星戏剧村高级副总裁邓炜告诉记者。

      

      新空间需要匹配新内容。繁星戏剧村专为新空间打造了环境式悬疑戏剧《朱莉小姐》,不到一年时间,就在北京连续演出了200场,很多观众甚至专程从外地来看演出。在邓炜看来,这得益于该戏剧提升了戏剧的“体验感”。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只是产品体验的一部分,营造沉浸式氛围感,提升了观众对产品的认同。

      

      “新空间更像一个社交空间,观众能获得多重感官体验,这种新型观剧方式更受年轻群体的喜爱。这些都是和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和链接的方式。”邓炜说。

      

           

    开心麻花花花世界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位于北京五环外的开心麻花演艺新空间——花花世界,则是另外一种形式。“花花世界”所在的位置是写字楼的其中一层,通过轻量改造、创意设计、光影技术改造等手段,将整体空间设计成为一个戏剧小镇。结合新空间,花花世界定制了新产品,其中首个游轮“戏剧杀”《海上倒计时》非常受欢迎。“3个戏剧新空间去年总共演出了近800场。”花花世界主理人马悦舒说。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胡娜认为,演艺新空间作为新场景,其魅力正在不断释放,也让更多的戏剧人思考不同的空间需求和沉浸式体验对观演关系的影响。随着空间形态、音场和灯光的变化,如何结合多元化空间形态和变化的观演关系,使当代观众审美做适应性改变,是戏剧人面临的问题。

      

      持续运营是关键

      

      新空间如何运营?“复购”是常常被提起的词。以剧目《朱莉小姐》为例,这部剧在运营阶段做了很多特别场演出,比如乐队专场、下午茶场、舞会专场、双男主专场、女生反串场等,被称为“朱莉小姐+”。“内容IP需要进行精细化运营,只有做到精细化,才能使长期驻场演出的模式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保持项目持续的热度和关注度。”邓炜说。

      

      演艺新空间是内容和场景的创新,但这种空间如何产生效益就很考验生产和运营团队。胡娜认为,演出行业既要重视剧目创作,还要强化自己的运营能力。

      

           

    天桥艺术中心第五空间戏剧《Ohh…Ocean!》 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8月22日下午,在天桥艺术中心第五空间,一场沉浸式互动婴幼儿戏剧《Ohh…Ocean!》正在上演,与其他戏剧不一样的是,这些观众都是半岁至1岁的小宝宝。小宝宝们与家长一起,席地而坐,在音乐中与演员们一起感受海洋空间。天桥艺术中心第五空间运营负责人陈莉告诉记者:“内容和空间是双向奔赴的。我们开始做这些空间的时候,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内容使用这些空间。直到引进这个剧目,使空间与内容非常好地结合了起来。”

      

      “开心麻花的运营模式有些不同。一部剧目制作出来以后,一是在开心麻花内部通过全国性的产业链体系进行多地剧目复排,平摊生产和创作成本;二是把剧目带到不同城市后,加入当地特色,例如方言、文化地标等,让作品更好地扎根属地。所以同一个剧目可以全国性的复排、演出。”马悦舒表示,演艺新空间对运营和管理而言,一是降低了演出空间要求的局限,找到了更多能做戏剧演艺空间的可能;二是提升了演出次数,加大了市场供给,保留住了核心主创力量;三是演艺新空间让戏剧的消费门槛变得更低,提高了消费频次,消费者可体验的内容也更加丰富。

      

      尚需打通文商旅

      

      作为文商旅融合的项目,演艺新空间不仅仅是剧目生产或者体验项目创作的概念,更强调商业运营思维。

      

      邓炜认为,演艺已经成为城市名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跟着演艺去旅行”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演艺新空间的出现和发展,能帮助大众接受剧场文化,助力戏剧扩圈。同时,演艺业态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消费场景,从而延长了观众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消费机会。

      

      马悦舒表示,演艺剧场受客流量影响大,演艺圈越集聚就越容易形成更好的市场业态。“比如我们所在的写字楼,一家剧团、一家企业的能量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够组合更多演出群体,并结合、导入一些文旅资源,就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马悦舒说。

      

      演艺新空间在撬动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背后,需要人才的汇聚、作品的积累和业态的革新。消费者在场景转换中,期待的不仅仅是高品质的演出,更期待在地人文场景的高品质服务,也更愿意为深度体验、高质量服务买单。这不仅需要各类经营主体的“吹拉弹唱”,也需要相关部门的护航保障。采访中,从业者一致认为,目前已有一些地方作出努力,不过如何更好管理市场以及后续出台什么样的规范等,尚在不断摸索中。(中国经济网记者 成琪)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