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控股:2020年业绩超预期战略重组汇聚增长新动能
2021-02-23 16:44:01
来源:环球财富网
作者:佚名
关注中金在线:
-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23日,汇丰股票午后应声大涨,市值重回万亿港元关口。
信心缘于汇丰发布业绩公告,公司恢复派息且公司全年经调整除税前利润超过市场预期。对此,市场作出了热烈的回应。
2月23日的公告指出,尽管面对全球诸多不利因素,包括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带来的影响、英国脱离欧盟、低息环境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局面更趋复杂和严峻,但是,汇丰的表现依然稳健。
公告披露,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达到88亿美元,下降34%,而经调整除税前利润为121亿美元,下跌45%。当中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的表现尤其出色,而亚洲再次成为盈利能力最高的地区。
列账基准收入录得504亿美元,减少10%,主要由于低息环境对所有环球业务造成渐进影响,但环球资本市场业务的收入增加,抵销了部分跌幅。经调整收入为504亿美元,下跌8%。
就投资者极为关心的派息问题,董事会也进行了回应,宣布就2020年度派发一次股息,每股普通股为0.15美元,并采纳一项旨在日后可持续派息的政策。
关注汇丰,是资本市场上的传统惯性,因其牵涉到万千投资者利益,更因汇丰是全球性的金融帝国,其业绩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全球经济起伏之表征。
银行业绩的波动,自然会带来行业性的焦虑。不论是跨国大行,还是偏安一隅的小行,都因为此次疫情与低利率的双重负荷,而陷入了业绩的低增长当中。
应时之变,就此产生,由此带来了金融企业在全球进行资本流动,以实现资本的最佳配置与增长。
资本全球迁徙的动力
资本总有一双神奇的腿,在全球走动。
2021年1月24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外国直接投资(FDI)同比大幅度下降42%至8590亿美元,比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投资低谷时期还低了30%之多。
其中,2020年流入西方发达国家的FDI同比下降69%至2290亿美元,创下过去25年以来最低值。不过,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外资流入发展中经济体降幅较小,同比下降12%,约6160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比重高达72%,为历史最高份额。
细察之下,或能发现,流入美国的FDI同比减少49%至1340亿美元,主要发生在批发贸易、金融服务和制造业领域。而在并不遥远的2019年,美国吸引的FDI总量为2510亿美元。
中国FDI却逆势增长4%,达1630亿美元。至此,中国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资本的选择,是最为理性的。
亚洲何以能成为外资青睐之地,弄清楚这个问题,固然能梳理出亚洲的整体优势,但也同时可以映照出资本的流动逻辑。
此中,尤其要梳理出中国何以成为外资优选之地,就要理清美国何以丧失了吸引力。事实上,在“美国优先”战略指导下,许多外资已然将其视为畏途。因此,即使美国在疫情之中,推行大幅减税政策,也很难挽回世界资本的心;而国际上,抛售美债也成为风潮。2020年1-11月,中国共计抛售156亿美元美债;沙特共计抛售美债453亿美元;俄罗斯步调更是迅猛,截至去2020年10月,持有美债规模为61.55亿美元,但在10年前,俄罗斯累计持有美债达到1763亿美元。随着美国疫情以及社会动荡,资本或将加快撤离美国。即使美国在疫情时代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减税政策,但更多跨国资本都对其敬而远之。
西边不亮东边亮,这一趋势早就存在,只是近年提速了而已。2019年3月11日,英国智库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在迪拜“全球金融峰会”期间发布第25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指数显示,在排名前15的金融中心中,亚洲有8家,占比首次超过一半。上一期报告曾指出,指数排名中的金融中心60%在十年中从西欧转移到亚洲。
金融中心都在悄然移位,亚洲凭什么,或者说亚洲做对了什么?
或许,普遍体现在亚洲国家治理努力当中的,是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大刀阔斧地消减政府管理项目,以及持续的减税降费,再加上日渐完善的金融行业体系,使得亚洲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持续提升。而一些主要城市,如中国上海,已经成为国际上金融市场门类最为完备的市场之一。
资本能在更好的营商环境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外资迁徙背后最为坚韧的力量。
在拥有全球视野的跨国银行看来,到亚洲去,到市场广阔的中国去,就成为其最热切的内心。
据悉,高盛、黑石、富达国际等知名资本有着更为清晰的指向,那就是都将大幅增资中国。
汇丰在2月23日的董事会议公告中明确表示,要开拓全球机遇,成为亚洲投资者的首选银行,更要架起世界联接亚洲和中东市场的桥梁。
汇丰战略重组打开增长通道
汇丰的心无疑是热切的。汇丰行政总裁祈耀年(Noel Quinn)曾向外界透露,汇丰会将更多资本资源转向增长率更高,回报率更好的市场,比如亚洲与中东等地区;此次业绩发布亦传出清晰的信息,将深耕亚洲。
显然,这家发源于中国的跨国银行,要再次从发源地汲取力量,再度跨越,再造辉煌。
从上个世纪50个代末起,汇丰银行就成功的进行了十多次海外收购和兼并活动,完成了从一家区域银行到覆盖亚洲、北美与欧洲的全球性金融帝国的华丽蝶变。从此,汇丰凭着稳健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有效的业务、机构发展战略,实现了她预定的发展目标。
不论是诉诸体量上的收购兼并,还是内部挖潜的资源整合,都同属于战略重组的框架之内。
帝国不是一日建成。漫长的兼并收购路上,汇丰尤其注意整合内部资源,实现效率的提升;不断拓展多元化业务范围,除坚持零售银行业务和批发银行业务外,还大力拓展了信托、证券、保险、资管等金融服务,坚持走多元化业务道路。
全球经济发展的轮动效应,也推动汇丰应时而变,不断调整经营战略。
此次,汇丰启动战略重组的,是一场涉及宽广、影响深远的企业变革。在2月23日发布的公告中,汇丰的战略重组重点亦有清晰的表述:
首先,计划专注及投资于汇丰最出色的业务范畴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 包括发展成为亚洲地区高净值客户的首选银行、继续投资于集团最具规模的零售市场、巩固自身在跨境贸易服务的全球领导地位、帮助环球客户连繋亚洲和中东的市场机会。其次,提高对科技的投资规模,加快其数字化步伐。第三,透过简化工作流程和装备员工掌握未来所需的技能,为汇丰注入增长动力。 第四,协助客户及社区捕捉低碳经济转型的机遇,并成为可持续融资业务的市场龙头。
从人员结构来看,汇丰进一步精简机构,提升效率,在欧美地区适度地实施机构压缩与人员精简,以提升工作效能,同时在亚太地区,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以及更新网点与机构布局。重组的最终目的,无非要实现业绩的积极增长。汇丰于2020年3月,将原零售银行、财富管理、环球私人银行合并为新的业务部门——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此举旨在最大限度整合汇丰零售、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等业务条线的各项产品服务,向亚洲等地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以提升零售业务业绩。同时,在欧美缩减零售业务,以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积极进行资源调配,优化战略布局,在压缩欧美市场投入的同时,重新发现亚太新兴市场领域,也成为战略重组的重要内容。。汇丰计划将在亚洲市场投入约60亿美元,以期在中长期内实现该地区税前利润双位数的增长。人口众多的印度,金融发达的新加坡,极具潜力的其他东南亚市场,都在汇丰的新努力范围内;中国持续的金融开放,不断迸现的发展机遇,如粤港澳大湾区机遇,汇丰都是积极的参与者,设立了专门的大湾区管理机构;也进一步加码中国,计划独资经营汇丰人寿,抢占新的发展赛道。
这就同时伴随着经营重心的改变。客观来看,汇丰业务遍布全球,势必要“拥抱全球”,但是部分地区经济形势不尽人意,拖累了汇丰业绩表现从而进行商誉减值。相较于欧美市场的疲软,亚洲经济形势更为乐观,。经营重心有所调整,自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专注亚洲市场从而获得快速发展的,还有不得不提到的渣打。渣打在亚洲市场经营中,可谓收获颇丰。数据说明问题,渣打经营地区业务如2019年大中华及北亚地区业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0.31%左右,东盟及南亚地区占其收入的27.59%,非洲及中东地区的占比约为16.78%,欧洲和美洲地区占比为11.30%。渣打多元化的战略之下,仍离不开一根主线,那就是专注于亚洲新兴经济体。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汇丰与渣打,殊途同归。汇丰2019年年报显示,其亚洲地区收入占据全部收入的50%,且贡献了全部营业利润,即亚洲地区税前利润在2019年达到186亿美元,同比增幅6%。
当亚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时,汇丰战略性转移,也就顺理成章了。
汇丰业务的战略重组,不仅在业态上有所探索,也不断探索新的业务边界,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发力金融科技,探索区块链技术,逐步提高金融科技投入,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2020年9月,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并逐步为集团内外更多持牌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支持,希望能够将内地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汇丰多年的国际金融服务经验相结合,助力中国经济开放及创新发展。
在区块链技术方面,汇丰也进一步增大资本进行探索,以应对未来数字时代,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增强交易互信。这同时亦是汇丰加速数码化之题中应有之旨。
从2020年到现在,不论是战略重心的转移,还是对市场布局以及管理强化,我们可以依次看到汇丰的努力。
天时、地利、人和,高盛、汇丰、黑石、富达国际,顺时顺势而为,也由此积聚了增长潜力。尤其是汇丰,通过系列精心安排,强力推进战略重组,优化布局全球资源,深度挖掘内部潜能,势必为今后业绩增长积聚起强大的动能,或有望走上新的增长通道。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