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全民健身——进击中的“身材经济”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申万宏源 秦聪 2016-11-15 13:03:18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我国健身产业发展空间足,保持较快增长,受益于国家政策与消费升级驱动。1)我国健身产业目前约300 亿元规模,1500 万会员,15 年市场规模增长14%,俱乐部数量增长20%,但俱乐部会员渗透率仅1%,参考海外经验尚有4 倍以上空间。2)从行业增长驱动来看,政府层面持续推进的大众健身已是国家战略;大众消费升级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充分利用碎片化休闲时间,且偏好有教练与同伴的场景化锻炼内容;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注入新的活力,健身的时尚与社交属性不断增加。3)健身行业在我国有30 多年发展历史,01 年申奥成功尤其是03 年非典之后热潮兴起,大型连锁健身俱乐部出现,行业竞争也随之加剧,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优胜劣汰。3)目前行业盈利模式较单一,主要靠预售卡与私教课程,同质化竞争严重。健身行业正从零售业向服务业升级,未来变现将更加多元化。
我国健身产业格局分散,看好优质的龙头俱乐部,以及互联网+升级。1)我国健身产业集中度很低,品牌数量CR10 预计仅约16%,区域化显著,尚未出现真正全国化的品牌。2)我们看好具备很强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俱乐部,注重用户体验,有望通过外延成长不断提高市场份额。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健身俱乐部包括浩沙、威尔士、一兆韦德、英派斯、中体倍力、青鸟、中航等。强调精品化与标准化的新型健身俱乐部也在崛起。3)互联网+健身日新月异,线上已集聚流量亟待进一步变现,期待互联网对线下的改造升级。Fittime 等优质的在线社区已经开始多方位探索变现。“暴走的萝莉”等优质健身网红已实现电商较好变现。4)健身行业证券化率很低,目前仅有中航时尚一家新三板公司,期待未来有更多资本运作。
美国健身产业发展启示:产业较成熟,大众接受度高,有大型俱乐部与上市公司。1)美国健身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较为成熟,15 年健身俱乐部收入258 亿美元,会员数5530 万,健身人口渗透率达22%,俱乐部数量约3.6万个。2)从产业结构来看,前十大俱乐部收入占比超30%;会员数量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与青少年会员数量增长迅速;健身设施与教程非常多样化,满足各类人群不同需求,创新能力强,美国健身产业产值结构中食品、补剂、减肥消费与服装器材等合计超过70%。3)美国健身俱乐部有数家上市公司,包括著名中高端品牌LifeTime Fitness(后被私有化)与平价品牌Planet Fitness(市值24 亿美元)。最大俱乐部预计收入近20 亿美元,大型俱乐部仍多保持稳健增长,产业内常有并购。
A 股上市公司相关标的:1)贵人鸟:动域资本已投资多个互联网+健身项目,公司投资方面重点关注运动健身等领域;1 倍杠杆、购买均价22.48 元/股的员工持股已解锁;定增过会至今已超3 个月,预计批文临近,询价发行;17 年1 月大股东等共5 亿股IPO 解禁,大股东目前持股比例近79%;2)探路者:旗下体育产业基金已投资国内最大健身社区Fittime,体育事业群投资领域包括智能健身管理等;2 倍杠杆、购买均价16.56 元/股的员工持股将于17 年3 月解锁;定增价格15.88 元/股,将于17 年6 月解禁;前期市场关注度显著下降,预计今年业绩见底,股价横盘已久;3)中体产业:控股中体倍力连锁健身店,休闲健身收入稳健增长;已停牌,大股东拟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全部股份;三季报国华人寿进入前十大股东;4)莱茵体育:子公司已收购杭州健身企业飞马健身,启动智慧健身场馆全国布局;已停牌筹划重大事项;打造赛事+场馆两大平台,体育全产业布局。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