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的酱卤熟食市场迎来一场“资本之春”,来势汹汹的“鸭脖大军”长期霸占财经版,疯狂扩张的背后是更多产业短板被暴露,惹人无限反思。
当“鸭脖大军”逐渐偃旗息鼓,一只看似格格不入的卤鹅浮现江湖。2015年11月,七只鹅首家门店于南京三牌楼开业,首日销售额即破三万,造就轰动南京城的“吃鹅风潮”。此后,七只鹅不仅在南京地区迅速扩张至十余家门店,通过城市合伙人计划顺利登陆扬州、无锡、苏州市场,还吸引到86版西游记主创演员马德华、王伯昭两位明星股东加入,为品牌发展添柴加火。
虽是初出茅庐,但是七只鹅显然对自身品牌及市场价值充满自信,传言已被多家风投瞄准,估值近亿元,实为近年来酱卤行业的一匹“黑马”。
品类为王:消费升级大潮,七只鹅横空出世
不知从何时起,以“鸡、鸭”为主的酱卤熟食产品占领了大部分中国家庭的餐桌。鹅肉,似乎处于一个边缘地带,仅在个别地区保留日常吃鹅的习惯,因此七只鹅面临的第一个选择,就是选择做“鹅”。
事实上,从膳食健康的角度,鹅肉远超其他禽类,不仅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民间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本草纲目》记载:鹅肉“甘平无毒,利五脏,解五脏毒,止消渴,补气之功效”。鹅肉还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三大健康肉食之首,联合国粮农组织更把鹅肉列为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
不难看出,鹅肉必将随着社会消费的升级,逐渐被大众青睐,重回主流。从品类的分化趋势来看,特色餐饮以“菜品”为标准进行分化,酱卤熟食归属餐饮大类,鸡类、鸭类都已经成功分化,并形成各自品类的领导品牌,鹅类将成为下一个分化的趋势品类。全国亦不乏鹅的重度消费区域,比如扬州盐水鹅、广州烧鹅,这些区域市场的存在,从某些程度上反而说明了鹅肉的全国普适性。
两年来,七只鹅的快速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不乏跟随模仿者出现,市场关注的焦点亦不再锁定“鸭脖”,鹅肉消费正在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虽然目前七只鹅门店的体量比之行业巨鳄尚有霄壤之别,但在品类的选择、市场空间的预判与把握上,已经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鲜卤致胜:一天七次出锅,传承国酒卤鹅范
来到七只鹅门店,一眼望去是湛蓝的瓷砖,镶嵌着明艳的红线,门头上硕大的“七只鹅”造型也颇具美式风格。就是这样一个“时髦”的品牌,却带给人一种难得的厚重感,与市面上所有酱卤品牌都不同的稳妥、大气。
除了惹人注目的外表,从店内不时飘出的阵阵卤鹅香,才是对过往路人最大的“杀器”,让许多“吃货”禁不住诱惑来买鹅。原来,七只鹅门店背后另有乾坤,新鲜的卤鹅就在一门之隔的后厨锅中冒着热气,卤香才能源源不断的飘到店外。从今年8月起,七只鹅全面开启鲜卤大店的更新换代,近期开业的南京汉中门店、长乐路店、扬州首店、无锡首店都是按照鲜卤大店的标准进行装修,一天七次出锅,消费者随时买到的都是最新鲜最美味的卤鹅。
不仅是制作方式的升级,在产品原料和配方上,七只鹅也下了极大的功夫进行改进,迎来史无前例的三大升级。首先七只鹅解决了鹅的原料问题,只使用生态基地散养草鹅;第二,解决口味差异化问题,不惜成本以国酒茅台调制27味中草药秘方,形成独特的馥郁酱香;第三是解决门店鲜卤问题,以循环老汤,小锅焖煮,7道工序,7次出锅。
三大升级配合鲜卤大店,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使七只鹅成了为数不多实现“鲜卤现卖”的酱卤熟食连锁企业,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和肯定,在南京、扬州、无锡三地的七只鹅门店,都出现持续不断的市民排队抢购热潮。
创新经营:“内外”兼修,和明星一起做股东
经营管理上,七只鹅选择了一条实用主义、苦练内功的品牌之路。对内,注重标准化运营规范建立,从对顾客的每一句问话、每一个微笑开始,不放过销售的任何微小的流程,全面提升顾客体验,并快速复制到其他门店。对外,进行个店营销,针对每个门店所处的位置、周边人群结构进行特定的营销爆破。
品牌创始人徐建银,以多年的社会积累和个人魅力,为七只鹅拉拢来诸多大牌粉丝,如86版西游记小白龙扮演者王伯昭、猪八戒扮演者马德华,张飞扮演者康凯,以及陈建斌、蒋勤勤夫妇,这些深得观众喜爱的明星成为七只鹅的首批粉丝,王伯昭和马德华还成为七只鹅的明星店长。如此接地气的传播,让七只鹅迅速成为市民心中信赖、放心的卤鹅大品牌。
随着七只鹅城市合伙人计划的大力推进,向江浙沪皖更多城市迈进,和明星一起做股东,掘金千亿酱卤大市场,已经成为一件真正触手可及的事情。
志在未来:引领新时代卤味消费
今天,中国人的餐桌卤味已经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刻,即便是一只小小的卤鹅,也可以做到绿色、健康、高端。从世界角度来看,饮食结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七只鹅有望成为其中一股坚定的力量,提供更符合未来健康饮食标准的鹅肉产品,引领中国卤味消费新时代。
同时,中国酱卤熟食产业也在经历一场革命,从拼规模、拼门店数量,跨进拼产品、拼服务的品牌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