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再度出现用工荒 智能机器细分产业链掘金
字体:小 中 大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大咖盛宴与你共享!马上加入
11日机器人板块再度强势,其中秦川发展、新时达等个股涨停。分析称主要原因是杭州、广州、武汉等地,节后用工荒再现。
杭州、广州、武汉等地,节后用工荒再现。今年情况相比往年更加严重,其中电子行业缺工较大。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机器替代人工劳动将会进一步普及,机器人产业化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电子等适合机器人产业化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将率先实施,涉足电子焊接之类的工业机器人有望最先普及。
记者昨日从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获悉,进过该中心节前、节后对涉及用工22万人的326家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受外来工返乡后不再返穗、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等因素影响,广州今年节后用工缺口将达12.33万。
统计显示,在为求职者提供的起薪方面,今年的平均数已经比去年增加了一成以上,远远超过了1550元每月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甚至也超过了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深圳公布的1800元每月。
在面临结构性用工荒的背景下,人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对精密制造的内在要求提升,机器换人计划迎来提速机遇。工业机器人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方面拥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对于电子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适用性更强。数据显示,电子行业需求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中占比约30%,为汽车及零部件之后的第二大应用行业。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在电子行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机、电脑等子行业,比例偏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从潜在需求来看,我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25%至30%的快速增长期。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拥有30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及系统产值约1000亿元,带动3000亿元零部件市场。作为用工缺口重灾区的电子行业,机器替代计划或率先施行。
上市公司方面,佳士科技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焊接机器人。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掌握了机器人本体设计、计算机软硬件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所研制的机器人样机已小批量投产并应用于客户生产现场。瑞凌股份控股子公司从事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系统工程等应用。亚威股份通过收购德国机器人技术并成立合资公司,进军机器人领域。业务领域包括焊接等产品,并可优先获得美国和亚太市场的机器人订单。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倒逼机器人需求爆发,中长期投资正当时。有专家认为,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在中长期都将存在,从而倒逼机器人需求将持续爆发。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从2010年开始爆炸性增长,2010、2011年安装量分别为14980台和22577台,同比增长171%和50.7%,远高于“十一五”期间约30%左右的增速。华泰证券认为,下游需求可持续高速增长,行业投资机会将长期存在。
机器人市场需求爆发全面提升本土产业实力
工业自动化正在逐渐成熟,最大助力的就是工业机器人得到进一步应用扩展,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大规模采用工业机器人,中国也因此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需求国。此时,国内机器人产业也将得到长足发展。
2013年,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的平均值为55%。发达经济体近年来这一数值变化不大,而中国的变化巨大,去年这一数值由15%增至21%。此外,从多用途机器人的装机量绝对值来看,中国增速也是世界领先的。毋庸置疑,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迅速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机器人企业尚存欠缺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我国未来工业自动化转型对工业机器人的强大需求不可避免的会带动其市场快速发展,但目前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仍由外资品牌占主导地位。但鉴于巨大的市场需求,未来更多本土企业将加入这一行业。当前中国国内的机器人发展水平和全球领先的跨国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最直观的统计表明,中国本体制造企业35家,其中内资26家。201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年产量均小于500台。2013年本土品牌机器人销量仅1112台,独资及合资品牌销量高达25790台,市占率分别为4%和96%。
同时,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机器人制造公司在技术上的软肋主要表现在电机技术、加工工艺两方面。“国内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如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等制造技术不达标,都要靠国外进口,这样也增加了(机器人)成本,削弱了价格竞争力。”而如发那科,其核心零部件完全可自主生产,节省了成本。
加工工艺方面的差距在于,国内厂商的热处理技术不过关,不仅使得零部件在短时间内就生锈报废,而且会直接影响工业机器人(如跺码机器人)的控制精度。在研发方面,部分国内公司正在做“逆向研发”,即对国外进口的电机拆除研究,以学习国外厂商的现有技术,“自主研发”还存在较大困难。一家机器人公司的工作人员也透露,国外电机的使用寿命平均五六年左右,国产产品则相对较短。
本土机器人企业需紧握机遇求发展
目前,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处于内外部机遇叠加的重要发展期,工业转型升级推动装备产业发展、人口增长趋势有利于释放市场容量、商业模式创新活跃。同时,工业机器人产业经过初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正逐步接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临界点。
工业机器人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高端装备,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业机器人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密不可分。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具备了基础技术条件,足以支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商业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加快形成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改变原有的产业形态。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积累的商业模式创新经验,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良好经验。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逐步推进,对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的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
综上所述,本土机器人在产业现实基础与条件下,政府、企业应合力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政府层面,应加快产业体系建设,规范产业发展秩序;行业内部要加快内力建设,创新商业模式,选准市场关键突破口,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带动产业化发展;产业发展途径上,应充分借助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资源,以推动要素的整合和聚合,并建设若干重点园区。(中国测控网)
共 9 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末页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