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古色古香的艺术馆里,一个母亲正带着不到三岁的儿子观赏艺术品。
妈妈:“儿子,你看,这是《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
儿子:“妈妈,我要喝水。”
妈妈:“儿子,你看,这个梅瓶上的故事是孟浩然踏雪寻梅……”
儿子:“妈妈,给我买一个呗。”
妈妈:“儿子,你看,这个作品,飞流直下三千尺……”
儿子:“妈妈,别说了,我要小便去。”
一次完美设计的艺术熏陶之旅,搞砸了。
这说明,现在中国的家长开始“转变”教育方式了,知道坐在家里搞说教,效果微乎其微,于是开始把体验经济的先进成果应用到教育当中了,也非常注重走出教室,走出课本,走向自然,深刻体验了。
变了吗?不一定。学了吗?不好说。
十一就快到了,可以预见的是,今年暑假期间一个爆点新闻又会热锅炒冷饭,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那就是:带着孩子参观清华、北大,去悠久的学府感受一下人文的气息,这一定是高大上的教育形式,说不定转眼之间就可以学渣变学霸了呢!
瞻仰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梁启超、梁思成、梅贻琦等这些大师级人物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沾染一下学术气息,这无疑是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情。
但问题是,可爱的家长们做了基本的准备工作嘛?带孩子去的家长,有几个知道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大学教育的深刻影响?有谁知道陈独秀进北大的曲折?有谁知道梁思成建立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台前幕后?到北大,能否在《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墓前做些深度思考?
这些问题,好像对大部分家长都是数理化考卷上的压轴题一样,破解不了。那去清华、北大干什么?“我们没有任何功利性哦,就是让孩子接受熏陶。”有的家长振振有辞。
博雅塔、未名湖、水木清华,固然可观,但如果不是因为出身名门,也未必如何出众,清华荷园如果不是因为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也未必显现出独到之美,就是说,不挖掘清华、北大景点背后的故事,单纯的熏陶,可能熏陶不出来啥!
不仅如此,今年想进清华、北大参观可太费劲了:
有一类家长不差钱,和黄牛党交易,购买“状元陪同参观游览清华北大”的业务,每小时200元,先不说这是不是真的状元,沾染了如此浓重铜臭味,是被钱“熏陶”了,而不是被人文“熏陶”了吧?
有一类家长出发之前翻了翻《三十六计》,脑洞大开,于是乎,瞒天过海、李代桃僵等计策层出不穷,“办假证”“骗保安”“钻快递车”所有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让人发现了丢人现眼,就是“成功”了,不也就是让孩子感受一下“投机取巧的魅力”吗?相对于那些早上三四点就来排队,需要在烈日之下苦等几小时的人来说,孩子就会深刻感受到,破坏规则才是“成功的捷径”。这样的“熏陶”真的好吗?
有人批评北大、清华管理不够人性化,这是个问题,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做了限制,降低了参观者的体验;不做限制,以校门口满地垃圾来推算,参观者确实完全有能力把北大、清华变成“具有人文地标性质的农贸市场”。
有网友评论说:
就这样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又如何?垃圾遍地,文凭提高不了全民素质;
很多家长都觉得让孩子北大清华看看,目标就明确了;
应该让每个人进校园之前,大声朗读一遍“公民道德协议”;
走马观花地观看一些表面东西,没有深入思考大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只不过就是叶公好龙;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长最大的教育示范作用,就是带头遵守公众道德,不破坏公共卫生,如果这样,才是膜拜斯文之心。
在一次教育理念分享会上,大脑智库创始人刘冬梅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教育目标,85后父母愿意带孩子去博物馆、艺术馆,与老一辈父母带孩子去清华、北大都是一样,核心没变,只是方式方法有变化,其实都对孩子并不了解,有时只是父母的自嗨,是一种自我感动式教育,无形当中给孩子巨大的压力,有时,让孩子在泥坑当中自由玩耍,才可能是他们的美好童年,并留下一辈子的回忆。”
“老师,孩子看球赛入迷,我说他也不听,麻烦你费心管管他”“老师,孩子非要带手机到学校,你注意看着别让他玩游戏” “老师,孩子让我惯得不像话,上课也坐不住,你多提问提问他,让他收收心”“老师,孩子在家不学习,反正我也管不了他,我把他送到补习班去了”…… 如果家长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就是在推卸父母该负的责任,把教育之责放在社会和外部环境上了。
想让孩子有理想、有目标,这没有问题,但不是靠游览名校就能解决的,如果只是满足于让孩子走马观花看清华、北大,而家长没有带着一种敬畏之心,没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态,游览名校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有责任心的家长带领孩子进行情感体验、角色换位体验、行为体验、励志体验、劳动体验、探险体验、情感体验、多元体验,都需要达到“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让孩子建立真正的理想。
大脑智库在进行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真正履行教育职责的父母,一定是那种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并且协助孩子找到优势和兴趣所在的父母。其实,不论是进北大接受熏陶,还是去艺术馆观摩,不论是几岁开始就学习编程,还是早早就要接受严苛的奥数教育,不论是所有文艺项目尝试个遍,还是在不同的补习班之间穿梭,其实,都是源于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路。父母产生这种思维,可以理解,但是不可取,每个孩子的起跑线能一样吗?更加要命的是,起跑线不断提前,从高中提到初中,从初中提到小学,从小学提到幼儿园,从幼儿园提到胎教。如果忽略儿童成长的规律性和阶段性特征,在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硬把姚明当刘翔培养,极可能是事半功倍。
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能祈求一朝成功,在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最有机动性,最容易产生深刻影响,现在家长重视教育,其实是一件幸运的事,重视教育,国家、家庭和个人才有真正的未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起跑线,但是要找准,不能盲目攀比,要了解孩子真正的优势和劣势,如果家庭教育都做好了,中国的教育才有真正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