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里互联网行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头部企业越做越强,敢于创业的人越来越少。如何与行业巨头同台共“舞蹈”? 在To B市场,一直以“中立”形象立足行业的国内第一家上市的云计算企业优刻得UCloud有一些打法值得借鉴。
从增量市场中寻找机遇,科技驱动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最近几十年里,一些大的技术趋势带来了很大的增量市场。我们过去解决了人与人的链接,现在要解决物和物的链接,以及互联网带来供给侧的变革。
选择商业模式重点要看增长模型,需要想清楚多个方面的问题:如何实现快速增长?用户为什么愿意付费?最终如何进行盈利?创办企业要看到最终路径是什么?能够创造的价值是什么?
在最近的几次公开演讲中,UCloud 联合创始人华琨谈到,创业项目一定要做增量市场,因为存量市场存在惯性和惰性,有很多供应商,一般很难发生大的改变。云服务就是如此,很多人了解了云技术的优势,还是不愿意去迁移,因为迁移会增加投入和消耗。在这些情况下,创业者需要发现技术的进步、模式的进步,并抓住用户变化带来的一些新机会。
创业时需要想清楚是“做生意”还是“做产品”?创业者在初期为了存活下去,会接受一些能快速得到回报生意,但企业往后期发展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清楚自己究竟要做什么。
优刻得在创业初期,第一个项目是关于私有云业务,利润三百万。接着第二个私有云项目客户报价一千万,但在深思熟虑后优刻得选择了放弃。因为私有云的项目,短时间会发展得不错,但私有云已经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定制化要求太多,产品无法标准化,而且打磨和复制极其困难。优刻得选择公有云之后,虽然前期用户很少,利润也不多,但是产品是能够标准化的,并且可以快速地成长,为后来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分清楚销售导向还是产品导向,两个方向对应到不同的方法上。
做 To B 创业经常会遇到灵魂拷问,比如投资人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你的产品、赛道如果 BAT 做了会怎么样?”而创业者自己最常问自己的是:我们的目标市场到底是什么,行业痛点是什么,到底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有哪些玩家已经参与?另外产品和解决方案有什么特色?
要回答这些拷问,并不容易,说到产品特色,很多 To B 的企业在杀出赛道之后,会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同质化。
对于 To B 创业者而言,本质上必须回到用户和产品的核心话题,从行业中发现痛点,最后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但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挑战。比如团队中应该是谁来挖掘用户需求?创业初期通常不会遇到这个问题,但团队在进行扩张时,产品负责人和销售之间就会出现模糊地带。很多产品负责人是技术出身,考虑问题多是从技术角度出发,但其实产品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对产品负责人是很难跨越的鸿沟,为了更好地发展,产品负责人必须走出这一步,去承担起用户分析的职责。
另外的一个挑战在于,许多创业者在销售领域遭遇了很多滑铁卢,公司招了很多外企的销售,但最后都“阵亡”了。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呢?
在UCloud 联合创始人华琨看来,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产品上。销售在外企时业绩很好,说明他们是有能力的,但在 To B 创业阶段,如果产品还没有打造好,就过早地引入了一些成熟的销售,或者负责人和销售的责任没有划分好,就会出现产品卖不动的问题。最好的情况是产品负责人是技术出身,因为 To B 环境跟 To C 不一样,最后技术负责人转变为产品负责人,需要从用户中了解需求,并且把它实现和打磨,这应该是必须要履行的职责。
创业者要跟巨头规避正面竞争,做好差异化竞争。
在优刻得UCloud 8年多的成长经历中,难以避免地会与巨头形成竞争,如何在巨头压力下茁壮成长,优刻得总结了一些经验。
在以往的分享中,华琨谈到,因为企业的竞争无非是运营效率的竞争和战略的差异化,有很多行业,最终都会发展到规模竞争。如果选择做同样的事情,最终一定是规模、成本、效率的比拼。而对于一家创业公司,必须要创造出不一样的事情出来,其本质上就是规避竞争、进行取舍。做差异化比较重要的地方在于找准用户的目标,有几个可以借鉴的技巧:
(1)要选择一些行业相对分散的领域;
(2)行业健康并可持续发展,对互联网金融了解需要足够透彻;
(3)要选择巨头相对看不上的领域,不会弯腰来做的领域;
(4)要选择跟巨头业务有冲突的领域。
比如,最近优刻得较关注传统的教育市场,这是个非常分散的市场,中国有几千所高校,产学研是一个大的趋势,在科研领域需要用到大量的高性能计算。但这些高性能计算的提供者,多是硬件提供者或者是超算中心,都存在很多问题,价格贵、模式不灵活。
在经过调研后发现,这些领域最大的玩家不是巨头,而是一些比较小的创业公司,这个市场总额加起来几十个亿,但对创业者来讲是很好的机遇。
分析中外企业服务创业环境的差异,思考商业模式,对目标市场进行选择
在美国有很多 SaaS 和 PaaS 公司,其市值达到了几百亿美金,而中国没有出现一家超过百亿美金的同类公司,美国企业云服务公司的成功为何很难复制?
这里必须提到中美企业之间的巨大差异,虽然两国都有 3000 万的中小企业,但是中国中小企业的付费能力和意愿非常薄弱。有数据统计,国内愿意付费的中小企业大概只有 10 万家。
另外中国 500 强的结构截然不同,美国的 500 强和中小企业除了规模上、管理结构上有差异外,还是有许多共同点,但是中国 75% 的企业都是央企和国企。美国很多的企业、创业公司能进入一些大的公司,但中国的 To B 创业企业进入大型的国企和央企,难度完全不一样的,因为这里面的决策流程差别很大。许多技术型创业公司,倾向于服务大型企业里面的 IT 部门,但通常 IT 部门属于公司的成本中心,不会有太多预算。而且 IT 预算一般付费给硬件,很难将其改变为向软件付费,在中国的大型央企国企中更是如此。
根据以往经验,在寻找客户的时,最好是要寻找有资金实力的,而且要想办法帮助客户挣钱,而不是帮客户如何省钱。最近一些做得好的创业公司,就是改变了传统的策略,面向的不是客户公司的 IT 部门,而是销售部门。这些营销部门手上掌握了大量费用,而且完全可以按照效果来付费,所以为较小的、有技术的创业公司提供了机会。
如果要做企业服务的话,除了看美国的一些企业的技术以外,还要思考一下中国的企业环境,需要具体到企业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包括:付钱的人愿意不愿意付钱?他愿意付多少钱?他愿意为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软件去付钱?
其实这背后的核心重点还是要去思考商业模式,对目标市场进行选择,最终能够让产品能实现快速地复制。
To B销售法则,一切的前提是产品需要足够过硬
最后,在UCloud 联合创始人华琨的经验分享中谈到,对于 To B 创业者来讲,销售往往切入的是新的领域,这时底层逻辑还是帮客户创造价值,帮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销售所建立的关系是个空中楼阁。
如果 To B 去打标的话,需要清楚基本的入围要素、控标要素,还要回到产品本身,销售首先要解决的是产品,要先解决客户的具体业务问题,这样才是真正建立了关系,剩下才是客情关系的维护和巩固。很多外企的优秀销售业绩好,是因为售卖的产品非常过硬,能够让用户信任,并且可以解决用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