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业务分开估值 价值提升
来源:腾讯财经特约 作者:中信建投 2015-03-21 08:26:56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1、银行板块观点:看多。主要理由是政策驱动型行情启动,估值抬升的内涵将持续丰富。信贷资产中存量债务处置细则出台,信贷业务需展开价值重估;银行的非信贷业务中部分优质资产或将实现独立,非信贷资产也需展开价值重估。信贷类资产的价值重估需要逐步实现,往1 倍以上走;而非信贷类资产剥离后,单独重估后,价值抬升空间就将非常大,没有比银行信贷资产估值更低的资产,而且这部分的价值一次性就能够实现。从而我们认为银行估值抬升的逻辑没有变化,但是估值抬升的内涵在持续丰富。
2、上周周报对行情预测准确,推荐组合跑赢行业和市场。上周行情回归:上周银行板块指数上涨8%,上证指数上涨4%,板块获得相对和绝对收益。其中,宁波银行上涨24%,领涨市场,我们在前期的报告中,多次提到上市城商行短期内将有不错表现,得到市场印证;兴业涨22%。工行涨幅最小,也有5%,获得相对收益。我们重点推荐的:招行涨8%,中信涨10%,平安涨12%,交行涨8%。建议关注的兴业银行涨22%,华夏银行涨9%。我们重点推荐银行股组合平均收益率为12%,跑赢银行指数和上证指数。
3、政策驱动型行情启动?实证依据:(1)小行获得额外定向降准100个基点,小行领涨市场。宁波银行涨24%,股价超1 月初高点,15 年PB 达1.52 倍,银行可以有1.5 倍以上的PB。南京银行涨16%,北京银行涨12%。(2)混业经营格局逐步打开,兴业银行将获证券牌照——华福证券。上周,兴业银行涨22%。(3)监管层准许银行将部分优势业务事业部制或子公司制,这意味着非信贷业务分拆,价值重估,估值抬升。兴业银行将“银银平台”独立出来,兴业银行领涨市场。
(4)财政部准许1 万亿地方政府债券置换,而且分配到各省,非配额度占15 年到期平台贷的比重超过50%。上周银行板块行业性机会出现,板块涨8%。
4、政策驱动型行情启动的背后原因?价值重估,估值抬升——分部分估值。(1)监管政策明显意图是:将经营管理存在差异的银行信贷业务和非信贷业务分拆,信贷业务多渠道去风险化解存量信贷风险;非信贷业务独立,抓住混业经营的大机遇,获得更好发展。(2)这样的结果是:银行股估值方法需要做出调整,即展开分部分估值——信贷业务估值抬升,非信贷业务价值重估,非信贷业务价值重估时,其估值将远远高于信贷业务业务。(4)估值都将翻倍。从盈利占比来看,2014 年年末,银行业非息收入占比22%,利息收入占比78%。这两部分分开展开价值重估,如果非息收入部分给出3.5 倍PB,即使利息收入部分估值不变,银行股的估值都将翻倍。但实际情况是信贷业务部分估值将抬升。(5)政策驱动型行情,就是银行股展开份部分估值,直接驱动银行股估值抬升,银行估值翻倍可能性大。
5、后续可以期待的政策?两会结束后,金融改革提速,银行业转型节奏也将加快。可以期待的政策远远多于这些。
6、行业面变化?(1)2 月新增贷款1.04 万亿,前两个放出新增贷款2.5 万亿,按照这种节奏,15 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预计将达12 万亿,银行可以实现“以量补价”。(2)混业经营格局逐步打开,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制(美国模式),全能银行制(德国模式)。我国将采用金融控股公司制方式推进,这可能的方式是:银行控股的金融集团公司(比如:大行),保险公司控股的金融集团公司(比如:平安集团),实业控股的金融集团公司(比如:中信、光大、招商)。其他银行在金控方面需尝试新方法。(3)财政部公布了1 万亿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方案。存量债务风险化解。
7、上市公司变化?平安银行14 年业绩发布会纪要。14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领衔上市银行,上周五召开业绩发布会,主要内容包括:其一、按照“一个客户、一个帐户,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思路来展开综合化经营。其二、差异化的零售银行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发挥集团优势和互联网优势,集团8000 万客户转化,口袋银行来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其三、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将大幅提高,目标是占比达到35%-40%,产业基金模式是一种路径。其四、事业部制改革持续推进,15 年将组建健康医疗和文化事业部。
8、 重点推荐:招行、中信、平安、交行。关注兴业、华夏。下周主要变化:(1)关注两会结束后,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2)财政部关于金融机构员工持股计划方面的文件。(3)招行、中信银行将公布14 年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