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过剩时代,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这是长期困扰企业的一个命题。
最近王利芬把这个问题直接拎出来,制作了新版《赢在中国》,力图把控过剩时代的脉络,对过剩时代的企业经营策略做出了探索。虽然这种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为解决当下中国传统企业发展和转型开了一个好头。
10月11日,王利芬就新版《赢在中国》组织了看片会,全新版本的赢在中国惊艳亮相,在300:1的素材中,王利芬率领团队精心打造三集商业纪录片,以王利芬深度采访企业创始人、高管为主要形式,以企业竞争战略制胜的故事为主线,剖析他们转型成功背后的逻辑,为企业家、创业者提供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法。
在看完样片之后,创头条撰稿人不禁开始思考:过剩时代,企业应该怎样转变思维方式?
1、过剩时代来临
王利芬,优米网创始人、总裁,创办迄今为止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节目《赢在中国》。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在央视播出,在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这是在当时,在关于创新创业最好商业实战训练课程。2009年,创办北京优视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赢在中国》开启了创业类真人秀的先河。此后几年及近几年在双创浪潮中,《创业英雄汇》《寻找独角兽》《我为创业狂》《创赢未来》《天使爱上谁》《我为创业狂》等诸多创业节目相继亮相,可以说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赢在中国》的影响。
在中国“双创”概念还没有出现之前,王利芬就和《赢在中国》一起,对中国的创业进行普及。时至今日,双创已经如火如荼,王利芬已经在思考下一步——过剩时代,传统产业该怎么突围。
王利芬注意到:近几年,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强劲冲击下,传统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无休止的价格大战,大面积的倒闭关停,不断出现的跑路失联,让人触目惊心。在这些恶性结果的背后,是同质化竞争的红海,是耗尽企业现金流的血海。
在创头条撰稿人看来,不仅是产品数量过剩,产品的质量也已经过剩了——被竞争淘汰的手机、淘汰的其他产品,本身质量都很过硬,但是就是因为种种因素而被击溃,积压的产品并非不合格,甚至并非不优秀,只是因为某些细节的原因,就导致惨烈竞争后问题频发。虽然赢家可能把产品做得很好,但输家可能没做错任何事,甚至还可能做得比别人还要好,却死掉了。
那么,在过剩时代,企业到底该怎么做呢?
没有现成的答案。无论是政府还是学院还是企业家自身,都在摸索之中。如同任正非所讲的,我们正在进入“无人区”,未来怎么样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已经进入“无人区”,而且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走出这样的“无人区”。
王利芬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
这并不是很容易的选择:没有必然的答案,也看不清楚未来的方向,探路者付出的成本显然非常高,而且这种探索很可能费力不讨好。作为一个创业机构,王利芬有必要花这么大力气去做这样一组报道吗?
但王利芬还是毅然决然的去做了。不仅做,而且还要按照顶级的标准去做。在三集纪录片里,王利芬和她的团队每一个案例都在现场沉浸式体验很多天,从6、7百小时的素材里,剪辑出40-50分钟的精华出来。从现场呈现的效果来看,有一种视觉版的“激荡三十年”的大片即视感。在叙事上,《赢在中国》不仅讲了企业面临的困境和突围方式,而且还直面过剩时代企业竞争的难题,直击企业找方向过程中的难点、痛点、转折点。
2、从“一招鲜”到“全面战争”
经济过剩时代,企业如何取胜有两种,一种是零和博弈,你死我活的竞争,这时企业的做法有向下的价格战,也有向上的增值和体验制胜;另一种是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扩大市场的规划,让更多人通过市场受益。
现实世界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优化,但是优化的方式各不相同。最终呈现的结果也不相同。我很高兴的看到,有一些创业者能够根据问题去溯源,最终找出符合市场的逻辑,建立全新的解决方案。我更高兴的看到《赢在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去做这件事。
此前《赢在中国》竞赛属性强一些,在赛事中体现商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现在围绕时代大主题“传统企业转型”,寻找创新的逻辑和基因。这里边不变的,是企业家在精神传承、创业精神启蒙的重大社会贡献。
《赢在中国》还邀请了君智咨询董事长谢伟山。谢伟山是竞争战略第一人、君智咨询董事长、《北京大学战略定位课程》主讲师,成功打造六大案例:雅迪电动车、飞贷金融科技、香飘飘奶茶、简一大理石瓷砖、分众传媒、飞鹤奶粉,带领企业从价格战泥潭中起死回生。
王利芬告诉创头条,在众多的传统企业中,《赢在中国》精心挑选了不同领域的3家传统企业,分别是飞贷金融、简一大理石瓷砖和飞鹤奶粉。
在看片会现场,我们看到了新版《赢在中国》第一集——唐侠如何率领飞贷金融突围的故事。
2009年唐侠在深圳成立中兴微贷公司,经过三年的发展企业从深圳迅速扩展到全国,开设39个网点员工近3000人。然而从2013年开始,以互联网金融名义出现的P2P们和近万家各种小额贷公司,让飞贷陷入了与这些公司的肉搏血战中。
传统信贷行业陷入竞争红海。如何赢得竞争?飞贷金融面临巨大挑战。
2014年,飞贷公司重新定位,在解决了IT技术集成、核算技术、风险控制三个致命难点之后,全球首创了随时随地、随借随还、三分钟四步骤借款APP。不到两年,超越3000同行,业务增长76倍,直逼小贷行业市场份额第一阵营,2017年初月度净利最高超过一亿元。
在这一集中,《赢在中国》不仅真实记录了唐侠和团队的激烈争执和精益求精,王利芬还把唐侠的核心战略逼问出来,其精彩程度,堪比中国当代商战大片。
另据了解,第二集讲述了简一大理石瓷砖如何在行业巨头屡次抄袭、低价围剿的过程中,面对价格血战,奇袭高端市常在竞争战略护航下,通过三大战役,成功突破围剿,出口62国,高端用户突破百万,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打了一场漂亮的进攻战。
而第三集则讲述了有着55年历史的飞鹤奶粉,在2015年外资品牌强势入侵、销售增长减速的时候,引入竞争策略,确立了以“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战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飞鹤奶粉销售逆势增长,2016年,飞鹤从国产第四品牌跃居国产第一,2017年,高端增长200%!
他们到底怎么做到的?这是偶然还是必然?这种策略是短期的还是可持续的?在观影过程中,笔者感受到,过去创业只要“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但是现在这已经不灵了。目前,商战已经进入到了“全面战争”时代,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创业者,都必须要综合素质过硬,而且还要有正确的竞争策略和长期战略,才有可能赢!
总体来看,《赢在中国》这三集系列片,带给人们深入思考的同时,也尝试提出自己的解答,对每一个应对突围的人来说,都能找到共鸣和启发。
3、《赢在中国》也是王利芬的自我顿悟
从央视到创业者,从华丽好看的创业竞赛到探讨过剩时代的企业转型,王利芬自身的经历也一定让她有诸多感悟。这期《赢在中国》不仅是几位创业者的心路历程和血泪教训,也一定包含着王利芬和她的优米的创业历程。
王利芬是带着光环出来创业的。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记者、编导做起,王利芬做到了《对话》制片人、主持人;又成为《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第一时间》《经济半小时》总制片人;随后成为《赢在中国》《我们》总制片人、主持人,和马云、柳传志等大咖面对面探讨创业之路。
在这样光鲜的背景下,王利芬敢于辞职创业,无疑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而且这也对王利芬和优米形成了巨大的期待:你这么懂创业,你的创业一定应该是成功的。
优米并没有做错什么。现在的知识付费的风口,优米很早就已经置身其中了。而且依托于王利芬的资源,很早就展开了诸如“拍卖史玉柱时间”、多种在线课程等多个付费产品。但是受PC互联网限制,以及知识付费的时机还没真正来临,优米并没有取得人们想象中的辉煌。
在长时间的蛰伏过程中,我相信王利芬也在深入思考和探讨,到底问题在哪里,到底该怎么样才能撬动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
10月12日,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在“千人计划”创业大赛做主题演讲时表示,创业企业在拿到A轮的半年时间,“如果你做的是消费互联网,半年以内起不来,那可能就起不来了”。
一方面企业处境艰难,一方面市场瞬息万变,优米决定从“如何应对过剩时代”这个问题作为切入口,狠狠的打下去,做成一个更精准的大的IP,从这个商业上人人都关注的点出发,试图解决好这个在可见的时间范围内,会一直困扰传统企业和创业者的核心问题:如何突围?!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赢在中国》将不仅会为广大创业者做出有效的指引,而且也会为自己的知识付费之路撕开一个缺口,找到巨大的机会。
王利芬的这一尝试不仅是在“渡人”,而且也是在“自渡”。做得好就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当然,这样艰辛浩大的工程,即便是对于王利芬这样的资深媒体人而言,也殊非易事。因为这样前沿的问题,如同漫长的隧道期,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努力,绝非一时一刻就能完成的使命。
对此,我很高兴的看到,在大家都在打造概念知识、快知识的时候,《赢在中国》扎根到核心问题里面进去,以700:1的成品率,花了大量的精力去探索和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这为问题的解决开了一个好头,更多精彩的话题我想还在后面。而随着问题的解决,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也将会从中受益,得到更多的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当然,短短三集《赢在中国》仅仅是一个开始,相信在这之后,王利芬会持续深耕,拿出一系列的思考和解答。如果你也正在为过剩时代,企业的生存之道而困惑,或许你应该过来看一下《赢在中国》对此的思索,是否会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