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松:创作转向观念 目光紧盯当下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佚名 2016-01-09 07:58:45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关注
【蔡志松:创作转向观念 目光紧盯当下】上海狮语画廊的2015年年度展推出蔡志松的个展“云间”,参展作品不仅有他近年来的新作“浮云”系列,也追溯了他的“故国”系列和“玫瑰”系列,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他的创作历程作。从武士,到玫瑰,再到浮云,三大系列表现的主题、选择的材料、使用的造型语言都有很大的跨度,串起来看,可以看到艺术家明显转向观念的表达,而其关注点则始终瞄准着当代生活。
上海狮语画廊的2015年年度展推出蔡志松的个展“云间”,参展作品不仅有他近年来的新作“浮云”系列,也追溯了他的“故国”系列和“玫瑰”系列,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他的创作历程作。从武士,到玫瑰,再到浮云,三大系列表现的主题、选择的材料、使用的造型语言都有很大的跨度,串起来看,可以看到艺术家明显转向观念的表达,而其关注点则始终瞄准着当代生活。
创作三部曲:从雕塑到装置
“雕塑专业要求高。学了雕塑,还可以画画;但学了画画,再做雕塑顶多是业余水平。”这是蔡志松应考时遇见的老师告诉他的。虽然应考时的初衷是学画画,但要强的他却听了老师的话,全力以去赴学了雕塑。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他的艺术家生涯就这样开始了,一不小心就跨过了绘画和雕塑的门槛。
他的第一个作品系列“故国”一推出,就赢得圈内人的好评,有评论家感叹:“人体比例之完美,神态之平静,轮廓之理想化,充分展现了蔡志松一流的美学造诣”!他塑造的武士,写实的细节经过抽象,在象征化的表达中达到了极致。有评论家撰文高度赞誉其雕塑“视觉密度极为丰富,外表逼真,触感真实”,还透露了蔡志松所采用的独创技巧:首先制作出粘土模型,浇入玻璃纤维,然后在外壳上贴上铜质的小方片,再附上多层薄层,打造出丰富的纹理和年代久远的效果。蔡志松还用细铜线精心编结出人物的发型,制作了富于戏剧效果的头饰。
“玫瑰”系列却与故国系列截然不同。玫瑰本身固然象征着爱情,但艺术家最绝的还是采用铅作为材料。他表示:铅的光泽既沉静又绚丽;其质地既柔软又沉重;既极具可塑性又容易损毁;化学特性稳定但在融化消亡的一刹那会释放出有毒的铅烟;所有这些材料特性加起来,用来阐述爱情会让很多成年人一听就明白:爱情就是那么丰富的矛盾体,现在集中于一种材料语言,就能把爱情阐述得比较清楚。
造型语言也变了,玫瑰以多种造型形式出现,借用了当代时兴的装置艺术的形式,已经突破了传统架上雕塑的界限。到了近年来推出的“浮云”系列,云的表达借用了多种材料、多种造型形式:有漂浮的“浮云”,也有大型装置“云舟”、“云景”,完全进入了装置艺术的领域。就这样,三大系列构成他艺术探索的三部曲,完成了从雕塑到装置的跨越。
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蔡志松却强调自己并非故意跨越,而是看艺术创作需要什么表现形式,自然而然就去做了。他表示:“艺术家自身的能力是最重要的,就看你对事物怎么看。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都可以用来创作。真正的功夫在你的头脑。跨越这些界限后,你会发现表现手段特别丰富,表现领域特别广阔。”
艺术张力 :来自人生体验
圈内人士看重的是蔡志松驾驭材料和形式的能力,但他本人,却强调他作品的艺术张力。蔡志松对记者提到了一个故事:他创作的处女作入选了第九届全国美展,可是,“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里,我在许多雕塑中找了半天找不到,放在那里特别平庸。”他当场发誓,以后再也不做这样的作品。他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艺术的张力,没有艺术的个性。
如何体现艺术的张力,艺术家在采访中一再谈到,他个人生活经历的波折,让他的创作始终能针对当今社会的现实,也始终倾注了他的个人情感,这就是艺术张力的源泉。与此同时,他对人生有一种感悟,能够从对立的两极中把握千变万化的事物,赋予其强有力的造型表现力:他从铜皮敲打出来的武士的躬身、俯首、跪拜中表现力量,用铅表现娇柔艳丽的玫瑰,甚至用浮云这样特殊的造型语言,来表现人生聚散的变幻无常。
“2011年冬天,我在青藏高原写了一篇文章《浮云》,大意是人们往往追求过程的愉悦,不考虑结果的严重。”他对记者说:“从玫瑰到浮云,其中的线索清晰可见。不光是爱情,只要是好的东西人都全要。但那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是意料之外的。人生是因缘聚合,好多条件缺一不可。而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以为事物是固定不变的。其实,世界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正是这种充满哲理的感悟,让他从那三个系列的作品中,反映出有着悠久传统的当代中国的精神面貌。在“故国”里:艺术家借用秦汉武士表现中国高古时期文化的非凡气质,一种缺乏个性的集体的、共性的气质,以此来表现他对历史,对人生的认识。而《玫瑰》系列,则用材料+观念,来表达对爱情的认识。随着主题的变化,艺术家作品的气场也变了,借用现在媒体流行的词汇,更“亲民”了。他说:《故国》系列对观众在造型艺术方面的素养门槛很高,因为作品在展示中对展览环境要求很高,展台高度、视线的角度以及光线等,一样不行就会变得不好看。而《玫瑰》系列就不一样,拿手机随便拍,都很好看。他的总结就是:更适合现代的图像传播手段了。
市场明星:备受海内外买家关注
蔡志松之所以受到市场的追捧,首先源自于他一开始就以故国系列的作品获得了国际知名的巴黎秋季沙龙的“泰勒奖”。Jean-Francois Larrieu是泰勒基金会主席、秋季艺术沙龙名誉会长,他指出:“这个雕塑,没有文字叙述,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导读,唯有借着雕塑本身、充满力量的美学,带我沉思、反省中国历史的复杂与微妙,思考其过去、现在与未来。我认为这件作品揭示所有中国人民的当代问题,一个中等大小的雕塑,以传承西方的技术,完全掌握并完满呈现中国精神与中国情感。”
泰勒奖之外,蔡志松还获得众多奖项,参加了众多重要的展览,特别是2011年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他的作品首次进入拍场,就出现在苏富比的香港拍卖会上,以66万港元成交,在此后的众多拍卖中,他的高价纪录大多出现在上一轮繁荣期的巅峰时刻——2011年。不过,当艺术市场2012年行情调整后,他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却在北京保利拍出了690万元的高价,说明他的装置作品同样受到追捧,也打开了他的作品行情的想象空间。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