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叙事再度燃起了市场的热情,随着字节跳动密集发布智能体工具、阿里飞猪上线旅行智能体,AI巨头们加速推进智能体产品商业化,让2025年被业内普遍视作"AIAgent元年"。
在这场智能化革命中,企业服务领域正迎来深刻变革,而金蝶国际(0268.HK)凭借对云订阅转型的坚守与"AI优先"战略的前瞻布局,已站在了中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的潮头。
如今,金蝶已明确提出全面转型为"企业管理AI公司"。在其看来,AI时代的核心命题是"每一家企业都将成为智能化公司",而金蝶的使命,正是帮助这些企业完成数智化跃迁。
金蝶被看好,或迎来盈利新拐点
智能体的蓬勃兴起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其必然性。海通国际指出,近期字节发布多款智能体工具,阿里飞猪上线旅行智能体。这些动作印证了智能体落地已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AI行业的主流趋势。民生证券表示,未来AIAgent有望在工业、教育、金融、零售、司法等多个行业率先落地。
从应用形态看,西南证券分析,智能体应用可分为两类:跨行业通用产品已开始规模化落地,例如基础的智能客服、数据查询工具;而垂类专业产品则更具想象空间,它们深度绑定行业场景,有望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近期港股SaaS概念走强,金蝶市值跃居中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榜首。作为中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AI落地的代表,这是金蝶顺应云订阅转型和“AI优先”战略的成果。
市场对金蝶的认可体现在股价与研报中。7月24日,金蝶股价上涨1.81%,收盘价16.9港元。瑞银研报称,金蝶国际增长加速及盈利转折未完全反映在股价中,将其目标价升至21.8港元,重申“买入”评级。瑞银认为,金蝶向订阅制SaaS模式转型多年,有望2025年实现盈利拐点,其云订阅基础扎实,为AI时代爆发埋下伏笔。凭借在中型企业市场的领先份额,金蝶已推出初步标准化AI产品,瑞银预计其总收入增速将加快,主要得益于订阅收入增长及AI放大效应。
高盛也看好金蝶在AI领域的潜力。其研报指出,金蝶苍穹智能体2.0平台发布是重要里程碑,该平台由多个AI基础模型驱动,覆盖核心场景,未来还将延伸至更多领域,且能提供定制化体验。高盛预测,依托庞大客户基础,到2030年AI业务将为金蝶贡献约20%的总收入,成为重要增长极。
AI代表未来,金碟重塑企业管理新生态
早在11年前,金蝶董事会主席兼CEO徐少春以“砸服务器”的方式宣告公司向云服务转型。自2014年宣告“向云服务转型”,2020年金蝶的云服务收入占比就已超过50%。
2017年金蝶即进行AI布局,2024年金蝶提出“AI优先”战略,到2005年全面转型为“企业管理AI公司”。金蝶国际的AI转型目标很稳健:到2030年,公司20%的收入来自AI业务。
2025年,金蝶AI布局逐渐形成“技术底座+场景应用”闭环:苍穹Agent平台2.0支持MCP协议,能与企业核心业务系统深度融合,提供全链路能力;依托金蝶KDDM框架,可管控ERP数据,将管理经验转化为标准化AI模板,实现企业AI转型“开箱即用、用即见效”,比通用AI工具更懂企业管理。
在具体应用上,金蝶已推出五大AI智能体,包括财报智能体、问数智能体、招聘智能体、差旅智能体以及知识库智能体,还会持续开发新智能体。用户可同时调用多个智能体,它们会根据用户偏好和历史行为定制任务。以“金钥财报”为例,在AI大模型算力加持下,30秒可解读上市公司300多页财报;编制财报时可将财务人员工作时间大幅压缩,质量提升50%。
受益于订阅收入的持续增长及AI的放大效应,金蝶增长加速及盈利转折可期。行业研究认为,由于金蝶已建立的云端及订阅客户基础,为通过AI功能进行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奠定了坚实基础。金蝶国际将于7月起向需要工单支持服务等高端功能的云客户,收取相当于15%订阅费的额外服务收费,预料将推动明年订阅ARR提升。
在AI重塑行业的当下,金蝶定位超越传统企业管理软件服务商。从云服务转型到AI战略,金蝶每一步都印证,2025年智能体加速落地,能将技术创新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的企业将成领跑者,金蝶已然走在了赛道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