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是否是泡沫?答案也许就在昨天
2021-06-28 15:25:07
来源:环球财富网
作者:佚名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雷纳·齐特尔曼
关于加密“货币”话题的讨论通常会受到强烈情绪的干扰,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我对此持怀疑态度。强烈的情绪在投资方面往往是有害的。而在加密“货币”的讨论上,已经超出了情绪问题,有时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观点是带着近乎宗教崇拜那样的热情的,不给人清醒分析、思考其中细微差别的空间。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试着和大家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加密“货币”的支持者们通常对当今盛行的货币体系持高度批评的态度,他们将其称为“纸币”或“法定货币”。当他们谈论法定货币时,他们谈论的是一种没有内在价值且不与贵金属等商品价格挂钩的交换媒介(一种货币)。对法定货币的批评在今天甚至成为一个问题,这是由于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所推行的政策变得越来越鲁莽,自金融危机以来尤为明显。自 2009 年以来,随着印钞量越来越大,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许多政府债券——例如德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利率为负,这意味着投资者在向国家放贷时不是赚钱,而是在购买债券时为其买单。批评者担心这会加剧通货膨胀,甚至是恶性通货膨胀。尽管在近几个月里,通胀略有上升,但批评人士自 2008 年以来一直警告的高通胀未能实现。相反,所有资产类别的价格都在上涨,尤其是政府债券、房地产,还有证券的价格。批评者们担心扩张性央行政策将难以收场。因此,一些人转而将黄金作为另一次金融危机来袭时的对冲。
但是,你可能会问,所有这些与加密“货币”有什么关系?对法定货币的批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大约半个世纪前,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批评了纸币体系,并在他 1975 年的演讲“货币选择”中呼吁废除政府对货币的垄断。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由,提供其他人可能希望以货币形式要求的商品。他认为,创造货币不再是国家的唯一专利,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提供自己的货币形式。而且他确信,通过自然的竞争过程,就像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一样,最好的货币会占据上风。
加密“货币”的支持者将其视为哈耶克私人货币概念的实际体现。钱以及其他形式的货币具有多种功能,主要是作为一种储存价值的介质和一种支付手段。而加密“货币”并不适用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鉴于加密“货币”价值的巨大波动,它完全不适合作为存储价值的介质。并且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加密“货币”才会被接受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因此,术语“加密货币”在技术上是错误的,应该出现在引号中,因为它实际上不是一种货币。
对于大多数加密“货币”投资者而言,加密“货币”只不过是一种投机对象。他们购买一种加密“货币”,因为他们希望通过价格的上涨来获得可观的利润——这在过去确实是可能的。在正确的时间进入市场的投资者会获得比其原始股份多出许多倍的收益。然而,赚取巨额利润的可能性本身并不能将加密“货币”视为“投资”。在赌场也可以实现一夜暴富,但没有人会将在赌场下注描述为“投资”。
加密“货币”的批评者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充满了投机泡沫——而最终它们都无一例外地破灭了。他们回忆起 1630 年代荷兰的“郁金香狂热”——那个时候,有些特殊种类的郁金香球茎成了当时的投机对象。在某些情况下,单个球茎的价格可以与阿姆斯特丹最昂贵的房屋的价格相媲美。与所有泡沫一样,郁金香泡沫最终也破裂了——而这正是加密“货币”批评者现在所担心的。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即使是传统上稳定或成熟的投资资产,如证券或房地产,也可能成为投机对象。我相信我们都记得 2000 年代初期美国和欧洲一些城市和地区的房价飞涨吧。另外像是 1990 年代中后期的股票市场互联网泡沫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围绕某种资产形成泡沫这一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资产本身存在根本问题。
然而,当某些东西变成一种“潮流”时,我总是持怀疑态度。突然之间,你周围的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要毫不犹豫地去投资它,这真的给我敲响了警钟。我并不是通过跟风来致富的,我一直投资那些不被人看好的资产,然后再等投资这些资产变成一种潮流时把它们出手(例如我家乡柏林的房地产)。
就加密“货币”而言,德国金融市场专家 Gerd Kommer 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观点:“许多私人投资者未能理解加密货币既可以是投机对象,也可以是支付手段,但这两者不能同时实现。如果加密货币确实成为它们被设计的那样——即作为一种可以用作支付手段的真实货币,而不是像迄今为止那样的投机——那么它们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回报将降至接近零,所有货币都是如此。”
与通常产生股息或租金收益的股票和房地产不同,加密“货币”不会产生任何收入。因此,加密“货币”的内在价值不可能被精确计算。加密“货币”的拥护者反对这一论点,指出“不会产生任何收入”这一点是一种典型的加密“货币”与黄金共享的特点。这是对的没错,但把这两者拿来做比较是有漏洞的:加密“货币”的存在大概只有 12 年,而黄金最早被用作支付手段的证据是在刻有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版上发现的,早于耶稣诞生 1870 年。公元前 1100 年时,黄金就已经以小方块的形式被中国人用作货币了。
而这些传统具有重要意义:上面提到的经济学家冯·哈耶克提供的最重要的见解之一,便是认识到良好的制度并不是在发明或设计中诞生的,而是在成功者的生存中传承下来的,并不断接受“以古为镜”的考验。几千年来,黄金一直在经受这种考验,并成功地留存了下来。而当前的任何加密“货币”是否会在这种“模仿”的过程中幸存下来,并蓬勃发展,还有待观察。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