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信证券发布对归创通桥(2190.HK)的首次覆盖报告。这是继兴业证券、Morgan Stanley和天风证券后又一个重磅卖方分析师团队对于归创通桥的研究报告。此时距离7月归创通桥在香港上市仅仅过去了2个月,显示了资本市场对于神经及外周介入领域医疗器械公司的强烈关注与看好。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归创通桥是国内神经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领先者。我国神经、外周介入领域均处于高速成长期,市场空间巨大且国产化率较低,未来国产龙头企业有望率先提升市场份额。归创通桥核心产品蛟龙颅内取栓支架以及Ultrafree DCB已成功获批上市,有望凭借先发优势、丰富的在研产线布局以及高效的研发能力在神经、外周介入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中信证券分析师还指出,归创通桥研发效率领先,目前拥有45项获批上市及在研产品,已形成丰富的产品梯队。优势的产品组合利于拉动各产品的共同市场推广,并降低公司对于单一产品的依赖度。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为61港元,比报告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高出52.5%。中信证券研报发布当天,归创通桥股价表现优异,逆势上涨5%。
归创通桥上市后首个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8月30日,归创通桥分别有11款及8款产品在中国及欧洲获批,是同类型公司中获批数量最多的国内公司。与此同时,公司快速和全面商业化运作初见成效。2021年1-6月,归创通桥实现营收714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91.3%,超出市场预期;报告期内毛利润为5212.4万元,毛利率提升至73%。
自上市以来,归创通桥已获得包括天风证券、Morgan Stanley、兴业证券、中信证券等四家机构首次覆盖,均获得“买入”或“增持”评级。

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归创通桥深耕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研发团队经验丰富、积淀多年。公司围绕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系统性研发45款产品及组合,已经完成产品梯队搭建。公司商业化能力初步被验证,未来随着产品逐步上市,收入和利润有望维持较高增长。
Morgan Stanley同样指出,归创通桥在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领域是管线布局最为全面的国内公司之一,其核心产品通过临床试验证明与外资产品相比具有非劣性。公司未来发展将受益于行业高速增长和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兴业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归创通桥所处的神经血管和外周血管介入赛道处于发展起步期,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公司产品研发、销售能力均位列第一梯队,出众的研发实力、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将使得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持续占据领先地位,有望成为平台型公司,未来随着在研产品陆续进入收获期,公司的整体实力将更上一层楼。
归创通桥表示,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平台赋能”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为患者和医生提供高质量且可负担的医疗器械和解决方案,让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先进医疗技术。有分析人士指出,归创通桥成功上市后,有望进一步增强研发实力、加快商业化进程。在神经及外周血管介入行业高速发展及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逻辑下,归创通桥未来的发展值得市场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