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贷政策逐步落地,互金行业监管趋严。“面对监管大年,资本方非常敏感。”根据互联网金融业内人士介绍,这股严管的风潮也影响了资本对P2P公司的态度,种种迹象表明,资本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投资已经趋向于理性。
点牛金融于2015年底创立时,正处在互金行业的遇冷期。但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点牛金融逆战互金资本退潮,成功获得B轮和C轮融资。日前,根据其官网披露的相关信息,点牛金融在工商局的股权信息已经完成变更,新增加的两位股东辉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和钱来钱往(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为点牛金融的B轮C轮融资方。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查询的信息显示, 辉时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控股60%的子公司。而中国健康产业基金的股东分别是天津立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沈阳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北京电视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等知名法人企业。详情见下图:
资方趋向理性
在互金行业整顿之前,P2P可谓点石成金,天生具备强大的吸金能力。根据盈灿咨询统计,截至2016年3月底,互联网金融行业共发生939起风投融资行为,总计吸引约1398亿元人民币风投资金。“当时生怕进入晚了,占不到风口。”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互金初期的资本市常互金行业初期缺乏监管,野蛮生长造就了投资的浪潮。
但是这股浪潮在监管逐步落地后,资本的态度也随之变得更加谨慎。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10月,国内共有9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融资,融资金额环比下降57.5%。
对于点牛金融来说,诞生在整顿的风口上,意味着从公司成立开始,点牛金融的一系列风控、合规建设都置于政策的合规要求之下。
“点牛金融的创立是基于合法合规的基石之上的,完全的公开透明化,没有灰色地带。我的想法是将点牛金融按照一家公众公司的模式来运营。在严格监管的大环境下,不难理解资方对严守合规制度的互金公司的青睐。” 点牛金融董事长曾而新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合规企业仍获资本青睐
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后,央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指出,应探索将规模较大、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因此资本的下一步布局必须总结经验教训,选择更加符合监管要求和调性的互联网金融公司。
监管的快速落地,是给互金行业里合规平台的新机会,互金行业将进入剩者为王的耐力赛阶段。今年6月,点牛金融与上海银行正式签订资金存管协议,经过双方技术团队两个月的努力,点牛金融与上海银行资金存管系统正式上线,进一步落实监管政策对本地化银行存管的要求。曾而新表示,“我们不断在加强自身的合规与风控,紧跟监管的脚步,保证公司发展合法合规。”
业内人士认为,2017互金行业已经发生巨变:大额标的成为历史,消费金融深入人心,银行存管成为标配……随着平台主动拥抱监管,积极发力合规,推动整个行业迅速走向成熟化、有序化,受益于普惠金融的投资人也将对行业产生更多的信心,使整个行业迎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