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
手机网财经号
手机网财经号
欢迎您,

首页|财经|股票|数据|基金|黄金|外汇|期货|现货|期指||理财|保险|银行|债券|汽车|房产|视频|路演|博客|财经号

2017年财经排行榜评选圆满落幕 2017年财经大V排行榜顺利收官 中金在线官方微信 10大翻倍金股,您看我就送

首页>>行业>>行业综合>>  正文







苗圩:发现培育一批隐形科技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来源:中财网    作者:苗圩   2016-01-19 10:31:24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关注

  1月19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亟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迈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

  文章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资本、信息等要素配置,释放制造业创业创新活力。要全面梳理和评估现有产业政策、监管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等对创业创新的影响,及时修订或废止不适应甚至阻碍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确保新出台的重要政策真正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

  文章表示,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挥“双创”优化存量和催生增量的积极效用,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要围绕质量提升、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加快推进技术、工艺、装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协同能力及智能化水平,加快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章指出,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双创”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制造企业。要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创业孵化、系统集成、知识产权及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服务发展,鼓励企业用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不断降低中小企业创新门槛和成本,发现和培育一批隐形科技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以下为全文:

  苗圩:扎实推进“双创” 加快形成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亟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迈入提质增效升级的新阶段。

  一、制造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力量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项重要任务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中坚力量,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支撑。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重新关注制造业,积极利用新技术重塑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纷纷推出制造强国战略。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制造业由大变强和转型升级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制造业创新发展是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关键。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最根本的要靠技术创新,使创新驱动成为发展新动力。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截至2014年,我国66%的有效发明专利出自制造业。当前,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正在从生产方式、组织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多维度重塑制造业,制造业创新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立健全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关键举措。

  制造业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协调发展本质上是要解决结构不平衡问题,重在弥补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出现失衡,虽然经济高速发展,但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相对滞后,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近些年,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和深度,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截至201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已分别提升至30.4%、10.6%。“十三五”时期,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僵尸企业”退出市场;促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结合市场需求、要素供给和区域城镇化进程,合理布局制造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统筹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既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不断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绿色发展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重点。我国要在现有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刻不容缓。制造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和“三废”排放的主要领域,其绿色发展进程直接决定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近年来,清洁低碳、循环生产、绿色制造等理念正成为制造业发展潮流,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以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为重点,大力推动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加快培育增材制造产业,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融的必然选择。

  制造业开放发展是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力。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形成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是我国新时期开放发展的主动选择。制造业是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201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2.23万亿美元,占我国出口产品总额的95.2%;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95.8亿美元,同比增长33.2%,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出口增速放缓、传统成本优势削弱等因素影响下,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分工深度调整的机遇,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高铁、通信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同时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持续提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和制度性话语权,是加快构建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客观要求。

  制造业共享发展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制造业肩负着吸纳就业、满足社会需求和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使命。制造业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正在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新兴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新一代产业工人的强劲需求,也提供了许多新的发展机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关系民生的制造业;下大力气解决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制造业产出的质量和效率;大力支持制造企业“双创”,以更优质的产品、更丰富的业态引领和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保障。

  二、“双创”是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强大动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造业依靠大规模投资、低成本要素投入和出口拉动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双创”通过集众智、汇众力,极大地激发了制造业创新活力,在增加有效投资、创造有效供给和引领消费需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推动制造业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

  “双创”挖掘传统制造业发展潜力。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价值链低端,钢铁、轻工、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存量庞大,转型升级既有压力也有潜力。通过“双创”注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传统制造业正在加快优化升级步伐。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互联网+”,彻底革新了以往生产什么卖什么的理念,倒逼传统制造企业瞄准市场加速创新。一些企业通过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创新,加快向扁平化、平台化的创新型组织转型,极大地释放了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力,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一些企业借助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创新平台,更便捷地获取和使用外部创新资源,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和服务水平。“双创”还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运营模式变革,“设计+用户”、“制造+电商”、“营销+社交”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加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增值服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

  “双创”加速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是培育新产业新动力的重要方向。“双创”改变了渐进式的产业升级路径,为企业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实现高端进入提供了难得机遇。在“双创”过程中,一批全球性、跨行业的开放式创业创新平台蓬勃兴起,有效集聚了各类企业、研究机构、专业人才及风险投资等创新资源,通过协同设计、众包研发、创新联盟等方式联合攻关,加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在高起点上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双创”加速了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跨行业深度融合,催生了云制造、无人工厂、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制造业开启智能化进程。“双创”还促进了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大型科研设施的开放利用,降低了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成本,促进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正在形成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双创”推动制造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适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双创”激发制造企业竞相开展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开拓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远程运行维护等服务,并不断向产业链其他环节延伸,面向行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大型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电子商务和专业物流等服务,正在成为企业新的盈利点和转型方向。一些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双创”,加快从生产制造向提供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化转型,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在催生服务型制造的同时,“双创”还促进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贯通与整合,大幅降低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成本,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加速融合,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双创”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建设制造强国,既要大企业发挥旗舰引领作用,也要有众多中小企业分工配套,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新格局。“双创”所秉承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理念,正推动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突破自身边界,形成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系统。在“双创”实践中,大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客户资源等优势,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等模式,加速创意孵化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助推一批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一些大企业组建面向行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成为技术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的新高地,也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双创”还催生了一批服务全行业的第三方资源平台,有效促进了大中小企业间的资源协同与供需对接,推动形成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虚拟制造产业集群。

  三、让“双创”真正成为制造强国建设新动能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关键期,制造业必须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实现换挡不失速、量增质更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双创”在重塑制造业的同时,也面临着体制机制约束、资金人才支撑不足、市场竞争环境有待改善、支持政策有待优化等问题。要使“双创”真正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必须紧紧围绕企业这个核心主体,抓住改善创业创新环境、优化政府服务职能这个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创业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劳动力、资本、信息等要素配置,释放制造业创业创新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在激发市场活力和释放人的创造潜能,需要一揽子制度改革为其清障搭台。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减少企业创业创新成本,让更多的经济社会领域成为创业新空间。要切实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优质资源从过剩、低效领域向稀缺、高效领域转移,重点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实效,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向制造业汇聚,为企业“双创”提供稳定支持和良好预期。要全面梳理和评估现有产业政策、监管政策和财税金融政策等对创业创新的影响,及时修订或废止不适应甚至阻碍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确保新出台的重要政策真正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挥“双创”优化存量和催生增量的积极效用,提升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位置,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发挥“双创”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各类产业联盟、开放式创业创新平台对建设制造业创新网络的支撑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集聚和使用全球创新资源,集中突破一批重大共性技术。要围绕质量提升、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传统领域改造,加快推进技术、工艺、装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要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工程中开展“双创”专项行动,加快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和产业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协同能力及智能化水平,加快培育新产品新业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双创”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制造企业。要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加快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分享机制,切实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要建立常态化的政企对话、咨询机制,吸收更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标准,使国家决策真正服务于企业创新发展需要。要更好发挥大企业在“双创”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支持企业搭建各类创业创新平台,并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形式,建立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加快从企业单打独斗向产业链协同竞争转变。要完善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创业孵化、系统集成、知识产权及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服务发展,鼓励企业用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不断降低中小企业创新门槛和成本,发现和培育一批隐形科技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策精准度,营造公平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要使政府真正成为创业创新者的“后台服务器”,必须不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双创”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和市场环境。要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研究制定精细化的创业创新支持政策,并提高不同政策措施的协同性,重点解决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产品质量市场监管,提高粗制滥造、仿冒假冒产品的违法成本,促进优胜劣汰;依法查处知识产权违法侵权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创新积极性与创新的合理收益,倒逼企业走创新研发、提质增效的正途。利用政府的各类公共资源搭建平台,促进跨行业、跨领域的企业交流合作,推动融合创新和联合创业。着力解决创业创新人才紧缺问题,通过人才引进、集中培育和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发现和集聚引领技术发展的领军人才,培养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用好擅长资本运作的专门人才,使人才的规模、质量和结构与制造业创新发展需要相衔接。

责任编辑:cnfol001下载中金财经客户端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名博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推荐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注册 登录
博客淘股部落圈子

老怪:今日投资消息早知道潘益兵: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徐小明:周二大盘操作策略财智:大反弹后防出现分

龙头:反弹预示结构性行情存在灵枝:再次冲刺3100

梦回:盘前聚焦热点板块李清远:围绕3000展开震荡

吴西:此时需寻找低位绩优股纤虹:反弹仍存两大隐忧

拾金客:短期定呈现震荡格局一狼:重点把握三个方向

彬哥:今日重点关注一件事灯塔:今日开盘前参考提示

天赢居 指南针 波段之子 林荫大道 鸿牛中金客

刘正涛 秦国安 雨农谈股 实战教父 散户20年

操盘飞刀 短线王 先知窝窝 投机少爷 木头玩股

李博文 天津股侠 旗帜先明 牛传千股 狙击牛熊

金鼎 海西一狼 律动天成 江南股神 短线狙击炮

呈点 金智投资 股市猎枪 北京红竹 涨停板老黄

狗蛋 五域论湛 老怪中国 洛阳上官 山东虎子中金

赞助商链接

专家看盘今日荐股收益排行

赞助商链接

分类信息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