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和极光大数据两个体量相差巨大的中国企业同天美股上市,一时间拼多多风头无两。不过上市十余日后,两家公司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股价下跌。当拼多多陷入假货风波、负面新闻缠身导致股价下跌时,极光也过得并不轻松,股价下跌明显。
大多数媒体认为股价下跌的首要原因是投资者对于极光大数据在涉及用户隐私等方面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的担忧所致。今年5月正式生效的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法规拉开了数据保护规则更加严苛的序幕,只要企业数据处理活动涉及欧盟公民数据,都会受到该法规的限制,不仅限于欧盟国家。为此,国外诸如FACEBOOK、TWITTER等知名APP都对其隐私政策进行了调整,不仅用更加化繁为简的视频和文档注解等形式帮助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隐私政策的用途和影响,更是将与第三方共享和披露信息进行补充说明,甚至会进一步限制开发者访问数据的权限,以帮助防止违规行为,同时许多APP还为用户提供了拒绝个性化广告甚至可以自主删减被收集的特征值。欧盟的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监管对数据隐私的趋势,将会影响到全球所有的科技公司。

在国内,今年航旅纵横在未征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公开用户信息,尽管这只是虚拟信息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大数据企业发展不能简单以“中国用户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在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和效率”为指导思想。而在大数据应用层面均有涉猎的极光和创蓝253,如何在国内隐私政策界定还不够清晰的当下,避免发展过程中的对用户的隐私侵犯成为两家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保护用户数据隐私不仅要有态度,更要有机制”
创蓝253CEO钛牛认为,相比中国目前在隐私保护领域较为宽松的政策,今年美国针对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开出的巨额罚单证明其对用户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视,极光能在如此环境下成功上市说明其至少在用户数据保护这个层面受到了认可。

对于创蓝,钛牛认为,维护用户隐私必须步步为营。态度上的绝对重视,必然会形成健全的维护机制。第一步是保证数据来源的合法合规,为创蓝提供数据调取的企业数据来源必须合法合规,同时授权给创蓝调取的过程也必须合法合规;第二步是建立数据加密储存制度,以防止数据被恶意泄露时用户信息被公开;第三步则是对数据使用人的审查和追踪,由于个人用户数据追踪较为困难,为了更好地实现数据追踪,目前主要限定企业用户进行接口调用。由此,从数据来源到数据使用,受到层层防护的“用户隐私安全保护体系”在创蓝253建立起来,帮助企业避免在用户数据安全问题上出现纰漏。
“企业数据服务的未来:大数据助推企业信用评分体系”
去年年底推出的创蓝万数平台被认为是创蓝253由云通讯服务转向大数据服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尽管短信服务作为创蓝253目前主要营收的来源的地位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但事实上,万数平台确实被当做是未来业务的主要发力点,而同时随着商业社会运营效率对企业信用生态的要求不断提升,类似万数平台这样的以企业信用评分为发展方向的业务,将成为企业数据服务领域未来不可忽视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据悉,创蓝万数平台是通过整合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为企业用户提供数据接口服务的一个平台,目前已经拥有了“防薅羊毛”“企业信息查询”等产品服务,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模型产品,帮助企业鉴别大量存在的恶意账号,使企业能够在互联网营销推广场景下更加行之有效的触达真实高质的用户,帮助节约大量的营销资源;识别投资圈中虚假用户体量和活动数量,帮助投资人做出正确的决策;未来,创蓝253将会覆盖更多行业,梳理更多企业背景信息和行为信息,将实现对其进行综合性的企业信用评级,使建立真实可信的企业信用生态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