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业务的持续突破及IPO进程的明显提速,机器人产业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迅速升温。
在政策强调“新质生产力”与“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的背景下,首程控股(0697.HK)凭借对宇树科技、松延动力、加速进化、银河通用等头部企业的系统性投资,以及其独特的场景落地能力,正逐步构建起从核心技术投资到规模化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为行业走向商业化提供了可验证的方法论。

一、宇树科技IPO加速:人形机器人迈向规模化落地关键期
宇树科技近期在技术与商业化进程方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其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以速度、灵活性和稳定性优势获得4枚金牌,展示了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公司IPO节奏正在加快,产业化能力也在核心产品迭代中加速兑现。
首程控股作为宇树科技的重要股东之一,在其关键发展阶段提供了资本支持,并通过自身的平台资源加速其技术进入实际场景。首程对宇树的投资不仅是对技术的前瞻性判断,也为其后续的场景导入、教育应用和消费展示奠定了系统化基础。
二、从“投得准”到“用得上”:首程控股的机器人全链条布局正在形成结构性优势
在机器人产业中,“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往往脱节,而首程控股的核心优势正在于打通这两者之间的深度连接。通过对宇树科技、松延动力、加速进化、银河通用、星海图等企业的投资,首程覆盖了从感知与控制算法、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到教育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具身智能基础模型等多个关键环节,形成了具备持续增长潜力的技术生态。同时,首程通过举办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医疗场景对接会、中国机器人产业生态营等产业活动,使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协同,为企业提供测试、展示与合作的场景土壤。
这一体系的核心最终体现在首程的“应用侧能力”。通过医疗机构、校园体系、文旅场景、商业空间、交通停车资源等多元化运营载体,首程将机器人真正导入真实场景,实现“技术验证—小规模试点—商业化落地”的路径闭环。在行业仍处“技术展示多、落地案例少”的阶段,首程凭借其可复制的、持续扩大的落地能力,形成了难以替代的战略价值。
三、政策导向明晰:首程控股的场景布局与国家“机器人战略”高度对齐
2024—2025年,机器人产业几乎成为政策层面的核心方向之一,人形机器人被发改委列为“未来产业重点突破赛道”,“机器人+”行动覆盖工业、医疗、教育、文旅等52个场景;教育部推动教育数字化,鼓励智能设备进校园;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全面提速;文旅与消费政策强调“智能化公共服务”;交通部与能源部门要求“充电设施三年倍增”,鼓励自动化补能手段。

首程控股的应用场景与这些政策的方向几乎完全重叠。在医疗方面,首程推动国产术锐单孔腔镜机器人及国产蛇形臂机器人在北大首钢医院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在教育方面,北京民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到新疆和田校园均已导入教育机器人课程与足球机器人训练;在消费方面,北京融石广场、成都春熙路与首都机场T3的体验店完成从体验到消费转换;在文旅方面,北海公园咖啡机器人成为智慧文旅的示范案例;在出行领域,与万勋科技合作推出的自动充电机器人完成超1200车次商用测试,是全国首个规模化数据样本。
宇树科技与松延动力等企业的技术能力,加上首程控股庞大的场景落地网络,构成了“技术+政策+应用”的三重红利,也使首程的机器人战略站在了政策红利最前沿。
四、商业价值展望:机器人产业进入“应用兑现周期”,首程控股有望迎来结构性重估
与大部分聚焦单一研发环节的机器人公司不同,首程控股通过“投资+生态+场景”构成了完整的价值链。上游投资将带来中长期收益,如宇树科技、星海图等企业的IPO进展与商业化加速将提供增量价值;中游生态合作与产业平台建设强化了首程在机器人行业中的组织力与稀缺地位;下游场景的商业化落地更为直接,体验店、文旅应用、教育项目、自动充电机器人等均具备可持续的市场扩展能力。
随着机器人产业从“技术验证期”逐步进入“应用兑现期”,具备真实落地能力的企业将成为资本市场的稀缺标的。宇树科技IPO提速是产业走向商业化的重要节点,而首程控股作为兼具产业投资与应用落地能力的上市公司,其整体价值逻辑有望获得重新评估。

宇树科技正在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而首程控股则通过贯穿技术投资、生态建设和场景落地的路径,让机器人真正走进医疗、校园、文旅、出行与消费场景。产业逻辑已经从“能否做出来”转向“在哪里用得上”。在政策推动与产业成熟的双重背景下,首程控股正站在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重要节点,有望成为行业未来的关键参与者与优质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