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
手机网财经号
手机网财经号
欢迎您,

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理财|保险|银行|债券|汽车|房产|视频|路演|博客|财经号

2017年财经排行榜评选圆满落幕 2017年财经大V排行榜顺利收官 中金在线官方微信 10大翻倍金股,您看我就送

首页>>行业>>行业综合>>  正文







华晨除去合资品牌两手空空 产品体系被指混乱

来源:商界评论    作者:佚名   2015-05-08 11:42:47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十多年前,研发自主品牌,华晨依赖外力;十多年后,研发新品牌新车型,华晨仍然如此。除去合资品牌,华晨会发现自己两手空空。它把握趋势总是要慢一拍,它寻找突破路径总是要落后同行一个周期,在泥淖中缓慢踏步,在依赖中宣告自主,最近十年,是华晨失去的十年。

  逆势上扬、扬眉吐气,无论华晨如何宣传自己的销售,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华晨宝马是整个华晨的利润奶牛,而旗下的中华和金杯两个自主品牌正在边缘化,十多年来依然孱弱。

  2014 年,华晨全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507亿元。这其中华晨宝马的贡献远远超过千亿元。中华销量仅为14.12万辆,与2013年同比下降33.87%。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为0.72%,排名在35位。

  作为当代最早的自主品牌之一,中华品牌成立至今已有13年,却变得像是个“鸡肋”。它有先发的“高端品牌”优势,也有宝马的光环加持,却始终都没有一款真正的高端车型,品牌也没有“高端”上去。

  而对合资企业华晨宝马,华晨的话语权越来越弱,所享受的技术溢出也非常少。合资11年,直到2014年才有实质性的技术扶贫。华晨今天的尴尬,源自于对市场反应迟钝,也源自于独立能力缺失。现在,华晨又启动了一次从高端破局的谋划,但在内外交困下,它的前方有曙光亦有痛苦。

  战略:从高端入手

  “2018年,华晨汽车将进入世界500强。”执掌华晨将满十年,祁玉民对华晨的未来继续憧憬,也在对自己的未来继续施压。到2019年,这位华晨的董事长兼总裁就60岁了,也到了退休的年龄。

  3月27日,抢在上海车展前,高端品牌“华颂”的首款车型商务车“华颂7”宣告上市,以23.77万元的起始价开卖。发布会上祁玉民讲了华晨未来5年的计划: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打造高端品牌;掌握核心技术,制造安全、环保、互联互动的汽车产品。而华颂7正是华晨冲击世界500强的第一级台阶。

  “华颂7会改变中国MPV市场的格局。”祁玉民向记者表示,它就像当年的中华骏捷一样,一上市就改变了自主品牌没有高端轿车的格局。中华骏捷曾是寄托了自主品牌崛起理想的一款车,它身上凝聚了整个华晨自主品牌业务的起起落落。

  骏捷的故事要从一个风雪之夜讲起。

  2005年12月28日晚,风雪交加。大连副市长祁玉民接到省委通知,第二天赶到沈阳报到。一到沈阳,他立即被派往华晨挑担。当时的天气正是华晨经营局面的真实写照。2002年至2005年四年间,整个华晨累计亏损了28亿元。

  2002年辽宁省政府接管华晨。8月份,华晨发布自主品牌中华汽车以平息乱局,尝试打开新局面。凭借前期的大量市场宣传和投入,当年售出8000多辆,2003年卖出2.5万辆,盈利两千多万元。但从2004年开始,华晨内部开始了频繁的人事变动,导致中华轿车全年销售仅1.09万辆,同比下降了57%。2005年,国产轿车销量同比增长21.7%,中华轿车销量同比下跌了33.9%。

  这四年华晨走马灯似的更换了几任领导人,都无力将华晨拉回曾经的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在刚刚加入WTO[]头四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爆发性增长。可是华晨错过了。它像是被戴上了枷锁,踯躅不前,错过了最好的规模扩张机遇。

  在2006年3月18日,中华新车型骏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告上市,这是祁玉民在华晨的第一场战斗。

  骏捷的配置当时被称作是中级车的标杆,业内预计骏捷的最高售价会在15万元。但是祁玉民说,只卖8.58万元,最高12.88万元。骏捷缔造了“超高品质、超高性价比”的传奇,被称作是“小宝马”。两个月内,骏捷收到3万辆车的订单。上市后,各个经销商那里常是没有现车可提,只能预订,大概3个月才能提车。

  骏捷高品质、高性价比、高起点的产品形象洗刷了消费者对本土汽车的惯性认知。从上市直到2007年,骏捷一直都备受市场追捧。祁玉民一举扭转了中华品牌的颓势,将华晨拉出了泥潭。

  可惜,之后的中华汽车开始走下坡路,八年内持续亏损,只有2012年有了2000万元的盈利。作为当代最早的自主轿车品牌和唯一“中高端自主品牌”的中华汽车,渐渐被其他自主品牌超越。2015年2月份,华晨销量仅为10633辆,包括中华与金杯两个品牌。在国内汽车企业销量排行仅列第29位。相比单个车型就可以月销万辆的自主品牌车企,华晨被抛开了太远。

  乱局中用“高端”概念标新立异,用新品牌打开新局面。中华品牌的上市与华颂的上市何其相似。当前,与其他自主品牌继续冲击轿车市场不同,华晨希望通过在MPV这一尚未成熟的市场率先布局高端车型,形成品牌优势,从而整体提升自主品牌板块的竞争力。规划中,华颂还将推出高端SUV和高端三厢轿车。用祁玉民的话来说,华颂对于华晨就像雷克萨斯之于丰田,华晨要把华颂打造成高端自主品牌。

  华晨骨子里是骄傲的,早期的自主品牌奇瑞或吉利,还有现在的长安,都是从低端车切入市常而中华品牌却从设计之初就具备高姿态,要打造中高端轿车,从高端入手市场,与合资品牌一拼高下。

  10多年过去,中华汽车从舞台中央滑落到边缘地带,彻底失去了问鼎自主汽车第一品牌的机会。它是在中国汽车市场爆发前准备最充分的自主车企,却是早早地失去了和丰田、大众分庭抗礼的机遇,这样的机遇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所有人都在问,中华品牌在短暂的掌声后快速“堕落”,这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原因?

  点评:国内产业环境下,自主品牌依靠产品品质的提升,依靠在价格与市场定位上寻求突破是可取的。华晨将自主品牌高举高打是一个有效的破局策略,但是真要做“高端”品牌,华晨撇不掉自主品牌的低品质认知,更难以挤进外资品牌垄断高端车市常

  产品:缺少支柱车型

  无论是品牌铺垫还是资本实力,华晨的自主品牌起点都很高。华晨是最早上市的自主车企,在1992年就到美国上市了。当前,它拥有4家上市公司。这样一个产业链完备的汽车集团,它的自主品牌为何会走入低谷,持久徘徊,迟迟找不到突破口?

  或许,中华品牌的产品,无法支撑起一个“高端定位”。2007年后的华晨,似乎从来都不知道消费者想要一款什么样的汽车产品。

  华晨自主产品的乱,主要体现在:产品体系乱,市场定位与消费群错位;产品更新落后于市场趋势;车型风格不统一,“山寨”色彩浓重。

  首先,产品体系乱。中华品牌的乘用车系列目前有H330、H530、V5、尊驰、骏捷、酷宝、骏捷FRV、骏捷Wagon等等15款车型。其中,尊驰是最早的车型,不温不火,比重较校骏捷是当中最成功的车型,剩余的其他车型则多是骏捷的“派生品”。骏捷这个名字被滥用了,定位于低端车的骏捷FSV、骏捷FRV、骏捷Cross陆续上市,直接拉低了骏捷的档次,干扰了消费群对目标车型的选择。在消费者的争议声中,骏捷车系逐渐被市场冷落。

  其次,产品更新缓慢,产品缺乏新意,与时代的节奏有些脱节。例如H330这款车在中华品牌中算是重点车型,然而上市以来,H330从来都没有进行过升级换代。包括尊驰、H320等多款车型都是如此,上市之后基本没有进行过更新换代,陈旧的外观以及内饰配置,再加上落后的动力总成,市场反应寥寥也就不足为怪。上市快4年的H530,迄今也是没有换代的消息。2014年的北京车展,其展出的新款H530,亦仅是在外观上做微调,动力和内饰并没有作出大幅的改动升级。

  近几年来,华晨在新车型方面的动作少有亮点。在北京、上海乃至广州的全国性车展上,业界几乎看不到华晨有什么新产品出现。酷宝、骏捷FRV和旅行车等车型,还都是本世纪初确定的产品计划。

  再次,产品造型设计乱。H330、H320分别是在骏捷FSV和骏捷FRV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但H230和H220却放弃了中华汽车传统的造型基因,内外造型上几乎没有家族设计特征。或许,华晨是想来一次“创新”,可惜这两款车并未将中华品牌拉到市场需求的前沿。

  H530则又披上了宝马的外衣,外界对此便有了“山寨”的描述和质疑。中华轿车有些喜欢在自主车型上加点宝马元素。这一点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530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宝马530;如果只是名字相似也就罢了,偏偏产品的设计也有点山寨宝马:前脸双肾格栅,天使眼前灯……2014年H530一共售出了8939辆,同比下跌49%。

  中华品牌连年亏损,已成包袱。华晨在2009年从华晨中国、金杯汽车回购了相关股份,将中华汽车从上市公司剥离。之后,两家上市公司2010年的业绩马上成功扭亏。

  而金杯品牌也有跟不上市场节奏的问题。2012年6月,华晨和重庆地方企业合资公司,授权金杯品牌微型客车的生产销售。2009年中国汽车下乡政策刺激了众多自主品牌推出微客项目,但在2010年政策退出后,微客市场急剧下滑。奇瑞、力帆、东南、海马等自主品牌的微客项目都已面临退市局面。一方面,华晨是逆势而行;另一方面来看,华晨是后知后觉,错过了机遇,放慢了进度。

  整个华晨的自主品牌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各个领域都缺少支柱型的车型。中华负责乘用车,金杯负责商用车,再加上新出的华颂品牌负责高端商务MPV。但是,在每个细分市场,华晨都没有强势的支柱车型。

  再看其他自主车企的主打车型销量:长安汽车的逸动月销量有1.5万台左右,吉利汽车[微博]的帝豪三厢月销量则接近两万台。可怜华晨所有的自主品牌月均总销量不到1.2万辆。

  在最热销的A级轿车及SUV市场,中华H330及中华V5也不过月销4000辆左右, 其余鲜有销量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车型。由此可见华晨在单车成本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利润率低下也就不足为怪了。

  混乱的产品体系,加上较弱的产品竞争力,直接将中华、金杯拉向持续亏损的境地。

  点评:其他自主品牌在各个细分市场飞速发展之际,华晨的步伐显得有些缓慢,产品线和体系没有明显提升,品牌向上力较弱。在如今的市场上,几乎很难再现捷达、桑塔纳那样长盛不衰的车型。对大多数汽车厂商而言,新产品就是企业的新引擎,尤其是在自主品牌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品牌:重蹈他人覆辙

  “在中国谁会开自主品牌的车?”

  “有钱人开宝马,没钱的开中华,想赚钱的开金杯。”

  2013年,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论坛上,祁玉民巧妙回答主持人的刁难,身后一片掌声。

  按照祁玉民的设想,中华汽车最直白的定位解释是:高性价比的中高端轿车。既然产品对品牌的支撑乏力,品牌从“中高端”跌下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华晨做高级自主车的想法有其原因。在1997年中华轿车设计之时,国内市场家庭购车比例只有30%左右,中华轿车就没有专门针对家庭用户进行设计研发。5年后,到了中华轿车上市的2002年,家庭购车比例就达到了60%,2003年超过了70%。

  这段时间偏偏是华晨所有权的争夺阶段,内部纷争决定了中华是一个早起晚到的自主品牌。面对急剧的变化,中华汽车根本无力做出重大调整,也只有继续坚持商务用车的风格,并以此制定营销策略。祁玉民初期中华轿车大卖,但实际上70%被个人家庭买走,商务用车的市场定位与实际的购买群体形成了错位。

  中华汽车在上市销售的13年中,少有盈利的年份。尽管它的销量从长期看也一直在增长,但其他人都挣钱,中华却在亏损,而且亏损额度越来越大。随着市场对内在品质的充分了解,中华轿车的不少固有缺陷暴露了出来。后来,中华又开始到家用转型,却仍是慢了一个节拍。

  现在,华晨推出华颂,且准备布局华颂C级轿车,这无疑默认了中华已经变为了一个中低端品牌。所以,祁玉民说出“没钱的开中华”这样的话,虽然是与宝马来对比,却也是中华品牌段位的正常表述。

  而“华颂7”能给华晨带来一个新局面吗?

  一汽重整红旗品牌且定位于高端,最终曲高和寡;长安汽车暂缓高端品牌计划,专注品牌知名度和规模效应。两个国企一正一反的案例在前,华晨仍然要高调地给华颂定位“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添一个新LOGO解决不了本质问题。一个没有消费者基赐历史文化积淀的品牌,定位高端难免有些一厢情愿。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许多车企开始收缩战线,回归主打品牌。远有大洋彼岸的“一个福特”,近有安徽的“一个奇瑞”、浙江的“一个吉利”。

  曾经,奇瑞也推出了高端品牌瑞麒,以及中低端品牌开瑞、威麟,试图“多生孩子好打架”。可是这个战略最终宣告失败。还有吉利汽车,全球鹰、英伦、帝豪三个子品牌将全部回归到吉利品牌下,车型换代时将全部悬挂全新的吉利标志。有意无意间华晨在重复奇瑞、吉利走过的路。不得不承认,华晨目前的发展阶段已经落后同行们一个发展周期了。

  推出新品牌当然也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比如长城汽车推出哈弗品牌,想超过国内自主品牌,向更高处行走。当时哈弗SUV的保有量突破了100万辆。从市场影响力和销量规模来说,哈弗独立出来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华颂品牌完全没有这样的市场保有量基矗

  点评:搞多品牌策略,会容易分散车企精力。只要品质得到了认可,品牌被认可是水到渠成的事。将“华颂7”放在中华品牌之下,通过丰富产品体系,使得中华品牌借力提升的概率会更大一些。但是华晨没有这样做,中华汽车和华颂很可能都会不温不火,继续边缘化。

  渠道:落后一个级别

  华晨自主品牌的渠道有两个特点:地域上侧重中西部,层级上偏二三线城市。

  2013年后,华晨加大了对终端市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销售终端的支持,建立新网络,抽调专业力量进店辅导,大力发展经销商。在过去的两年时间内,金杯和中华在西部地区的渠道数量突飞猛进,新开网络成倍增长。

  2014年,中华轿车有320多个经销商,几乎全部布局在二线城市或地级城市。它并没有像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一样大力开发县域市常此外,金杯汽车和中华轿车近两年新增加的经销商70%以上都来自西部。东部地区的渠道发展缓慢,同样几乎没有进入县级市常

  华晨的渠道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产品线不够丰富,经销商难以放大销售空间。

  早在2008年,金杯汽车由于定位、消费群体不一样,开始从华晨网络中分离出来,形成形象店(4S店) 、过渡店、汽车市场三种网络模式,中华与金杯都开始单独销售。中华品牌旗下的A级平台车,和尊驰、骏捷等B级平台车,也曾经要分开销售。问题是,中华车的销售量和产品竞争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分网销售。

  金杯汽车是华晨起家的品牌,它擅长轻客和轻卡,并且在细分市场保持领先。但是华晨却将两款SUV产品放入了金杯品牌,而急需新车型和利润输血的中华品牌只有中华V5一款SUV。这就让中华品牌经销商网络的赢利能力变弱,只能苦苦地支撑局面。而且金杯渠道的SUV卖得并不好,金杯智尚S30是一款小型SUV,月销量在4000台左右。它全面被长城M4等竞品压制,在小型SUV阵营中十分惨淡。

  华晨产品之乱进而导致了渠道之乱,而且渠道网络也不能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和店面形象。

  由于追求短期的销售数量,本来就分布不均的销售渠道从大一统变作四分五裂,导致华晨有大量的二级销售网络存在。这些二级销售网络根本不能保障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反而让销售网络的盈利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大降低,降低了中华的品牌形象。

  华颂在全国找了31家经销商,都是从华晨原有销售渠道挑选出来的。从数量看,它远不能与上海通用别克GL8和广汽本田奥德赛相比。针对数量上的劣势,华晨尝试一对一的专属服务,在全国准备移动维修车队为车主提供小修服务。针对没有下决心购买的用户华颂还会推出租赁服务,“我们今年会在上海累计投放两万辆租赁车,不想买的客户完全可以租。”不过,对一个全新品牌而言,这种销售方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动消费者还是未知数。

  华晨需要做的不只是对华颂7经销商的升级,更应该大局投入提升中华品牌的渠道网络。2012年长城汽车[微博]宣布“决胜终端”战略,要持续提升终端的服务质量和店面形象,提升客户满意度。从2014年开始,任何长城和哈弗的产品都不在非4S店的展厅展示,取消一切非4S店的二级销售网络,坚决地升级、过滤自己的渠道体系,一改渠道龙蛇混杂的情况。这一切都值得华晨去学习。

  点评:通过“决胜终端”的活动,长城谋求的是经销商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提升,以打造适合其品牌战略、升级战略的渠道基矗而华晨的渠道也正需要配合其多品牌战略、产品体系升级战略,进行合理分网布局,在各个网点进行升级与淘汰。

  技术:依靠输血的“自主”

  华颂7的卖点是“宝马概念”, 在设计研发、制造、测试调教等环节都有宝马人员参与。它的外观设计出自宝马旗下Designworks造型工作室,搭载的N20发动机源自宝马技术支持,底盘在宝马欧洲御用试车场进行调校,近四分之一的零部件与宝马共用生产线……

  十多年前的“中华骏捷”车型是个“交钥匙工程”,将设计与相关技术交给外部来完成,华晨自己参与的人员并没有多少。回到今日,华颂7的研发过程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

  “我要实现一个梦想,让保时捷调校底盘,让意大利做内外饰,还要把宝马先进的发动机放在里面。”祁玉民梦想的“大中华”概念,与奇瑞造观致汽车的模式大同小异: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技术、零部件、人才、资金等资源,自己做整车生产。可惜,华晨自己并没有顶尖的核心技术。

  2014年6月,华晨公布了一个“华晨振兴项目”,要把中华品牌做成中国最好的高端自主品牌,把金杯品牌做成一个世界品牌。祁玉民希望借助宝马的力量来实现这个项目。宝马将N20发动机拿给华晨生产,就是这个项目的内容之一。华晨藉此学习宝马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并提升其发动机的研发能力。

  祁玉民对此不无骄傲:“百年宝马从未把技术传给别人,但我们拿到了。”而且宝马还将在变速箱底盘、悬架、汽车多媒体等领域帮助华晨进行研发。中国汽车产业步入合资时代30年以来,“市郴技术”战略算是修成了一次正果。

  “我把这个技术引进来,让我们的人学会技术、学会经营、学会管理。我聘请了洋专家。他们问我来干什么?我说你们来就是传帮带,传技术、帮管理、带徒弟,解决技术、管理、人才三个方面的问题。”祁玉民曾对记者说。

  “我到华晨来,从来没有这么自信,因为我们比其他自主品牌在技术上提前了十年。”发展自主汽车,国际合资合作是一条捷径。可是,剥离华晨宝马,华晨集团自己拥有些什么呢?中高端的华颂7不会有,“中高端外形”的H530不会有,N20发动机也不会有……

  现在的中华与华颂,靠合资公司的利润输血才能活下去,靠宝马的技术输血产品才能卖出去。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华晨自己就像是在原地踏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失去,然后又不断地调整,错失机遇,错失自主。三十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以市郴技术,换来的技术在哪里?自主研发的实力在哪里?这个老问题依然会刺痛许多人。

  “我们做车历史太短、经验太少、水平太低,在当今技术产业全球化的时候,一定要融在国际合作的潮流里面,整合世界资源走出一条多、快、好、省的道路来提高自主能力。”祁玉民的话,也许是对的。

  点评:将设计外包更像买一款产品,当市场变动,企业自身没有培养研发人才时,其结果是后续产品开发根本无以为继。华晨目前就面临这种尴尬,因为没有学到捕鱼的技能,后续产品开发就继续回到模仿阶段。每年都重复相同的事情,十多年来又怎会有不同的结果?

  模式:有整合,缺实力

  从2003年签订合作协议开始,投资华晨宝马的收益一直是华晨自主品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今年,华晨宝马对华晨纯利贡献有55.36亿元,占华晨全集团利润的61.2%。得益于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强劲增长,合资公司给华晨的想象空间还在扩大。

  “彼此互为唯一合作伙伴,股比对半的简单合作关系更稳定、更牢靠。”祁玉民认为,合资十年来,华晨与宝马双方之所以能共同向前,两者同心同力的合资模式至关重要。

  在2014年3月28日,华晨与宝马将双方的合资时限推迟到2028年。由于双方股权对等,华晨宝马的发展需要双方共同投入大量资金以维持平衡。在2009年9月,华晨与宝马就各自对合资公司增资20亿元。

  当前,宝马只有3款国产车型,而奥迪有5款,奔驰有7款(包括3款商务车)。未来豪车市场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宝马要在中国扩大产能,华晨就要出巨资配股,这肯定会对华晨的资金链和自主品牌的发展产生影响。

  曾经,华晨也有一个宏大的布局,一个不单纯受制于宝马的布局。在本世纪初,华晨参股控股的关联企业多达160多家,资产总额达246亿元。它与丰田、通用、宝马、罗孚、雷诺都达成了实质的合作,甚至在接洽收购西安的秦川汽车,那时的华晨已经被看作是仅次于一汽、上汽、东风的汽车集团。

  当时,华晨的战略有两大部分,自主研发与合资双管齐下。一方面,推出自主品牌中华轿车,并为其在全球配置资本、技术、人才资源;另一方面,在不同的产品线上形成与多家国际级厂商合作的格局,在高速成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分享利益。这样,既能吸取多方资源又能快速回收资金。

  遗憾的是,在2002年华晨叫停了与罗孚、雷诺、雪弗兰等品牌的合作,只与宝马一家外企合作。多年来,华晨也渐渐丧失了与宝马博弈的筹码,在合资公司华晨宝马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弱。上汽、长安、东风都是与多家外企合作,它们自主品牌的发展状况不比华晨差,甚至要好很多。

  被划入辽宁省国资委[微博]旗下,对今天的华晨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地方经济利益作为决策依据。之前,华晨零部件采购地区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上海,国有大股东接手之后,将一部分零部件采购基地转移到了辽宁,随之而来的就是质量问题。

  最初的计划中,中华汽车会紧锣密鼓地推出三代车型。一代是自己主导研发的车型;二代是罗孚汽车既有的车型——在中国一律冠以“中华”品牌售卖;三代是罗孚与华晨共同研发的“中华”车型。但罗孚项目被毫不留情地砍掉了。然后,一边是中华一代车型仍唱主角,另一边是华晨对宝马割舍不掉的依赖和模仿。

  点评:华晨发展自主品牌的本质,是依靠外部研发力量,来获取自主产权与品牌。或许对华晨而言做强自主是个终极目标,至于实现路径,只要适合企业自身就是最好。至少,当下的华晨,能够从宝马汽车处获得的资源与技术,是优质先进的,而且自带“高端光环”。

责任编辑:cnfol001下载中金财经客户端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名博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推荐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注册 登录
博客微社区圈子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天赢居 指南针 波段之子 林荫大道 鸿牛中金客

刘正涛 秦国安 雨农谈股 实战教父 散户20年

操盘飞刀 短线王 先知窝窝 投机少爷 木头玩股

李博文 天津股侠 旗帜先明 牛传千股 狙击牛熊

金鼎 海西一狼 律动天成 江南股神 短线狙击炮

呈点 金智投资 股市猎枪 北京红竹 涨停板老黄

狗蛋 五域论湛 老怪中国 洛阳上官 山东虎子中金

赞助商链接

专家看盘今日荐股收益排行

赞助商链接

分类信息

X
微信扫描二维码,体验微行情服务,速查股票、利率、贵金属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