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雾下搜索救援、暗夜边防巡检、浑浊水下作业、暴雨中行车——传统光学感知技术在上述极端场景中常常面临成像距离衰减、目标识别率降低等感知难题。针对这一技术瓶颈,中科摇橹船自主研发的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通过纳秒脉冲照明与皮秒时间控制技术 ,打破技术封锁,实现国产替代关键技术突破。
解题思路:对光的极致掌控
可视化激光雷达相机之所以能够穿透浓烟、大雾、暴雨等极端场景清晰成像,“解题思路”在于其对光的极致掌控。当普通成像技术遇到强散射光环境,就像在暴风雪中打开手电筒,光线被完全散射。可视化激光雷达成像技术则通过“光切片”原理,利用皮秒级的超快“光门”,准确地“切割”出所需距离上的光信号,主动过滤非目标距离上产生的散射光和背景光。即使在传统光学手段失效的浓烟、沙尘、深水环境下,依然可以获得清晰、稳定的目标图像,且成像的点云密度比传统激光雷达提高了两个数量级。
突破封锁:100%“中国眼”
相机研发过程中,面对国外在皮秒级时间同步控制和单光子级信号倍增等核心技术及器件上的封锁,中科摇橹船研发团队另辟蹊径,重构了相机的物理架构,最终自主研发出一套完整的单光子级高时间分辨的动态成像系统。系统从光子探测、信号处理到高精度时序控制,实现了设计、制造、应用全环节100%自主可控。
没有进口标签的100%“中国眼”专为极端环境下成像设计,在浓烟、浑浊水域等严苛条件下已完成上百次“极限挑战”。这项诞生于实验室的“硬科技”,不仅绕开技术封锁,实现国产替代,更开创了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激光成像技术路线。
应用价值:守护国计民生
作为新一代光电感知装备的核心产品,中科摇橹船的可视化激光雷达
相机已推出 LRC-1000(陆地型) 与 LRC-20(水下型) 两大核心型号。凭借创新的激光可视化成像技术,在数十个关键领域具备重要应用价值,成为守护国计民生的“新质生产力”。
LRC-1000型相机有效探测距离1000米,具备穿透雨雾、烟尘的能力,主要用于极端天气监测、地灾预警、港口安防等场景。在极端天气监测方面, 保障桥梁、大坝等关键基础设施在恶劣天气下的安全监测。在地灾预警方面,配合自研“地灾大模型”,实时捕捉千米内结构形变,精准预警山体位移。在港口安防方面, 突破雨雾、暗光干扰,千米内清晰识别船只、人员动态,3-10千米识别坦克、步战车等目标。
LRC-20型相机,主要用于深海探测、水下防御, 浑浊水域成像距离为普通技术的5-6倍。在深海探测方面,穿透浑浊水域,大幅拓展海洋探索边界。在水下防御方面,实现20-200米浑浊水域目标高清识别与追踪,有效减少传统作业对生态的惊扰。
从军事到民生,可视化激光雷达LRC系列以硬科技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这项创新成果,不仅填补了极端环境光学感知领域的技术空白,更在军事防卫、民生安全等重大领域构筑起“看得清、辨得准、守得住”的科技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