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主要内容 2015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的批复》(国函【2015】104号),同意《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设立中国保险投资基金。
1、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组织制度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采用1名普通合伙人和若干有限合作人制度,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出资设立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保投资公司),并由中保投资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负责基金设立、募集和管理,同时公司以社会资本为主,股权分散,不形成控股股东,遵守合伙企业法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的规定,有限合伙人由保险机构等合格投资者担任。
2、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规模
《方案》指出:中国基金总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首期1000亿元,存续期限5-10年,投资期后可发起设立后续基金。初期从整合现有保险资金投资项目入手,新项目融资实行分期募集。同时,基金主要向保险机构募集,保险机构出资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80%,基金募集采用认缴制,认缴资金根据实际投资进度实缴到位。
3、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投资领域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将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展开投资,主要投向“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项目,以及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中西部交通设施、新型城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和“走出去”重大项目等。同时,基金也可投资于战略性新型产业、现代物流、健康养老、能源资源、信息科技、绿色环保、中小微企业等领域。
4、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投资形式
投资形式主要包括上市和非上市股权、优先股、债权、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各类投资基金。此外,基金还可设立子基金,开展特定领域投资。
二、我国保险业现状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设立方案》的出台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保险业在金融市场上的上涨趋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5-2020年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08-2015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占
GDP的比重保持在3%左右波动,2014年上升至3.18%,2015年第一季度达5.99%,预计未来这一比例将继续提高。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险需求也将增加。其中收入水平越高,城市居民对保费的支撑力越强,保险需求会增加;反之减少。保险满足的是人们对安全的需求,伴随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消费逐步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表1:2008-2015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及占GDP比重的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从2007-2015年5月,我国保险行业保费收入情况来看,保费除2011年有所下降外,整体保持增长趋势,2014年达20235亿元,同比增长17.49%,年复合增长率为16.29%。至2015年5月,我国原保险保费收入达1166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9.46%。
从各险种保费收入来看,财险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仅两年比重有所下降,至2014年财产险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为35.60%;而寿险的占比不断下降,从2008年的68.05%下降到2014年的53.88%。2015年1-5月,财产保险、意外保险保费占比有所下降,寿险占比明显上升,为60.87%。
图表2:2007-2015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三、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成立的影响 前瞻分析认为,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的成立将有利于保险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
对保险业来讲,随着保费规模的增加,保险公司资本运转将更为充足,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的设立为保险机构提供保险金对接国家战略和重大
工程建设的机会,比如“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成为保险行业长期资金的综合性投资平台。
对国家经济建设来讲,保险行业拥有较强大的保费规模,保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可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资本优势,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一方面可对接国家经济战略、混改等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通过投资为实体经济提供股权投资以及引导长期资金支持成长前景较好的行业和领域,促进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