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惠金融新形式和移动支付发展突飞猛进,一方面便捷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新的金融风险。
金融知识普及进校园 大学生防范意识普遍提升
为了更好落实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关于开展2017年“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的通知要求,配合人民银行总行及各级分支机构的各类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易宝支付走进校园,打造“金融知识普及月”之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讲座、海报、易拉宝、折页、条幅等形式,提升公众金融知识,加深对金融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警惕洗钱陷阱,远离洗钱犯罪。
9月19日,易宝支付走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展开金融知识普及百人宣讲活动。
9月21日,《大学生如何防范金融诈骗等风险》金融知识普及课在深圳大学成功举办,活动以新生入学为契机,向广大高校学生普及金融安全知识。
9月27日,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青春大讲堂——金融知识普及讲座》,至此,持续一个月的“金融知识普及月”之进校园系列活动落下帷幕。
活动期间,易宝支付展开大学生防范金融诈骗问卷调研,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收集调查问卷3600余份。数据显示,近6成的大学生遭遇过金融诈骗,其中社交账号、信息盗用占比最多。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对于信息安全与金融安全,在各机构长期坚持的传播中,大学生的防范意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由于学习与了解金融诈骗相关知识的途经较少,日常生活中有效防范措施依然有一定欠缺。
无息有陷阱 借贷需谨慎
会上,北京银行金融专家就如何选择贷款方式与在场的近200名师生展开现偿动。结果表明,九成以上的学生不能看透某些机构推出的“无息贷款”的陷阱,凭借感觉选择贷款方式。
金融专家介绍到,目前某些不良借贷平台,表面上说是0利率,实际上却按照费率收取利息。此外,还可能以收取手续费或是其它的方式提前收费。更甚者,一些借款机构或骗子会打着仅凭身份证即可借款的噱头办理贷款,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签了“高利贷”协议,落入借款骗局。
“大学生切莫冲动消费、攀比消费进行贷款,即使真的有贷款需求,也要选择正规借贷机构,提防“无息陷阱”,切忌贪图利率上的优惠、手续上的便捷而致使自己跌落借款骗局之中。”金融专家的提醒得到了到场师生的一致认同,纷纷表示会提高安全意识,谨慎借贷。
防范金融诈骗 需各方同心协力
记者获悉,在本次“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中,各相关金融、支付机构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向公众传播金融安全知识。易宝支付发挥领头羊作用,开展校园系列活动,邀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专家、北京银行金融专家、国内知名刑法专家、易宝支付反洗钱专家等相关领域专家为到场师生普及金融知识。通过网络全程直播论坛及讲座,影响人数超过十万。
针对大学生金融安全、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的状况,国内知名刑法专家详细介绍了电话诈骗、兼职诈骗、不良校园贷等电信诈骗的特例特征及表现形式。他表示,判断能力差、社会经验少是大学生成为金融诈骗群体的主要原因。公安部门加强监督,金融机构与学校做好宣传工作,大学生强化自身防范意识,才能更好的杜绝大学生被诈骗。
“消费金融、移动支付飞速发展,金融风险也随之产生。大学生等社会公众都应学习金融安全知识,识别金融陷阱,把握安全,远离风险。”易宝支付负责人介绍,金融安全是网络安全、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一环,有责任与义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据了解,易宝支付成立于2003年,是首批获得央行支付牌照的企业之一。作为行业支付的开创者与领导者,易宝支付除提升风控措施、打磨支付产品外,多年来积极履行社会义务,组织“金融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深入商务区、校园、社区,向普通大众、高校学生乃至退休老人宣传金融安全知识,为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安全体系全面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