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2015年销量明显放缓,步入成熟期新阶段。汽车用户的消费需求有些什么样的趋势?不同城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用户买车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根据易车公司与罗兰贝格发布的《2015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 从价格、车型级别、品牌国别、地域和城市级别几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国已购车用户当中一些明显的消费偏好趋势。
就整体市场层面而言,自主品牌的销量和市场份额提升,是2015年中国汽车市场一个新的特点,而这其中,SUV车型的不断推新和火爆销售功不可没。
同时,中国汽车市场的“迭代”特点也在消费者对汽车价格的选择中凸显。一方面是大量的初次购车用户,集中在12万元以下的经济入门车型消费;另一方面则是25万元以上车型的改善型消费份额提升明显。这种“两头热”的消费特点,让中国汽车市场的用户需求研究更加多样化。
在中高端改善型需求中,针对SUV和MPV车型的增购换购也是一个主要方面,甚至挤占了A级和更小型轿车的份额,直接造成这一市场的萎缩。而SUV和MPV也成了唯一还保持份额增长的两个细分市场,不同的是我们预计MPV车型很快将迎来市场份额的“天花板”,增长后劲不足。
与此相似的,如果以品牌国别划分,自主品牌则成为今年唯一市场份额增长的系别,其余国别品牌,除日系品牌因为车型多样性策略等因素保持份额不变以外,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但如果再进一步细分,会发现自主品牌的增长主要来自SUV产品,尤其是12万元以下低端SUV产品的快速扩张;而在12-18万元的主流市场,自主品牌和外资品牌各自都在借助SUV产品实现“上升”和“下探”;至于价格更高的18万元以上市场,虽然自主品牌份额也有1%的增长,但依旧是合资品牌占比近半的最大利润来源。
事实上,与自主品牌产品快速扩张份额相伴的,是低线城市汽车消费潜力的快速释放。四五线城市的汽车市场,也成为市场份额唯一增长的地区,其总量相加已经超过中国车市整体销量的50%。
低线城市作为首次购车人群最集中的区域,其产品选择无疑更倾向于经济性。从易车指数的销量指数来看,18万元以下细分市场中,四五线城市的增长最为明显。不过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18万元以上的市场,四五线城市的消费也依然保持了增长。
以区域划分来看,东部沿海省份依旧保持了份额最大的主流汽车消费市场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中西部地区汽车销量的增速普遍较高,尤其以湖南 、湖北 、安徽、江西为代表的中部省份,尽管市场份额刚刚超过2成,但增速几乎是全国最高。
更有趣的则是在已购车人群中做产品需求差异的进一步细分,借助罗兰贝格的专业分析工具,可以看到中东部和西部对汽车产品消费偏好的明显差异,基本上呈现由西向东,逐步由经济实用性向产品档次调性偏移的局面。
但与传统认知不同的是,决定这种需求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价格。全国各个主要地区购车的平均车价相差无几,但东部重视品牌、西部偏爱功能车、北方用户“深爱”大众品牌的区域差异又格外明显,让人不得不感慨中国汽车市场的区域多样性和差异化。
同时,除了消费需求偏好外,新晋的主流汽车消费人群还呈现出三大特点:年轻化主导消费潮流、女性消费实力崛起、低线城市消费需求释放。
目前国内女性车主占比已经超过3成,对可感知的要素格外敏感,无论外观、品质还是舒适感,都是女性用户选车时最为偏好的因素,换句话说,我觉得好不好是女性选车的第一条件。
而低线城市消费者的需求特点离不开中低价位、MPV、自主品牌这三个关键词,无论从价格还是产品类型来看,低线城市的这些热销车型,似乎都能与今年以来自主品牌的销量高企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