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周K线图
官兵/制图
在4万亿投资刺激下,A股在2008年底强劲反弹,上证指数从最低1664.93点一直上涨到2009年8月4日的3478.01点,最大涨幅108.9%。不过,此后沪指再次步入漫漫熊途,不断经历“下跌—反弹—再下跌”的寻底走势。至今上证指数在2000点附近徘徊挣扎,阶段跌幅超过40%,令投资者伤心伤财。
不过,在近5年的熊市中,也涌现出一批特立独行的牛股,如以医药医疗为代表的健康概念股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生活概念股,股价不断向上拓展空间,显示了穿越熊市的英雄本色。而这两大类品种都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
高盈利高成长
数据显示,从3478点以来近5年里(统计时间截至2014年1月14日),在102个申万二级子行业中,互联网和医药板块囊括了涨幅榜的绝大部分品种。其中,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和医药商业同期涨幅分别为188.8%、83.6%、83.1%、80.8%和63.0%,涨幅分别位列第1、第6、第7、第8和第11位;互联网传媒、营销传播、文化传媒、电子制造、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应用涨幅分别为185.3%、174.9%、108.5%、85.2%、75.6%、56.9%,分列第2、第3、第4、第5、第10和第12位。
从基本面看,2009年~2012年期间,这些行业盈利能力强劲而稳定,行业持续快速增长,在国内整体经济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呈现独立景气特征。从盈利能力看,这些行业的销售毛利多保持较高水平,且相当稳定。互联网传媒独领风骚,在2009年~2011年3年里年销售毛利率都均超过50%(运用整体法测算,下同),2012年虽有所下降,但仍高达46.9%;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行业表现得更加稳定,其年销售毛利率每年均保持在40%以上;其他如文化传媒、计算机应用则稳定在30%以上。
强劲的盈利能力带来行业净利润的连年快速增长。具体看,医疗服务2009~2012年净利润年增长率分别高达60.9%、75.6%、41.1%、21.5%;医疗器械分别为43.1%、39.1%、22.2%、8.8%;中药分别为32.1%、27.6%、24.7%、15.7%。互联网传媒4年里净利润年增长率分别为15.2%、42.9%、7.7%、17.0%,营销传播分别为89.5%、18.0%、36.4%、36.1%,文化传媒分别为131.6%、79.0%、13.7%、10.9%。
大趋势大发展
不得不说,市场是有眼光的,看不见的手率先发现了经济发展大趋势,对这些行业在2009年开始就给予了高溢价。如互联网传媒和文化传媒2009年底的市盈率(TTM,整体法)均超过100倍,医疗服务业高达71.5倍,但此后业绩连年增长带动估值逐年下滑,至2012年底,分别下降到50.4倍、25.5倍和40.3倍。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在同期股价大幅上涨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估值的不断下降。
而曾经在2007年大牛市中风光无限的银行、地产、有色、钢铁、煤炭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有色、钢铁、煤炭这类周期股,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宏观背景下业绩大幅波动,仅在2010年由于4万亿投资带来了当年业绩的脉冲式增长,其余年份乏善可陈,如煤炭行业2011年净利润增速较前一年下滑近20个百分点,2012年更是下降8.8%;钢铁行业更是悲催,2009年、2011年、2012年净利润分别下降52.7%、41.2%、144.2%。
相比较而言,银行和房屋建设行业净利润仍保持增长态势,但净利润增速大幅下降,同时面临政策调控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压力。房屋建设净利润增速从2009年的89.6%,逐年下滑至2012年的16.8%,银行业净利润增速从2010年的33.3%下降到2012年的17.3%。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持续的高房价导致普通白领节衣缩食,将未来二三十年的收入贡献为当年的GDP,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明显不可持续。市场忧虑的结果是对这两个行业预期下降,估值逐渐降低。银行业和房屋建设的市盈率分别从2009年的14.7倍和25.7倍,下降到12年的6.03倍和8.08倍。此外,市场流动性减少,也是两大行业不断走弱的重要因素。
与传统行业不同,医药医疗和互联网两大领域,都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前者以人的健康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于自身本体的日益关注;后者则代表了人类对新生活的不断追求,反映了人们对外在物质生活的不断创新和尝试。两大领域均符合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方向,未来注定还有长久且巨大的发展空间。以人为本,或许就是A股市场较长时间内能穿越牛熊市的牛股基因。
(作者单位:天源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