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期间,老干妈陶碧华可谓是明星委员。一名记者通过努力与老干妈陶华碧进行了短暂交流。记者提到“老干妈在国外的价格是国内的好几倍”。陶华碧称“我是中国人,我不赚中国人的钱”“赚外国人的钱。”那么确实如此吗?
据证券时报网的报道,陶华碧的认知来源于自身经历,她事业顺畅,让她信心十足,但这些观点并不是真知灼见。
对企业管理和发展,“老干妈”陶华碧自有一套,但是这种认识还停留在原始阶段。遗憾的是,陶华碧如此受追捧,显示国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两会期间,有记者提及“老干妈在国外的价格是国内的好几倍”,陶华碧回应,“我不赚中国人的钱,就赚外国人的钱。”
这个回答有几层意思:1、有爱国心;2、她可以控制国内外价格;3、国内市场没利润。
将做企业和爱国或者民族联系起来,其实是标榜和绑架,大可不必提到如此高度,做好企业就行。有个爱国者品牌高举爱国牌,现在知名度越来越低了。
众所周知,产品定价权掌握在市场手中,陶华碧无法主导,就像可口可乐也无法擅自改动可乐售价一样,陶华碧也无法给国内产品定低价,给国外定一个高价,这一切都是市场行为。
至于“不赚中国人的钱”这种说法也不成立,老干妈现在是个大品牌,公司规模也不小,每年上缴数亿元税金,没利润怎么走到今天?
另外细细想来,老干妈在海外还是卖给华人,说起来赚的还是华裔的钱。
这句话就像街头小贩和顾客讨价还价,潜意思是利润空间不大,是个有良心的商家。但假若让柳传志说联想电脑不赚顾客的钱,他一定说不出口。现代企业家喜欢利润并无须讳言,利润空间不大那是产品没做好,是不光彩的事情。
陶华碧关于不上市这一条特别为世人津津乐道。陶华碧称,“我坚决不上市,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
尽管有些公司的确是为圈钱,但上市更重要的作用是规范治理、融资并购,将产业做大做强等。美国高科技巨头都是上市公司,中国优秀企业也基本上市。
至于陶华碧所说别人将钱吸走,她来还债这个说法很难理解,似乎是说PE占了便宜,最后留下一地鸡毛。其实,PE并不是只摘果子,PE也帮助很多企业成长壮大。
华为是另一个被拿来抨击资本市场的案例,任正非认为一旦上市股东们就会套现走人,没办法同舟共济。
从既有案例上看,的确有这种现象,比如有的公司高管宁可辞职也要及时套现,阿里巴巴和谷歌上市之后都出现员工离职潮。一部分是觉得工作太苦想休息一下,一部分是想创业。但并不会阻止公司继续发展,这不过是公司和员工互相成全的案例。
从大的方面讲,股权上市交易实在是个创举,股权上市就增加了整个社会财富,假若股份不能流通,无法交易,那就只是纸面财富。
陶华碧另一个知名的观点是,“我从不欠别人一分钱,别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钱”。
不借贷当然没压力,但这并不值得学习和倡导。经济运行的核心是金融业,金融业起到资源配置作用,将社会闲余资金积累起来,投向能赚钱的行业。借贷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可以让资金更有效率。
国家发行国债投资于建设,这就是花未来的钱,对拉动经济增长有好处。相信老干妈也得益于中国经济借债式发展。
不借贷只能靠自身积累,速度比较慢,也容易错失机会。
老干妈语录中有这么一句:“千万千万不要入股、控股、上市、贷款,这四样要保证,保证子子孙孙做下去。”谁都想做百年老店,但是这四样并不是成功秘诀,做家族企业当然可以不上市,但是子孙是否有经营能力和兴趣,是没有人能打包票的,国外很多家族企业正是在上市之后才做大做强。
陶华碧的认知来源于自身经历,她事业顺畅,让她信心十足,但这些观点并不是真知灼见,她的成功主要还是产品质量过硬和决绝的打假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