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话很直接,情怀是要讲的,但我看项目首先还是会关注盈利能力,我们需要对LP(有限合伙人)负责。举个例子,虽然类似像《二十二》这样的纪录片票房逆袭,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属于纪录片类型的好时代还远没有到来。从21 世纪以来,票房超过1000万的纪录片只有11部。相较于那些单纯给小鲜肉(艺人)烧钱砸钱的模式,我们关注的是拥有核心制作能力和强IP的制作公司。”这些话一出,台上台下一片会心的笑声。这是2017年9月北京文博会的一场以“文化金融创新”为题的论坛,发言者是汉富(北京)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富资本”)合伙人陶晔。
陶晔言语犀利敏捷,抛出的观点不时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这位美女合伙人是私募股权投资圈颇有名气的操盘手,SpaceX、Evernote、Course Hero、360金融、熊猫TV等一批热点项目均有其身影。
会后,陶晔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分享了汉富资本及其本人对国内外资本市场“丛林法则”的理解和突围经验。在采访的过程中,仍有人不停过来和陶晔交换名片,券商、媒体、同业者,陶晔一一礼貌回应,不放过任何合作可能,“有好项目欢迎推荐。”
汉富资本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第一批从事基金管理和投行服务的专业企业,也是首批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的专业私募基金管理公司。2017年已进入第四个季度,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底,私募基金实缴规模高达10.21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创业管理人规模占6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增长,对于投资机构而言,一端是市场升温的火焰,一端是“好项目争夺战”的海水,陶晔对此深有体会。
红海突围的“两段论”
随着各类资产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不同类型资管机构的业务合作和交叉成为常态,国内“大资管”时代已来临。竞争加剧,如汉富资本这样深耕私募股权投资多年的机构也只有不断转型和创新,才能杀出重围,建立差异化优势。
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截至8月底,已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1950家,比去年底增加2744家;管理正在运作的基金25407只,比去年底增加7475只。
“市场的力量是最大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肯定是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陶晔坦言,“像汉富资本这样的民营机构,压力会更大。”成立十余年来,汉富资本一直以投资中后期项目见长。而伴随国内“双创”的市场变化,资本开始往早期VC甚至天使阶段转移。“早期项目的特点就是牺牲流动性换取更高额的收益,为应对竞争压力,会出现这样的分化。但我觉得不光是往早期走,更准确说,是往两端走。一端是走向VC以及天使等早期项目,另一端是走向兼并收购(产业投资),和产业集团以及上市公司合作。”陶晔表示。
在大资管背景下,单纯依靠中后期阶段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无法支撑起机构做大资本规模的需求。汉富资本在2017年秉持的策略是:专注于中后期项目,对所投行业更加聚焦以提升专业度;向两端延伸,以产业投资为战略方向。“如果要生存,必然要更加专业化。”陶晔认为,“这种专业不仅仅是资本运作层面的,而是对所投行业的深耕。你在某一领域有更深厚的资源积累,才会吸引到更好的项目。已经很少有企业只看你是否有钱,还会看你的品牌能否带来更好的加持,资源上能否更有助力。”
走专业化道路,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普适经验。在竞争如此充分的成熟市场,找到差异化突围殊为不易。汉富资本的产业投资策略,一个核心原则是基于产业链做兼并、收购、重组的整合,实现一、二级市场联动。陶晔称,产业投资已成为一个主流方向,对于机构而言,一可以做大资本规模;二可以深耕行业提升专业度和资源积累;三是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提高对退出通道的把控力,更好保护投资人。
好项目画像
产业投资重企业,早期和中后期投资看项目。市尝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团队,是投资人通用的项目判断指标。
“这是一套自上而下的方法论,好项目各有特点,但这几点应该是共性。”陶晔说道。
市场:首先要看市场前景和市场天花板在哪里,选择容量足够大且有增长潜力的行业。汉富资本重点布局的行业是消费升级、泛文娱、科技和大健康。近两年,这几个领域正是资本追逐的热点。市场是开放的,能否挤过独木桥,还要看机构是否具备差异化投资实力。
商业模式:大容量、宽口径市耻多,不是其中所有项目都能禁得起推敲。“只玩儿概念肯定是不行的。要看商业模式是否能站得住脚、该项目在所处产业链上是否有存在价值?也就是说,你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和产品、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了什么需求、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盈利模式:项目应当看到清晰的盈利节点,能够产生正向现金流,“不能永远从资本市场圈钱,无休止烧投资人的钱。只有具备造血能力,才能够支持企业的最终成长。”
关于团队,陶晔笑称,判断标准是“投了钱之后能睡得着觉。”在她看来,CEO具备战略眼光、团队成员配置可实现优势互补以及强执行力,是一个团队的价值体现。在光怪陆离的资本圈游弋多年,陶晔感叹也遇见过“很多不靠谱的人和事。”投资人对职业操守的坚持,往往也会成为鉴别团队的一道防火墙。“行贿投资人?这种事太多了,有一次一个项目方负责人直接把一块大玉佩放到我面前,夸张吧?”陶晔摇摇头,随即严肃地强调,“这种团队怎么敢投呢?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是团队素质不过关的体现。”
归国和走出去
谨慎、理智、恪守规则,这或许是法律教育背景带给陶晔的印迹。“我本科是在北京读的法律,毕业后去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念MPA(公共管理硕士),之后很多年一直在美国工作,2012年底才回到中国。”
短短几句话,是清晰又坚定的职业轨迹和奋斗时光。世界经合组织——美国诺恒经济咨询公司——美银美林——美国视野基金——和“哈佛女孩”刘亦婷一起创办美国睿实资本,成为创始合伙人。2012年底,陶晔回到中国。
在视野基金和睿实资本期间,陶晔的主要工作都是面向大中华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后者同时专注于中概股在二级市场的投资。经历一轮从热捧到信任危机的过山车,2010-2012年中概股已处于低谷期,无论是国内企业赴美IPO的热情还是已上市公司的估值,都在严重缩水。相时而动,陶晔决定回国,带着她对中美两地资本市场足够广角和深刻的理解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
“回国第一站并不是汉富,我其实是2016年12月才正式加入汉富资本。”陶晔说。然而和汉富资本结缘却非匆匆,早在美国时期,陶晔就已经结识了汉富控股董事长韩学渊、总裁郭露。当时汉富资本布局有中概股赴美FA业务,各类优质机构在优质项目上的会师自然是极为常见。
陶晔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和资源积累,成为汉富资本拓展海外业务的有力助推。汉富资本募集资金来源中,高净值个人投资者占了很大比重。“近年来高净值人群对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是扩大的,但业务需要根据政策环境变化而调整,由于国内政策对进出境资金有限制,我暂时没有花精力在这块业务上,工作重点还是私募股权投资。”陶晔表示。然而中国资本出海不会停顿,随着对海外政策、市尝资本环境做更足够的功课,汉富资本也会加大“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