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
手机网财经号
手机网财经号
欢迎您,

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理财|保险|银行|债券|汽车|房产|视频|路演|博客|财经号

2017年财经排行榜评选圆满落幕 2017年财经大V排行榜顺利收官 中金在线官方微信 10大翻倍金股,您看我就送

首页>>行业>>行业综合>>  正文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2015-08-12 16:02:23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据了解,这是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为更深入了解文件精神,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据了解,这是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为更深入了解文件精神,记者采访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

  记者:在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今年夏粮再获丰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国家为什么要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是如何对这项工作进行战略部署的?

  韩长赋: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各种风险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个“紧箍咒”越来越紧,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和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越来越重,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化需求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保供给、保收入、保安全、保生态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都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李克强总理指出,破解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两道“紧箍咒”,只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这是国家层面首个系统部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重要文件。根据《意见》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战略,必须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把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基本遵循,力争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内生活力进一步激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到203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农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

  记者: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当前粮食供需形势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请问《意见》在粮食安全实现方式上有新的调整和变化吗?

  韩长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意见》提出要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矗同时,《意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上作出了相应调整,主要是推动粮食生产由注重年度产量向稳定提升粮食产能转变,实现“产量稳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也是为了长久地、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产量稳定”就是要集中力量千方百计把最基本最重要的谷物、口粮保住,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棉油糖、“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藏粮于地”就是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统筹使用、集中力量开展建设,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等水稻、小麦主产区,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藏粮于技”就是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水平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增产模式;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记者:《意见》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请问土地规模经营如何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要求?

  韩长赋:土地规模经营如何适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要求,《意见》对此有明确阐述,即在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各地要采取财政奖补等措施,扶持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有条件的地方在坚持农地农用和坚决防止“非农化”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尽量减少田埂,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具体而言,要在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是鼓励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为土地流转搭好平台、搞好服务。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地并促进其转移就业。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二是合理确定土地经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应当有一个适宜的范围,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据测算,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的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土地面积10-15倍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

  三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规模化水平。农业规模经营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形成土地规模经营,也可以通过发展农户间的联合与合作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来提高组织化、规模化水平。鼓励发展既不改变农户承包关系,又保证地有人种的托管服务模式,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实现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意见》也明确指出,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

  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切实做到“三个不搞”,即: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防止“非粮化”、禁止“非农化”。

  记者:目前,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是第一大污染源”,也有一种说法是“农业面源污染占全国污染排放的半数以上”。请问如何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韩长赋:近年来,通过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国局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呈好转趋势,但总体上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一些地方甚至有加剧的态势,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加以治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出要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入手,全面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建设。为此,《意见》提出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努力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一控”,就是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两减”,就是通过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把化肥、农药的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三基本”,就是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我还想说明两点:第一,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不等于实际“污染量”。以化肥为例,我国农田化肥中35%的氮在当季被作物吸收,剩余大部分被后季作物、农田沟渠、缓冲带、湿地或下级农田陆续消纳利用,最终只有约7%进入水体,真正造成环境污染的量很有限。第二,农业面源污染很多是可逆的。工业污染基本不可逆,只能靠稀释、填埋,而农业面源污染大部分可以通过农艺措施来吸收和消化,比如种芦苇可以净化富营养化水体。

  而且,从世界农业发展看,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离不开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大量使用,美国 、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经历过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阶段。在温饱没有解决、生存吃饭还成问题的年代,是很难顾上考虑资源环境问题的。因此,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既要高度重视,下大决心解决,但也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不能脱离实情、过度渲染。

  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愈发关注“舌尖上的安全”,《意见》也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作出了部署。请问农业部还准备采取哪些新的措施来确保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韩长赋:《意见》明确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之一,作了安排和部署。农业部将按照《意见》要求,坚持产管并举,力求做到“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重点是推进“四化”和“两治”。

  “四化”:一是加快标准制定,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标准制修订5年行动计划。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力争5年内全国“菜篮子”主产县生产基地基本实现按标生产。二是强化投入品管控,推进绿色化生产。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探索建立高效低毒农药补贴制度,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开展产地环境污染治理,集中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三是落实生产者责任,推进规模化生产。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率先在合作社、龙头企业推行生产记录台账制度,力争5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四是建立追溯体系,推进品牌化生产。以生猪等“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开展追溯试点,力争5年内大部分合作社、龙头企业实现可追溯。稳步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两治”:一是加强执法监管,实施专项整治。深化突出问题整治,严打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行为。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推进综合执法,坚决惩治不作为、乱作为。二是创新监管模式,推进社会共治。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积极探索有效监管模式。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加强科普解读。

  记者:近年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也在下降,在人多地少水缺、粮食生产紧平衡的严峻形势下,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耕地质量?

  韩长赋:我们常说,中国用世界10%的耕地和6%左右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但这个巨大成就的背后,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复种指数高、四海无闲田,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水泥地上种不出庄稼,没有了耕地其他都是空谈。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到“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就必须切实保护耕地数量,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保护耕地数量,《意见》明确提出要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要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信息共享。为此,需要坚决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今后各地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要避开永久基本农田,不能摊大饼式地大量占用城郊优质耕地。耕地占补平衡要做到补充数量和质量“两个到位”,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等行为。

  提升耕地质量,《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耕地质量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作用,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加强土地督察队伍建设,落实监督责任,重点加强东北等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分区域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等建设,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等。实际上,就是要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改变“重用地、轻养地”的利用方式,从单纯注重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保护并重转变,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新路子。

责任编辑:cnfol001下载中金财经客户端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名博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推荐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注册 登录
博客淘股部落圈子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天赢居 指南针 波段之子 林荫大道 鸿牛中金客

刘正涛 秦国安 雨农谈股 实战教父 散户20年

操盘飞刀 短线王 先知窝窝 投机少爷 木头玩股

李博文 天津股侠 旗帜先明 牛传千股 狙击牛熊

金鼎 海西一狼 律动天成 江南股神 短线狙击炮

呈点 金智投资 股市猎枪 北京红竹 涨停板老黄

狗蛋 五域论湛 老怪中国 洛阳上官 山东虎子中金

赞助商链接

专家看盘今日荐股收益排行

赞助商链接

分类信息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