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招商港口(001872.SZ)旗下历时4年建成的妈湾智慧港正式对外投产,献礼党的百年华诞。

继6月23日妈湾智慧港3#、4#泊位改造工程顺利完成竣工验收后,6月28日由深圳市政府口岸办联合深圳海关、深圳边检总站、深圳海事局等相关单位组成的验收组对深圳港妈湾口岸0#、3#、4#泊位和蛇口口岸10#-15#泊位共9个泊位对外开放进行验收并获顺利通过。
至此,深西港区实现所有泊位对外开放运营,是招商港口立足大湾区,连接“一带一路”,通达全球,把深西母港建设成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妈湾智慧港是中国首个由传统码头升级改造而成的自动化码头,汇集了招商芯、招商ePort、5G应用、区块链等九大智慧元素,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招商局全球港口运营中心。该改造工程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2021年4月工程完工。
项目建设两个当前全球最大的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岸线长度850米,采用远程控制岸桥装卸;后方陆域约40.47万平米,堆场采用高度自动化的轨道吊作业;闸口9进9出,实现拖车进出港自动化、无纸化作业;水平运输通过成立全国首个“5G+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区”进行率先应用。根据测算,妈湾智慧港较传统码头作业效率显著提升,作业人员将减少80%,综合作业效率提升30%,安全隐患减少50%,碳排放量减少90%,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该改造方案比新建全自动码头建设成本减少50%,经济效益可观。
5月底,盐田港因疫情影响导致港口作业能力大幅下降,“跳港”带来骤升的“流量”,让华南地区其他码头如赤湾港、蛇口港、南沙港等应接不暇,虽然目前盐田港已全面恢复运营,但疫情带来的连锁效应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招商港口妈湾智慧港的投产运营,使得深西港区的集装箱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新增产能意味着可以承接更多的货物量,给受疫情冲击的深圳港产能恢复及航运物流业注入新动能,可缓解华南区域依然存在的港口拥堵现象,加强对华南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保障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全球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业内人士表示,在疫情冲击下,妈湾智慧港投产恰逢其时,对稳定华南区域整个物流供应链将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并进一步增强招商港口深西港区在区域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强港”。在深西母港的强大支撑下,招商港口也将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