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鉴于中国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形势,朗诗提出了资产轻型化的转型战略。在同一时期甚至之前,很多国内的大开发商都在寻求改变过去“快进快出”的速度模式。SOHO中国改售为租,全力入局共享办公产业;万科着力推进“小股操盘,合作开发”,引进多方资本,号称不再是“地产商”,而是“美好生活场景师”;万达出售多数商业广场,着力于成为商业投资管理服务商。这一个个巨头的改变,无不昭示着,中国地产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每个企业来说都将是新的考验。
朗诗作为一个着眼于“绿色”概念的传统开发商,一直都在各方诸侯的夹缝中生存,体量不算大,市场布局偏区域化。中小型开发商也许靠着产品的好口碑可以杀出一条血路,但令人遗憾的是,自2014年以来,朗诗爆发了一系列因房屋质量问题的大规模业主维权事件,“伪绿色”变成了一个频频被提起的敏感词。
据朗诗公开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集团共实现“朗诗出品”(包括集团委托开发管理项目)的签约销售额约129.53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0.19%;签约建筑面积约59.44万平方米。2017年9月,集团(含合营和联营)共同实现的签约销售额(包括委托开发管理项目)约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4.8%;对应签约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经历三年的转型期,朗诗也同样经历了业主维权、股价震荡、销售业绩下滑的多事之秋。虽然面临如此的困难局面,朗诗对外的态度表面上依然显得很乐观。其董事长田明日前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对于朗诗的销售成长性依然保有预期,7月份还对外透露,朗诗今年会有比较大的增长,希望资本市场不要站在传统房地产的视角看待朗诗。但恰恰在不久后的11月17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披露,张家港市国泰投资有限公司公开挂牌转让其持有的朗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400万股股份,占朗诗发行总股比19.8894%, 挂牌价格为6.6228亿元。我们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资本市场对朗诗转型发展之路新的表态。
翻开朗诗的资本历史,我们发现朗诗绿色地产在股市一直备受冷落。朗诗于2013年通过借壳深圳科技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朗诗绿色地产12月8日的收市价仅为0.75港元/股,总市值也不过29.38亿港元,其静态市盈率为4.91倍,估值水平低于同行。从借壳至今,朗诗绿色地产的股价长期低于1港元/股,最高之时也仅是1.01港元/股。据公开资料显示,朗诗集团占其旗下香港上市公司朗诗绿色地产62%的股份,按照其39.18亿的总发行股本算的话,张家港国泰持有的朗诗集团19.8894%的股份转让的标的价(人民币6.6亿元),折算到朗诗绿色地产的价格约1.6港元/股,溢价已经超过了12月8日当日收盘价的2倍,远远高于二级市场价格。
即便是国内房股疯涨的2017年,朗诗的股价变化也并不突出,跑输内房股大势。这与朗诗绿色地产股权过于集中不无关系。自2001年起,经过一系列增资扩股,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及其管理团队已然成了朗诗集团的第一大股东(田明个人及其控制的南京鼎重累计持有朗诗集团30.239%),且一直保持与其他重要股东的一致行动,强势掌握着朗诗的控制权。
业绩下滑,股市萎靡,重要股东溢价出售股权,这其中的每一个问题对于朗诗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但归根结底还是朗诗的转型战略能否在未来几年通过市场的检验,用真实的数据成果来重新证明自己才是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