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良率创近七年新高 业内人士称远未见顶
来源:投资快报 作者:黄敏 2016-07-19 08:51:26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我还算幸运,行里保留了我的工作关系,只是停发工资,现在不少银行都在频繁开除对公客户经理。”小林说,不良贷款增多后,各银行内部考核都严了,圈子里平时每周都聚一次,不过,现在每次聚会都成了给一个或几个朋友离开银行业送行。
“坏账增多和对公客户经理大量下岗的情况2014年左右就开始了。”青岛一家地方法人银行的中层领导告诉记者,自青岛港坏账事件后,就有十多家银行深陷其中,小林所属银行的青岛分行,内部宣称不良率甚至已有10%。即便如此,省内多位银行高管仍认为该数据“被低估”。
一位国有银行山东省分行的对公客户经理表示,2015年初,身边就有不少同事开始陆续离职,“有看清了行业形势主动走的,也有因为不良贷款太多被开除的,剩下我们这些人,最惨的时候发过半年以上的最低生活补助。”
八年后重启 证券化试点将扩容
日前,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研究指出,银行不良率见顶回落,大体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触底回升,实体经济基本面向好;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突破,过剩产能得到实质化解,亏损面得到遏制;三是银行信贷扩张能力得到恢复,银行不良贷款得到快速处置。
近日,银监会对遏制不良贷款提出要求,包括要进一步挖掘银行业金融机构回收核销不良资产的潜力、激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批量市朝处置不良资产的活力、提升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效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能力,以及扩大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机构范围。
其中,时隔八年重启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是今年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目前,首批试点的银行中,招行和中行均已发行了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其他四家银行也在积极筹备中。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证券化试点的额度与当前银行坏账规模相比可谓杯水车薪。据了解,首批6家试点银行的总额度仅为500亿元,不及今年行业新增坏账的零头。不仅如此,不良资产证券化能解决的问题有限。兴业银行(行情601166,买入)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证券化的方式只是把不良资产从银行表内移除,看起来不良率低一点,但并没有减轻核销的负担,没有提高不良资产的回收率。赵锡军进一步表示,从银行业总体不良情况和处置情况来看,证券化并不是常规化手段,即便扩大试点,也还是在摸索和积累经验阶段。
共 2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