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向母校进行捐献成为了各大高校杰出校友向母校表达感恩之情、回馈社会的首选之一,捐款、捐楼、捐校史文物等方式都已成为“常规操作”。但如果稍作分析,便能发现其中几大流派风格迥异,有人慷慨解囊大额出资,有人拳拳心意毫无保留,还有人眼光长远心系未来。
大佬砸钱派:捐赠金额屡创新高
近期多位企业大佬向母校进行大额捐赠,屡屡登上新闻头条。今年3月3日,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1999届校友李永新便宣布向母校捐赠10亿元人民币,设立北京大学中公教育发展基金,用于全面支持北大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培养,并设立中公德善奖学金、助学金、奖教金和中公讲席教授等项目。这是北大建校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最大一笔校友捐赠。
毕业后,李永新一直惦记着母校。当他于1995年考入北大时,由于经济困难而对于吃饭问题忧心忡忡。忐忑踏入大学校门的他,很快便收到了北大发放的助学金,而北大食堂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三毛钱一份的虾米炒白菜以及免费羹汤,更令他在多年以后仍感念母校。
李永新向北京大学捐资10亿元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官网
另一位靠金额“上头条”的大佬则是拼多多创始人、浙江大学计算机系2002届校友黄铮。3月17日,黄峥及其拼多多创始团队发起的繁星公益基金会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协议,设立“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作为第一期资助,繁星公益基金将在未来3-5年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1亿美元,用于“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三个创新实验室的科学研究项目。首批项目将包括“面向超大规模时序关联数据的实时图推理机研究”、“重大脑认知障碍的闭环调控”、“肿瘤免疫新抗原设计与应用”和“细胞培养人造鱼肉研究”等。
同日,黄峥宣布辞任拼多多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任。在隐退前夕仍心系母校并宣布本次捐赠,足以见得他的真诚。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图片来源:网络
走心情怀派:不求闻达,无私奉献
捐赠金额绝非衡量心意的唯一标准,除了身价高企的行业大佬外,也有诸多普通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倾力回馈母校。去年7月,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泽霖将多年来新兽药注册证书的转让费8208万元,全部捐赠给了河南农业大学。这是王泽霖辛苦一生科研成果转化所结余所得。河南农业大学将用这笔钱建设P3级实验室,让学生们不会再因为实验室条件不足而东奔西跑找企业帮忙做实验。
王教授在没有申请一分钱国家项目经费的情况下,先后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12张新兽药证书。他主持的项目打破了国外疫苗垄断,彻底攻克了新型高效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多种重大禽病防疫难题。在提及为何决定向任教了36年的母校捐赠时,他表示:“我已经老了,但是科研事业定得后继有人,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才有价值。”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泽霖 图片来源:网络
而近来最让人感动的,可能是这位87岁的奶奶。今年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捐赠者,徐明慧是厦门大学1952级生物系厦大校友林毅雄的遗孀,她不辞辛苦坐了10小时动车,从湖北荆州赶到厦大,替她去世的丈夫林毅雄为母校捐出了100万元。
徐明慧走进会场时,没有任何提示,但在场的几百人齐刷刷地起立,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展现他们心中的敬意。徐明慧表示,她的丈夫林毅雄1956年毕业于厦大生物系植物专业,后来分配到北京。林毅雄晚年生病后时常跟她商量,我们力量有限,但将来如果能留下一笔钱,就捐给学校吧,帮助培养人才。因此,她下定决心完成丈夫的遗愿,于2016年卖掉学校分配的福利房筹款,自己则返回荆州居住老年公寓。
徐明慧登台发言 图片来源:厦门大学官网
长期主义派:捐建基础设施,放眼未来
相比于直接向学校捐赠资金,一些校友选择结合自身职业生涯最优势的能力,捐建能助力母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基础设施,实现授人以渔。4月10日上午,在上海交通大学125周岁生日之际,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上海交大86届计算机系校友杨元庆宣布便个人出资1亿元人民币,为母校捐建一座全国高校一流的绿色水冷高性能计算中心,推动算力在高校的普及,赋能基础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助力攻克更多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杨元庆宣布向上海交大捐赠高性能计算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
这座高性能计算中心将由联想集团建造与交付,采用联想最先进的高性能计算产品与技术,并应用联想独创的“海神”温水水冷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能够节约能耗成本40%以上,在增强算力的同时助力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
杨元庆在演讲中表示,在当下智能化时代来临之际,计算力,特别是高性能计算和数据、算法是重要推手,但同时也仍然是技术突破和应用创新的一个重要瓶颈。“特别是在大学和科研机构,高水平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是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必不可少,且迫切需要的基础设施,我不仅希望为母校打破这个对科研和教学的制约因素做点贡献,更希望藉此为今后算力在高校普及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也并非杨元庆首次回报母校。早在2015年,杨元庆就曾向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了“杨元庆教育基金”。对于另一所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元庆曾也在2017年捐赠1000万元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建设;去年,杨元庆再次捐赠1000万元,全力保障中国科大新冠疫情科研攻关,并推动中国科大公共卫生研究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
这正是杨元庆践行上海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直接体现。他在校庆大会的演讲中谈到:“走上计算机、IT这条职业道路,交大是我梦开始的地方”。在交大求学的时光只有短短几年,但影响却是终生的,对母校的培养他充满感恩。
他回忆道,自己当年在交大计算机系读书时,全系唯一一台电脑是校友王安博士捐赠的,为当时学生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那时他就立志,将来要和王安学长一样饮水思源,回馈母校。
杨元庆与学生时代班主任(左一)及时任校长翁史烈(左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属于哪个流派,每一位向母校捐赠、回馈的校友都值得我们尊敬。相信各大高校也将用好这些宝贵心意,推动教学科研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培养新一批杰出人才,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在每一代人之间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