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公安县政府举办大型主题活动——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暨公安县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活动当天,公安县领导刘士权、陈义勇、中食民安战略投资部总经理李晓东、以及县内重点项目企业嘉宾等代表共同出席,就公安县产业发展转型,打造产业强县而共聚。这也意味着被誉为“港股预制菜第一股”的中食民安与湖北省公安县达成深度合作。
公安县政府及中食民安就当地预制菜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就产业园区建设、农副产品预制生产供应、新品牌建设等内容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通过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实现县域可持续性增长。未来,双方将围绕生产端、企业端及物流端等多方面,打造产业生态,推动公安县当地特色农产品从原材料出售转向品牌化发展道路,大力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帮助农民以销定产、产销平衡,实现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
从出售原材料到孵化品牌 公安县有望撬动30亿市场份额
公安县,是小龙虾养殖发展速度最快、品质最好的乡镇之一,由于实行“虾稻连作”的养殖方式,在收购旺季,每天有上万公斤的小龙虾销往全国多线城市。然而,因缺少品牌效应,价格上也没有太大优势,促使当地小龙虾处于行业食物链的最底端,只能以出售原材料这一条渠道为主。这种情形让公安县发展的脚步受到不少羁绊,亟需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中食民安,自去年在港股上市后,一直致力于以数字化技术赋能预制菜产业发展,并凭借着集供应链、金融、餐饮投资、品牌孵化、产业赋能、餐饮业、农业、家电业、云端产业、社交平台、SaaS平台、电商、快餐、新零售、物流等多功能板块于一体的集成优势,积极探索“金融+产业+生态”的新型模式,围绕“做好预制菜,卖好预制菜”的两大核心业务,全方位赋能预制菜产业发展,服务企业经济,助力产业升级。
中食民安的到来让公安县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希望。借助中食民安前端餐饮渠道及后端供应链资源,将本地小龙虾完成从原材料到预制菜产品的华丽蜕变,发展新品牌化道路开辟更大的市场份额,中食民安对公安县的预制菜产业未来俨然信心满满。
打造“321”产业服务路径 中食民安助力公安县实现以销定产
小龙虾的“解困”只是公安县众多农副产品的缩影,还有更多特色产品将搭上中食民安的顺风车。
特别是随着国内预制菜行业的迅速发展,预制菜已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模式,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深耕预制菜行业赛道多年,中食民安越发认识到预制菜生态链对于整体经济“串联”甚至是“枢纽”的效应日益明显,并用其特有的产业融合服务将预制菜产业链条串接起来,形成合力,从而帮助各企业加速成长,完成“降本增效”甚至是资本登陆。
中食民安为公安县描绘了一幅充满憧憬与想象的美好蓝图——利用自身独有优势,整合前端餐饮连锁企业、通过孵化、收购、控股等方式拓宽渠道,再通过旗下餐饮企业的销售能力联动工厂,对当地农副产品进行生产再加工,推出大众市场真正需要的好产品。配合抖音、美团、天猫、京东等多类线上电商平台,搭配线下连锁超市、社区便利店及专门食材供应店等场景,触及更多C端消费者,真正做到“以销定产”。
这意味着,在中食民安“以三产聚二产促一产”的发展战略带动下,公安县将逐步走上品牌化发展路线,帮助品牌得到更高的附加值,并开拓“321”产业服务路径的新格局,将县域品牌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全国开设万家快餐门店 中食民安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作为一家上市企业,中食民安仍在持续夯实自身的实力,力图为更多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据了解,未来3年,中食民安将在全国建立万家线上及线下餐饮零售门店,以快餐为主,涵盖“美抖饿”外卖、档口、零售、电商等多个业态。
届时,以公安县特色产品—小龙虾、甲鱼及牛肉等原料为主的部分预制菜产品将进一步打开销路,并联动预制菜工厂,让当地农民畅享以销定产、产销平衡的利好,同时让企业和农户共同分享产业链延伸的附加值,实现小农户与到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动当地GDP的快速增长。
中食民安早已将乡村振兴,预制菜产业发展视作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以此次签约合作为契机,中食民安将全力推动产业链条、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的优化组合,聚力建设公安县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高地,建设百亿级产业集群,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