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间,中远海控(上交所股票代码:601919;港交所股票代码:1919)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以多维度核心数据印证了该企业在行业震荡期的经营韧性与增长潜力。从盈利表现看,中远海控在前三季度累计实现息税前利润391.64亿元、利润总额368.95亿元、归母净利润270.70亿元,即便三季度市场承压态势加剧,单季仍录得95.33亿元归母净利润,环比二季度增长63.20%,盈利稳定性凸显其穿越市场周期的核心能力。
从业务贡献看,两大核心板块呈现“支柱稳、亮点强”的格局:集装箱航运业务作为营收基石,贡献1610.31亿元收入,20.65%的息税前利润率保持,体现优质的经营能力;码头业务成为效益稳定器,89.25亿元收入同比增幅达12.35%。从财务安全角度观察,截至9月末,海控的资产负债率低至43.46%,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攀升至1705.60亿元,叠加399.82亿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既为该公司应对潜在市场风险储备了充足“安全垫”,也为后续战略投入与股东回报提供了坚实资金支撑。
重要业务持续突破,抢抓市场机遇
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贸易通道格局调整的背景下,中远海控通过关键节点布局、航线网络升级与供应链服务创新,持续强化全球业务竞争力。关键节点建设上,报告期内多项战略举措落地见效:中远海运集运(中亚)公司正式揭牌运营,为亚欧贸易通道搭建起高效衔接的“新桥梁”,进一步拓展内陆市场辐射范围;深圳中远海运智慧供应链、金领东南亚供应链两家合资平台先后成立,推动全球供应链枢纽的服务能力向精细化、智能化升级;泰国林查班码头完成交割,为区域供应链枢纽建设赋能添力。
航线网络优化上,中远海控紧扣不同区域市场的增长需求,新开辟东南亚至南亚、洋浦港至东南亚直航航线及南沙至林查班精品航线,实现区域市场的精准覆盖;同时加密墨西哥WSA8快线与“华南—美西南”洲际干线,进一步提升拉美、北美通道的运力灵活性与时效性。
供应链服务创新上,中远海控依托公司全程供应链资源与服务优势,焕新发布全球拖车产品、全球铁路产品、全球仓储产品。其中,拖车产品覆盖全球56个国家/地区,铁路产品覆盖全球24个国家/地区,实现全球海陆运输网络高效衔接、业务场景全域整合、线上线下实时同步,做到全球可视、全球可询、全球可购、全球交付;仓储产品通过“海运+仓储+配送”,铸就船东舱+船东仓“双舱”优势,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凭借领先的船货一体化运营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客户达成战略合作,为其提供更稳定和更具韧性的行业全程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互利共赢。
业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远海控集装箱货运量同比增长6.01%至2018.43万标准箱,码头总吞吐量同比增长5.6%至1.13亿标准箱,除海运以外的供应链收入同比增长7.11%至328.94亿元,全业务链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有力对冲了市场波动。
科技绿色双轮驱动,打造长线优势
在航运业向“高效化、低碳化”转型的关键阶段,中远海控将技术创新与绿色实践作为构建长期竞争力的核心抓手,实现运营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提升。
数智创新层面,“双层客服体系+供应链控制塔”的协同模式,实时追踪全球货物动态,有效化解地缘风险与运力波动带来的交付不确定性;AI智能验箱系统,实现从检验数据采集到修箱报价单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较传统人工效率大幅提升;旗下港口公司基于AI技术,实现了业务、流程、数据、设备的高度协同,大幅提升了智慧码头的作业效率。
绿色转型层面,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成功首航,创下多项行业第一。“中远海运天秤座”轮完成全球首创甲醇双燃料系统改装,为大型集装箱船舶的绿色低碳运营提供了宝贵经验。旗下广州南沙海港码头、连云港新东方码头、武汉码头获评四星级绿色港口。从“绿色船队”到“绿色码头”,中远海控正以覆盖航运全链路的低碳实践,为行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航运”新范式。
持续回购动作,展现信心担当
中远海控持续以实际行动提升股东回报,10月发布2025年第二轮回购方案,计划回购A股5000万股至1亿股(H股回购将按股东大会授权推进);此前10月24日已完成中期派息,派发现金红利86.74亿元(含税)。双重举措既彰显公司对经营前景的信心,也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预期。
面对未来仍存不确定性的全球航运市场,中远海控表示,将继续坚守“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定位,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市场变化,通过增强主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数智化与绿色低碳转型,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同时,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