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6年2322家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三季报财务安全评级显示,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总指数为5841.60点,同比2015年下降了240.02个基点,降幅为-3.95%,这是近三年来首次跌破6000点关口。数据说明,一方面,2016年三季报的财务安全指数低于2015年同期,相比2015年同期,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财务安全状况有小幅下降。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三季报的财务安全总指数保持在5500点以上,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应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不过,从总体上讲,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状况尚在可控范围,预计不会出现重大系统性财务风险。
主板市场风险度居高不下
根据2016年三季报分析,2016年FSI主板指数同比下降了243.09个基点,降幅为-4.18%。对比三个分市场的FSI指数,2016年三季度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指数仍低于中小板561.17个基点,低于创业板683.07个基点。通过两年同期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主板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状况与其他两个分市场的差距正在逐渐扩大。说明主板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安全状况是3个分市场中最差的,目前仍是风险最大的分市场。
在中小板市场中,对比往年三季度同期数据,2016年三季度FSI中小板指数同比下降了242.98个基点,降幅为-3.81%。根据2016年三季报分析,FSI中小板指数波动幅度较上年同期有所加大。
同样,根据已发布的2016年三季报分析,2016年三季度FSI创业板指数同比下降了225.07个基点,降幅为-3.48%,降幅在3个分市场中最小,这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财务安全状况下滑速度是最慢的。

总体结论:
从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FSI总指数分析,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仍然处于下行通道,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综合作用下,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
从财务安全指数分值看,FSI主板指数最低,创业板指数最高;从财务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看,FSI主板指数连续下降,创近五年下降速度之最,是3个板块中FSI指数惟一低于6000点的板块。
如何评价3个分市场的财务安全状况?我们认为,趋势性变化更优于分值高低。即,创业板FSI指数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小,未来的投资机会很大;而中小板和主板市场财务安全状况依然处于下行通道,特别是主板市场下降趋势更为明显,投资从总体上仍然应保持谨慎态度。
医药行业安全性最强,建筑材料行业风险加大
2016年三季度25个一类行业中,FSI行业指数上升的有3个行业,下降的有22个行业。
其中,行业财务安全指数上涨幅度最大的是综合行业,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上升了9.55%;第二是交通运输行业,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上升了3.29%;第三是建筑装饰行业,行业财务安全指数同比上升2.92%。
行业财务安全指数下降的有22个行业。其中,建筑材料行业财务安全指数下降幅度最大,为-11.05%;食品饮料行业降幅排名第二,为-9.59%,计算机行业下降-8.01%,降幅排在第三位。其他财务安全指数下降的行业有:公用事业行业、钢铁行业、通信行业、国防军工行业、电气设备行业、有色金属行业、汽车行业、机械设备行业、农林牧渔行业、商业贸易行业、化工行业、家用电器行业、纺织服装行业、采掘行业、休闲服务行业、医药生物行业、电子行业、房地产行业、轻工制造行业。
从25个行业财务安全指数的分值情况分析,2016年三季度FSI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高,行业指数高于FSI总指数676.08点,行业整体财务风险最小;第二位是交通运输行业,行业指数高于FSI总指数606.59点;第三位是轻工制造行业,行业指数高于FSI总指数538.40点。超过FSI总指数的行业还包括:公用事业行业、纺织服装行业、电子行业、计算机行业、汽车行业、电气设备行业、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家用电器行业、机械设备行业。
2016年三季度FSI房地产行业指数仅为4213.68点,低于FSI总指数达1627.93点,行业指数跌破4500点,排名最后一位,行业整体财务风险非常大,两极分化严重。倒数第二位是商业贸易行业,低于FSI总指数达884.46点;倒数第三位的是钢铁行业,低于FSI总指数达705.24点,同时行业整体下滑速度较快;行业指数低于FSI总指数的行业还包括:综合行业、休闲服务行业、建筑装饰业、采掘行业、建筑材料行业、通信行业、农林牧渔行业、国防军工行业、食品饮料行业。
总体结论:
在对25个一类行业2016年三季度行业经营和财务安全分析时,必须从行业的整体安全性和行业的变化趋势两个角度综合分析。
总体看,2016年三季度,FSI指数上升的仅有3个行业,与上年同期(共10个上升行业)相差较大,整体一类行业的财务安全已有明显的下滑态势。但我们认为其中不乏投资机会。交通运输行业在本季度上升幅度较大,且总体财务安全状况良好,是综合情况最好的行业;随着国企改革不断突破,高速公路公司有望有效提升运营效率;民航局推进票价改革,航空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整体提升,均带来投资机会。其次,轻工制造行业较上年同期虽然略有下降,但总体财务安全状况较好,也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综合行业和建筑装饰行业虽然整体行业安全性不突出,但较上年同期都有增长,尤其是综合行业上升势头较为迅猛,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从下降趋势变化情况看,建筑材料行业无疑是风险最大的行业。受经济下行压力,房地产投资与基础建设投资下滑影响,导致建筑材料行业下游需求不振。其次,商业贸易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均跌破5000点,且商业贸易行业无论从环比还是同比来看均处于下降趋势,该行业受持续消费疲软、竞争加剧以及行业刚需费用上升影响,业绩仍然处于下行通道,整体情况欠佳。
创业板公司优势突出
2016年三季度,中国财务安全最优秀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有5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0.22%,其中主板上市公司1家、中小板上市公司4家;非常优秀上市公司有162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98%,;较优秀上市公司1106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7.63%,这三个等级上市公司占所有上市公司的54.82%。
与此对应,2016年三季报分析显示,已出现财务风险或重大财务风险的上市公司有342家,占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14.72%,比去年同期上升3.24%。
因此可以看出,2016年三季度,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状况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状况较去年有所下降,更多的企业居于中游水平。
从3个分市场情况看,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优秀企业的比重最高,BBB级以上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占所有创业板上市公司的62.37%,远高于中小板(60.86%)和主板(49.33%)。同时,主板存在风险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主板上市公司18.84%,比例远高于创业板的9.64%和中小板的10.16%。
从3个分市场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等级情况看,创业板上市公司总体情况最好,其次是中小板,而主板市场存在风险的上市公司仍然偏高。
总体结论:
从分市场来看,我们认为,创业板市场是投资者应该继续关注和努力把握的对象;那些
财务安全等级高、业绩好,估值较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更具投资价值。虽然主板和中小板主板上市公司的财务安全质量仍落后于创业板,但其中财务安全等级较高的上市公司仍然具有投资价值。
地产股两极分化
一个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等级得分大幅变化,反映了该上市公司在一个经营周期出现了财务和经营的巨大变动,并揭示了该公司未来经营状况的趋势,对投资者有重要参考意义。
分析显示,三季度财务安全状况同比快速上升的上市公司共计186家,财务安全状况改善明显。其中,房地产行业上升公司行业占比最大,达到19.66%;其次是综合行业,行业占比18.92%;第三是国防军工行业,行业占比13.33%。当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等级快速上升时,其财务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
分析显示,三季度财务安全状况同比大幅下降上市公司共计295家。在下降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中,房地产行业下降公司行业占比最大,达到20.51%;其次是食品饮料行业,行业占比17.65%;第三是通信行业,行业占比16.67%。当上市公司财务安全等级快速下降时,其财务安全状况明显恶化,投资风险非常大。
总体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安全上升公司行业占比最大的和下降公司行业占比最大的均为房地产行业,这说明房地产行业是财务安全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行业。目前,一二线楼市可谓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三四线城市仍是继续低迷;日前,上交所、深交所相继收紧针对房地产公司债的监管,调整了上市公司房企发债准入门槛,而发债募集来的资金不得用于购置土地,财务安全状况不佳的房企未来发债将受到较大影响;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具投资价值。
财务安全100强和财务最差100家上市公司分析
在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财务安全得分排名前100强上市公司是财务安全状况最好的群体。在100强公司中,医药生物行业数量最多,达到21家。
除医药行业外,化工行业在100强中占据10席,100强中数量排名第二;电子行业有8家进入财务安全100强,排名第三。其他上榜数量较多的行业包括:计算机行业7家,电气设备行业6家,纺织服装行业、机械设备行业和公用事业行业各5家。
财务安全100强上市公司均具有长期投资和安全投资的较高价值,如果这些企业的业绩也较为出色时,投资者应予以重点关注。
在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财务安全最差100家公司中,房地产行业数量最多,达到20家。除房地产行业外,机械设备行业占据10家,排名第二;食品饮料7家,排名第三;其他上榜数量较多的行业包括:商业贸易行业和化工行业各6家、电气设备行业5家。
应付账款和销售收入最易造假
通过Themis纯定量异常值评级分析看,三季报中有1390家上市公司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报表粉饰嫌疑,占全部样本上市公司的59.86%。
从行业情况看,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财务报表粉饰嫌疑有27家,行业占比达81.81%;家用电器行业可能存在财务报表粉饰嫌疑上市公司39家,行业占比达81.25%;商业贸易行业可能存在粉饰嫌疑上市公司67家,行业占比达79.76%。
根据财务报表相关关联会计科目不合理异动和问题企业科目异常统计的综合分析方法判断公司财务报表的粉饰,我们发现粉饰科目分析主要集中在公司运营环节的科目,包括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对于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总资产、净资产、借款、固定资产等相关科目,要揭露粉饰或造假必须进行账实核实,因此在Themis分析中仅指出其不合理性和程度,但不定性为粉饰。即,此次公布的可能存在财报粉饰的上市公司,并没有包括这些必须进行账实核实的会计科目。
在运营环节粉饰最严重的会计科目是应付账款和销售收入两个科目,应付账款可能作假占到全部粉饰公司的58.85%,其次是销售收入科目,科目粉饰嫌疑占比50.07%,第三是销售成本,隐瞒实际销售成本占比9.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