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冯尧
一直处于断臂求生的老牌房企沿海家园(01124.HK)近期计划通过配股增发筹集资金,以求暂时摆脱目前困境。尽管该增发计划遭到二股东深圳控股(00604.HK)两名非执行董事反对,但增发仍获得董事会决议通过。深圳控股昨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此次沿海家园增发计划让该公司及中小股东进退两难,该公司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决策。
根据沿海家园配股增发计划,该公司以“二配一”基准进行配股,即每2股配1股。据悉,该计划涉及股份13.95亿股,占经扩大后已发行股本33.33%。此次增发的配股价0.25元,较停牌前折让19.35%。募集资金总额为3.48亿元,拟用作公司一般营运资金。
然而,正是这样一份增发计划,在此前的董事会会议上,来自深圳控股的两名非执行董事陆继强和戴敬明,就公开发售及包销协议投了反对票。这并不能阻止上述增发方案的通过,来自第一大股东沿海国际控股的多位董事成员都投票赞成。
公开资料显示,沿海国际控股持有沿海家园36.58%的股份,是该公司第一大股东。而深圳控股持有沿海家园22.62%的股份,为沿海家园二股东,剩余股份为机构和公众持有。
“我们只是站在中小股东的利益上履行投票职责。”深圳控股一位投反对票的执行董事对记者称,如果不跟着配股,持股比例就会被进一步摊薄。如果跟着配股,沿海家园的业绩却长期表现较差,且多年未分红。
根据沿海家园财报,去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2.8亿港元,虽然同比增长约7%,但其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仅为342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60%。
上述人士坦言,补充资本对于沿海家园而言是必要的,但公司依靠增发来走出困境目前并非最佳选择。在他看来,目前的沿海家园首先应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来减债,或者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来降低资产负债率。
反对归反对,但方案仍获得沿海家园董事会通过。而据沿海家园19日披露的文件显示,对于深圳控股是否接纳配额下发售的股份,沿海家园董事会目前仍未收到明确回复。上述人士也表示,对于是否参与沿海家园增发,深圳控股目前也没有明确决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参与此次配股,深圳控股在沿海家园的持股比例将被稀释至15.08%。
很大程度上,沿海家园目前困局是由负债过高造成。为此,该公司在过去两年中多次断臂求生。2012年,沿海家园先后变卖了持有的丰华股份 (
600615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向二股东深圳控股出售其苏州商业项目,两次资产出售换回了约7.8亿港元的现金流。
除此之外,沿海家园还经历了多次高管离职。去年年中,该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邓立人提出辞职;在4月初,执行董事王斌因决定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发展而辞任;而在更早之前的2012年12月,该公司5位高管同时宣告辞职,包括了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文仲、总裁王军以及另外三位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