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行业>>商业>>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A股三大指数收跌收官之战共振走低 市场风格出现变化

月线收官,趋势争夺战即将开始这样的调整很致命

构造新箱体 区间做震荡热点信息+个股公告

又到了确认27日缺口性质的时间此消彼长新能源轮动

早间股市信息早盘重要财经资讯汇总

迎来局部调整 风险还是机会能源金属板块逆市大涨

强洗盘后将正式站稳4000点大盘为何又跌下来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红色旅游如何走得更远

    2025-11-01 08:12:2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海兰
      

    近期热播的一批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红色旅游景点。从《沉默的荣耀》让福州吴石故居广为人知,到《浴血荣光》推动福建长汀青年游客接待量大幅增长,再到《731》《南京照相馆》等影片吸引众多游客参观影片拍摄地……红色文化正通过多元载体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焕发出强劲吸引力。

      

    作为以革命纪念地、标志物及其精神内涵为载体的特色业态,红色旅游通过以旅彰文、以文化人,逐步成长为促进地方发展、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产业力量。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提质增效。2024年,中央财政通过国家文物保护资金、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及旅游发展基金等多渠道投入超过百亿元,为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了坚实保障。目前,全国已建成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超过1600家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年均推出主题展览上万个,在持续改善游客体验的基础上,强化了社会教育功能。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协同推进,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红色旅游纳入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体系。这一顶层设计已转化为多层次、广覆盖的实践成果。今年,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吸引了全国超3万名师生参与;甘肃组织“行走的思政课”,吸引全省95万余名学生参与;湖南“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接待本省师生数十万人,辐射带动广东、贵州、福建、宁夏等省区研学人群达上百万人。同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行业标准发布,从国家层面明确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的建设要求与等级规范。

      

    这是一场从“点燃”精神到带动文旅发展的接力。接下来,推动红色旅游由“热起来”到“强起来”,仍需在区域协同、内容表达、传播方式和人才支撑等方面系统发力。

      

    强化业态融合与区域协作。深挖地方红色文化的独特内核,打造立得住、叫得响的红色品牌。构建“红色+研学”“红色+文创”“红色+康养”“红色+体育”等复合型产品体系,推动红色资源与实体经济、创意设计、数字科技等深度融合。

      

    推进科技赋能与体验升级。引入VR/AR、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复原经典革命场景,打造沉浸剧场、互动展陈等新型体验项目。善用短视频、直播、游戏互动等新媒体渠道,策划如“云走长征路”“红色剧本游”等线上线下联动项目,增强红色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感召力。

      

    加强人才培养与智力支持。推动高校、党校、干部学院与红色场馆合作,共建红色旅游研究基地与人才培训中心,系统实施讲解员提升、策展人培养等专项计划,培育一支懂历史、善传播、会运营的专业队伍。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