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
手机网财经号
手机网财经号
欢迎您,

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理财|保险|银行|债券|汽车|房产|视频|路演|博客|财经号

2017年财经排行榜评选圆满落幕 2017年财经大V排行榜顺利收官 中金在线官方微信 10大翻倍金股,您看我就送

首页>>行业>>行业综合>>  正文







以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为新型六次产业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佚名   2015-01-27 06:49:37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以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为新型六次产业


  
文眼


  如果你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旅行,你会发现这些国家真正宜人的地方不在“国际大都市”,而在风景如画的乡野。一些山村湖区不仅风光好、环境宜人,而且保留了传统农业、畜牧业,甚至手工业。同样是农村,为啥中外差别那么大呢?因为那些乡村的经济结构不是单一的农业,而是融合了一、二、三次产业的六次产业,是将农业生产、客制生产、人文旅游以及金融服务复合在一起的新型结构。回头看我们中国,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动植物资源,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农村。如果也参考这样的思路,将农业升级为新型六次产业,那真是不可想象。

  ——亚夫

  按照国民经济产业划分的一般方法,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份额已经下降到10%以下。未来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份额还会不断下降。按照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份额下降到1%都是有可能的。如果哪一天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份额微乎其微时,我们能否说农业可有可无了,可以将农业“消灭”?

  常识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吃饭,就要有人从事农业生产。尽管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越来越少,但社会需要的农产品种类越来越繁多,质量越来越高,有的农产品消费数量减少了,但替代的农产品消费数量则增加了。可以说农业尽管是最古老的传统产业,但是永远也不会消失,只是发展路径改变了。

  我们不否认按照生产领域测算的农业生物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确实越来越小,但今天的农业与过去的农业已经完全不同了,迫切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未来农业了,把农业由第一产业升级为由一次产业加二次产业加三次产业的六次产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农业,更好地发挥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担负的使命,才能更好地把握农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李国祥

  农业发展融合一二三次产业已现端倪

  如果要问现在我们日常的饮食,有多少来源于农民直接生产的初级农产品?每个人的回答可能不同。尽管如此,不争的事实是,当今社会我们可以购买初级农产品回家做饭或者直接食用,也可以到商场购买加工食品食用,还可以到餐馆或者单位食堂用餐,对应地,我们直接消费的分别是第一产业的农产品,第二产业的加工产品,第三产业提供的食物。总之,我们日常饮食的选择越来越多,而且收入水平越高,不同饮食消费支出与我们收入水平相比的约束越小。

  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消费者,可能很少甚至没有直接到市场上购买由农民生产的原料农产品回家做饭或者直接食用,而是在外用餐,或者购买经过加工的食品和饮料来消费。笔者经常听说一些年轻人从不在农贸市场上购买原料农产品回家做饭,厨房橱柜长期闲置,仅仅是一个摆设。

  从消费者来说,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我们不仅在饮食上的花费所占收入比重越来越小,而且饮食消费支出中属于农民所得的部分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小。我们在餐馆中花上几十元或者几百元吃一顿饭,属于农民所得的原料农产品价值可能只有几元或者几十元,所占比重甚至1%不到,发生在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所占份额很小,绝大部分增加值发生在第二、三产业,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可能有人会说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多农民消费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有很多的居民在农贸市场上直接购买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回家消费,这种情况下消费的食物增加值不是主要发生在第一产业吗?确实如此,现在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消费的饮食价值主要发生在第一产业。

  但是,从我国城镇化加快推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长远来看,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来看,从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规律来看,人们消费的饮食增加值只会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产业而不是第一产业,这是不可逆转的。发达国家居民在外用餐所占食品消费支出份额甚至超过一半。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所占消费支出份额已经超过20%,未来这一比重还会不断地提高。如果继续按照老观念来认识农业,那么更多的价值就会难以被发现,对农业的未来发展更是极其不利。

  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除了给我们提供农产品外,还有典型的生态功能和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农业可以将可能成为污染的动物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循环,改善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农业,经过长期发展和演变,往往都代表着一个典型的文化,极其珍贵。

  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民族文化传承功能,按照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往往是无法估价的,很难得到反映。但是,经济越发展,越市场化和国际化,农业的生态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越重要。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不仅期待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有文化,而且也越来越重视清爽空气、干净水源和美化环境的价值。

  一些地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迅猛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这些地方的农业到底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已经难以区分了。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时候,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看得见绿水、望得见青山和记得住乡愁的期待。人们对新型农业的期待,就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即使从农业提供农产品本身来看,当今世界已经大大拓展了农产品的用途,农业不仅可以生产出我们日常穿衣吃饭所需要的农产品及其原料,而且还可以成为生物能源的原料来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玉米除了很少部分供人们直接食用外,更多的是用作饲料和燃料乙醇的原料,以及用来食用糖等的原料。

  我国玉米已经成为最大的粮食作物,除主要用作饲料外,用途也是越来越广泛,直接食用、食用酒精和燃料乙醇、加工淀粉和食糖等都可能用上玉米。未来农业和第二产业的融合机会越来越多。加工用农产品需求会驱动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发展。

  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出路

  当前我国把农业升级为新型的六次产业,既是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农业多功能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国农业有效抵御国外强大竞争力农业冲击的迫切需要。

  我国农产品供应充足,生产不断增产,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库存水平居高不下,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经形成,多数地方的居民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农产品,冬天可以吃到夏天的农产品,外地的、外国的农产品价格甚至更便宜,总体上说农产品种类及其数量已经不再是我国各地居民食物消费的约束了。

  但是,人们对每日三餐食物的卫生安全和营养状况放心吗?尽管目前农产品市场秩序有点乱,对我国食品安全的妖魔化问题十分突出,但是,农产品及其食品质量安全的恶化事件时有发生,政府主管部门发布的农产品及其食品安全抽查监测数据表明仍有一定的不达标情形,这些都是不可争辩的。

  如何让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更加放心?如果不把与人们吃饭直接相关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割裂的格局打破,农业仅仅局限于第一产业,只追求省时省力节本高产的增加值增长,属于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只顾收购廉价原料农产品靠添加剂迎合消费者,属于第三产业的农产品和食品经营者仅仅靠色香味和低价格等表面特质吸引消费者,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状况更有决定意义的有害物质残留及其含量就没有人关心,负起责任。这样,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保障的难题是无法根本解决的。

  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将农业的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的产业环节不断细化。目前农业食品产业各个环节的经营主体是相互独立的,他们之间往往只通过市场交易关联,其中只有价格机制调节他们各自的行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消费者更加关心的营养、质量、安全等内在的农产品及其食品的特征往往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察觉,信息不对称使得这些内在特征无法在市场交易中实现价值,导致农业及其食品产业经营主体往往忽视消费者最关心、最需要的饮食价值。

  如果农业没有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假定一个农民只施用农家肥而不施用化肥、农药来生产农产品,他所生产的农产品营养、质量和安全都比施化肥、农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更有价值,但是,这个农民只能等待商人来收购,或者到收购市场销售,结果可能是只施用农家肥的农产品与只施用化肥等的农产品等同看待,一样的销售价格,这样只施用农家肥的农产品价值则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甚至出现更加糟糕的情形。

  农民只施用农家肥生产农产品,不仅品质更佳,安全更有保障,而且保护了土地资源,促进了生态循环,如果在市场中只能卖到与其他农产品同样的价格,这个农民可能因只施用农家肥出现减产,结果经济上损失更大,这种事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理性人是都不愿意做的。

  所谓六次产业是指用产业融合的方法将农业由一次产业升级为由一次产业加二次产业加三次产业的六次产业。把农业由第一产业升级为六次产业,本质就是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消费者吃得喝得更放心、更开心,这为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了可能。在把农业仅仅作为第一产业的社会中,农业的生态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中可能无法实现,而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农业的社会生态效益就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实现。

  我们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一个合作社创立了农家乐,按有机农产品要求选择生态环境优美的场所来生产农产品,按标准化严格控制肥料等投入来生产农产品,田间地头向游客展示,具有广泛的生态社会效益,结果是游客多,餐饮火爆,让游客亲手采摘从而切身体验到农业劳动的快乐,心情愉悦,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之所以能够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主要是农业价值及其附加值往往在市场经济中无法在第一产业实现而需要在第二、三产业实现。只有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二、三产业实现的高附加值让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分配,我国农业的多功能目标才能更好地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机制的弊端才能有效克服。

  当前,我国很多农产品供给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造成进口规模不断扩大而国内生产的农产品市场出清出库困难,属于第二产业的加工企业一旦收购国内生产的农产品,必然遭受亏损而面临倒闭的尴尬境地,“稻强米弱、麦强面弱”的困境不能单纯地归因于我国托市收购政策。如果说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是我国国内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的“天花板”,那么我国农民生产农产品成本则就是国内农产品收购价格下降的“地板”。

  我国除了少数已经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润丰厚外,绝大多数农民靠生产农产品来赚钱的都很不容易,收入有限,时常遭受农产品卖难,种田不如外出打工。从农民生产农产品作为收入来源看,我国农产品价格并不高。由于搞农业生产赚钱少,赚钱难,所以我国各地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在家种田已经成为极为普遍的现象。未来谁会种田?我国的农业未来希望在哪里?农业转型升级,把农业发展成为新型的六次产业,已经刻不容缓。

  只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分配到高附加值,只有农业多功能的价值在市场经济中得到了实现,并加以政府适当的支持,农业才会成为一个有合理利润的产业,农业才可能成为一个体面的产业,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才能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才能缩小,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能培育出来,我国农业才能走出困境。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农业对外开放,农业国际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在开放的面向国际竞争的条件下,我国农业资源禀赋不足,农业比较劣势是客观的。只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各个环节形成紧密关联,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形成。否则,面临国际市场搞同质竞争我国农业只会越来越萎缩,农业危机就难以避免。

  我国未来除了主粮等供给在数量上保障要依靠国内生产外,对于其他多数农产品的数量上供给保障,我们可以通过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适度进口来寻求路径,而外农产品无法替代的多种价值则要通过国内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借助订单农业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手段,通过新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和餐饮业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开发,把品质、安全、生态、文化等价值突现出来并形成品牌,让消费者只认同国内农业生产的价值,从而培育出新型的六次产业,为我国农业寻找到一条新的出路。

  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

  把农业升级为新型的六次产业,是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有益探索。如何才能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呢?是靠政府,还是靠生产经营主体?是靠农民,还是靠龙头企业?从农业自身特点来看,从我国的农业发展实践来看,从我国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应发挥的功能来看,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既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又要相关生产经营主体的努力,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打破农业及其相关联产业各环节相互分割的传统格局,根据经济社会生态需要把农业产业链延长,经济组织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是一体化,二是产业化。

  一体化,就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或者某类农产品生产及其相关联产业由一个大型企业,或者一个大型集团完全控制,独立地决定农业资源配置、组织生产、销售农产品及其衍生品,在企业内部或者集团内部自主分配各环节的利益。

  而产业化则包容了某种或某类农产品及其相关联产业的多种利益主体,各个主体之间按照市场机制实现紧密有机连结。我国对农业产业化并不陌生。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产业化主要组织形式是“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随着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主要组织形式已经演变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

  一体化虽然能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能够实现高附加值和农业的多功能,有助于克服自发市场调节的弊端,能够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但是,一体化是排斥农户的,这与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普遍以家庭为单位的基本规律不符。农业及其相关联产业按照一体化方式组织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弊端十分明显,风险过高。一体化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农产业的重要组织方式之一,是市场竞争和企业兼并重组的重要结果之一,但往往不适用农业及其相关联产业。

  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按照产业化组织农业及其相关联产业,涉及多个利益主体,虽然难度很大,实质进程缓慢,影响因素复杂多重,但是与我国现行农村政策、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相容,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利益,有助于农业及其相关联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农业产业化组织方式的核心就是以某个或者某类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为主线,通过增值分享和风险共担等机制,既尊重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者的市场主体地位,又能将越来越细化的多个环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分工合作的有机体,与之相对应的必须形成基地,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基地。

  通过产业化组织方式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最大特点是不否定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以动植物为主要对象而付出的农业劳动,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大,劳动成果与个人付出努力往往是不对称的,无法按工厂化组织农业生产,只有家庭是最适合的农业生产组织。显然,我们在不否定农户家庭是农业生产中的普遍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也需要通过土地流转,培育农业生产经营新型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发挥更大作用。农户家庭从事农业生产,不一定要内化农业生产全过程,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完成,如外包农机作业、测土配方施肥。

  通过产业化组织方式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需要农户家庭必要时能够采取统一行动,完成这一使命的最合适组织是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应能够最真实反映所有入社农户的意志,代表全体入社农户的利益,对入社农户的生产经营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通过产业化组织方式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关键力量是有管理能力和全产业链和价值链控制力的龙头企业。多数情况下,农业龙头企业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或者很少从事农业生产,而主要为农户家庭生产提供产前产后服务,发展第二、三产业,并以合作社为中介,采取合同或者订单方式,将一、二、三产业有机地融合起来,开拓市场,按消费导向影响或者组织农业生产,实现更多附加值,降低各类风险,并让农户家庭参与分享,形成各类市场主体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格局。

  通过产业化组织方式把农业升级为六次产业,可以把农户家庭基础地位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农产品质量及其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等社会目标内化为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目标,理应得到政策的支持。为此,政府要通过财政支农、税收减免、金融支农、价格支持等手段引导和激励农业及其相关联产业的各类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cnfol001下载中金财经客户端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名博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推荐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注册 登录
博客微社区圈子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天赢居 指南针 波段之子 林荫大道 鸿牛中金客

刘正涛 秦国安 雨农谈股 实战教父 散户20年

操盘飞刀 短线王 先知窝窝 投机少爷 木头玩股

李博文 天津股侠 旗帜先明 牛传千股 狙击牛熊

金鼎 海西一狼 律动天成 江南股神 短线狙击炮

呈点 金智投资 股市猎枪 北京红竹 涨停板老黄

狗蛋 五域论湛 老怪中国 洛阳上官 山东虎子中金

赞助商链接

专家看盘今日荐股收益排行

赞助商链接

分类信息

X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