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2016年订单大增 新三板分拆上市进行中[来源图片]
来源:[图片]http://cmsjs.eastmoney.com/DynamicIm 作者:佚名 2016-02-03 12:26:27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关注
核心摘要:
1、开始做锂电池的背景:响应行业趋势,定位动力锂电池
2、锂电池市场容量及天能产能:接近翻翻的高增速,已根据订单扩建产能
3、锂电池的成本趋势:16年面临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在成组环节去降成本
4、市场竞争格局:对标国际一线品牌,快充低温长寿命差异化竞争
5、锂电池新三板分拆上市:已获港交所分拆批准,激励管理层入股
调研纪要如下:
1
开始做锂电池的背景:响应行业趋势,定位动力锂电池
Q1:施总是什么时候加入到天能锂电池团队的呢?
A1:05年在长兴建厂的时候就参与中层管理了,后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就成了高层,现在变成一把手了。之前也是一直从事锂电相关工作,从技术到营销都做过。(编者注:此处为IR周总介绍)
Q2:天能是为什么会开始做锂电池?
A2:我们这个能源科技公司是2004年成立,开始投资新能源产业的。当时镍氢电池比较火爆,镍铬被禁止的话,整个用镍氢取代镍铬的趋势比较明显。当时成立能源科技的时候是两条产业:镍氢电池和锂电池。镍氢电池我们觉得先走一步,然后再投资锂电池,分两步走,那时候镍氢电池主要是电动工具,像吸尘器,灯具,出口欧洲为主。锂电池是在05年开始筹建的,06年开始投产,当时我们定位的就是动力型电池,我们认为天能一直做电动自行车,第一启用的行业就定位在电动电池。
06年到09年我们的主要产品型号就是以18650动力电池为主,那时候基本是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然后到09年,随着电动自行车锂电池逐步被市场接受,09年开始我们也进入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当时我们进入市场也面临着很多压力,但是通过这几年的运营和市场开拓。我们在整个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市场占据了60%,个别区域达到了80%,像深圳个别区域可能更高。2012年开始我们走向了电动汽车市场,真正进入市场大规模的使用从14年下半年开始。12年到13年以研发为主,14年下半年开始小批量的中试,15年进行了大规模投放市常未来当然是继续加大电动车市场的占有率。2020年之后可能考虑整个储能电池市场,储能电池市场的使用量可能还要大于电动车电池使用量。
2
锂电池市场容量及天能产能:接近翻翻的高增速,已根据订单扩建产能
Q1:您觉得16年整个锂电池市场的容量大概会有多大?
A1:先看15年,我们了解到的是在15到20GWH,16年可能以70%到100%左右的增速增长。这个是我们行业上下游一起探讨的情况。我们根据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企业的使用量来预估的。
Q2:公司16年的订单现在是不是已经比较清楚了,从订单情况来看,比去年大概会增加多少?
A2:增长多少现在不方便讲,首先我们的老客户有一个量的增加,另外还增加了2个大的客户。我们现在的大客户只有4个,明年总共有六个,具体的我们到3月份做业绩公布的时候会有一个新的披露。
Q3:相对应的在产能上,会怎样去规划?
A3:锂电池的产能肯定要扩,锂电池我们现在是做到1.25GWH,到16年底我们在现有的产房基础上通过增加设备要做到2.25GWH.同时我们明年还有另外一个动作,刚刚我们在后面看到一块空地,我们会把厂房,土建工作开始建造,预备3GWH的产能,明年年底差不多10月到12月的时候,整个订单情况就明朗了。如果现有的产能还不够,我很快就要买设备,再扩一个。16年这个2.25GWH也是刚刚确认了的产能计划,因为12月所有的合同该签的都已经签了,签好之后,感觉16年客户需求很大,我们现有的产能有一点压力,所以我们需要同步扩张。
Q4:从设厂到量产中间需要多少时间呢?
A4:从购买设备到试生产是要花7-8个月的。从试生产到100%达产,我们这条线是用了一年的时间,试产之后一年内一点点的把产能加上去。也就是说,试产之后的上半年产能还是很少的,到下半年有一个大的爆发。
Q5:天能的锂电池目前有没有主攻的车型?
A5:现在主要是以小车和物流车为主,物流车包括快递车,专用车,絮车,还有些面包车。现有四个主要客户当中,华立就是做专用车的。物流车,微型车,或者小的一些轿车,主要是用三元材料电池的。追求高的续航里程的大巴这种,主要是以铁锂(编者注:磷酸铁锂)为主。
3
锂电池的成本趋势:16年面临原材料涨价的压力,在成组环节去降成本
Q1:现在锂电池的成本每年是不是都有一定的降幅?
A1:其实本来每年锂电池都在以一定的比例,可能5%到8%的往下走,但是今年情况有点特殊。今年原材料上升得比较厉害,很难讲16年会比15年下降很多,从电池角度非常难,整个关键材料,正极材料,电解液以及铜箔。这三大材料上升太明显了。从电芯角度,上升非常大。现在相当于我们上游的上游在涨,他整个碳酸锂被控制祝整个电池行业,不仅是天能降低毛利率,所有产业都会是这种情况。不可能再拿到原来3万块左右的碳酸锂做三元材料。16年成本还能从哪里下降?可能会在成组上面,包括机箱和管理系统。
Q2:碳酸锂再继续涨价怎么办呢?
A2:垄断地位导致了现在这个供需状况下的提价,一月主要的碳酸锂供应商在设备检修,没产量,拿他没办法。其实现在涨价还不要紧,关键就怕拿不到货。
Q3:那碳酸锂在电池里面的用量占比会有多少?
A3:就三元材料来说,一吨要用到425多公斤的碳酸锂,用量特别大。如果是锰锂,只要用200多公斤的碳酸锂。
Q4:行业上游原材料现在国产化率怎么样了?
A4:隔膜主要是进口,六氟磷酸锂进口,电解液国内自己做。两三年前被国外垄断,那时候电解液价格非常高。价格下降的非常大,但是碳酸锂上涨之后,把价格顶上去了。
Q5:这个成本上的增加是不是会加到下游去?
A5:加到下游去呢,这个办不到,如果大家毛利率只有10%或者5%是非常有可能往下游去加,目前是不转嫁的。
Q6:现在公司开始想要做锂电池的这块回收,是不是因为基于原材料一直涨价的这个考虑,或者您跟我讲讲这块业务。
A6:原来电池行业大家都在做3C数码,电容工具,那个量跟电动汽车相比熊多。两年前,18650做40-50万,已经大得不得了了,现在一天做40-50万是一个很正常的数字。保有量上来了,未来锂的回收可能马上就提上了日程。
原来锂电池不回收,是因为3C数码里面一个小电池回收的成本都很高,随着量大了基数大了就有回收的价值了。你的电池卖出去,如果能把他回收回来,可能对你未来也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从成本角度上也可以降下来。
Q7:锂的回收大概什么时候大家能看到一个进展?
A7:这个还是在规划当中。现在卖出去的锂电池基本要5年4万公里之后回收,真正回收是5年以后的事情。现在技术上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很多美国企业也在研究怎么把他的回收效益提高。国内回收不是很标准,有的话成本也上去了。我们公司现在和很多专家在探讨这个回收的工艺。即回收的成分又高,成本又低。回收也有很多种工艺的。
4
市场竞争格局:对标国际一线品牌,快充低温长寿命差异化竞争
Q1:公司在电动汽车锂电池这块,定位的直接竞争对手是谁?
A1:我们的目标,其实是要定位成怎么跟松下,三星,跟他们去对比。现在的竞争对手也是一直在定位,讲讲国内做得好的几个吧。天津力神,它主要产能还是在3C锂电上面,动力电池做了一点。还有一个东莞ATL,在国内被公认为技术比较好的一家企业,他们的体系和我们不一样,以方形为主。然后就是比亚迪做的铁锂,影响力很大,但基本自产自销,不对外卖。
Q2:那要怎么去跟松下,三星,LG他们竞争呢?刚刚提到的锂电池的售价几乎也是在一个价位。
A2:我们先从大的产业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天能还是ATL,比亚迪,国内的产品怎么去跟松下,三星他们去竞争,国内企业的优势在哪里?第一,是售后服务这一块,电动汽车是要走进千家万户的,整包的电池组,不管做得多好,不可能忽视售后服务。电动汽车是成组系统性的东西。它需要很多种原器件组成,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作为国内的企业我们首要要把国内办事处多的这个优势发挥出来。让客户碰到问题不着急,及时把问题解决好。第二,作为国内的企业,从技术角度,质量角度,怎样加快步伐,达到他们的水平,真正做到质优价廉这四个字。有三星,LG他们的品质,同时有更优的成本。
再从天能自身来讲,未来人才的引进,投资的方向,都是走国际化路线,首先人才上,现在我们的团队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从国际上引进的,材料上是引进美国的材料团队,电芯主要是引进日韩为主的团队,芯片管理系统引进美国为主的管理团队,从人才上就要保证产品的技术能力。第二是设备的制造能力。锂电池的设备,日韩的先进性和稳定性要优于国内企业,天能规划的设备主要是引进日韩设备为主。最后最重要的是品质管控体系,现在我们打算引进专门在美国做品控体系的人员团队,来提高天能的批量制造的能力。
Q3:我们刚才看到的那条生产线,都是用进口的设备,设备国产化的难度在哪里,为什么国内做不了?
A3:一是设备的利用率,国内设备停机时间比较长。二是生产节拍,比如国产的设备一分钟做十几二十个电池,我们的调整好以后,一分钟可以做120个电池。三是国内还没有办法完全把一条产线做出来,国产的单机设备没问题,但每台之间的匹配不好。四是有些生产工艺精度不够,比如说卷芯,放到钢壳里面去,如果设备精度不够的话,卷芯稍微粗一点就放不进去。还有涂层方式上,国内喷涂技术不成熟,做的很多是转移式,转移的精度不高,还可能混有杂质,比如混有粉尘颗粒。现在我们用的喷涂式,就不会有这些问题。可能到了下半年,涂的方式又不一样了,以后会用双面喷涂,速度会更快。
Q4:跟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什么地方,接下来要怎么去追赶?
A4:第一个是高比能的研发工作,我们也了解过,松下为什么能把电池比容量做这么高,(编者注:当时的语境,指的很关键的一点是材料),我们又该怎么做出高比能的材料,怎么去使用原材料。我们现在在研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这些,材料方面如果做好了,把电池的比容量一点点做到180,200,250,300这样提升。这种高比能电芯就满足了国内的乘用车长续航里程的要求。这个是我们研究团队目前在做的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第二个就是快充技术的研究。为什么要做这方面呢,因为锂电池在快充的情况下会引起循环速度的衰减,包括一些安全性的问题。我们现在快充这一块也在做些工作。比如说怎么实现在20分钟里面充满80%的电。快充的焦点一个是在整个工艺体系,另一个在负极体系。怎么使锂离子从正极嵌入到负极,怎么更好的嵌入负极体系。我们就负极的体系和电极的体系进行研究,要在快充方面做出一个亮点。国外三星LG追求高比能路线,快充这一块他们也不是做得很好,这也是和他们做差异化竞争。
第三个是低温电池的开发。中国的地域环境很特殊,从南到北,有高温有低温。有的电动汽车到了北方,它的低温性能很差。这种情况下,电池可能充不进电,或者续航里程很短,客户的抱怨比较多。
第四个是在长寿命电池的开发。现在市场上的电池如果做到1000次-1500次的循环寿命,满足五年八年很好了,那有没有可能做到3000次以上?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循环寿命要做到3000次以上。这个东西还没有完全成功,整个技术方案在做这方面的研发,现在有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Q5:现在三星的循环寿命能做到多少?
A5:他们循环寿命其实不高,也就1000次左右,如果我们快充,低温,长寿命做好了,那么跟别人相比,这就会成为我们天能的亮点。在比容量这块,我们国内企业很难达到松下的水平,我们差异化竞争在长寿命,大比率放电性能,低温性做好,是一种技术的亮点。
Q6:怎么看市场过了这两年井喷期以后的格局呢?
A6:其实最快16年下半年,随着产业产能扩充之后,如果说市场需求没有那么旺盛,有可能电池的增速就会高于电动汽车的增速,现在形势不是很明朗,你在扩,他也在扩。所以我们也一直说不是16年做多少的问题,而是15年16年打好基矗如果后面市场的扩充量很大的情况之下,怎样在竞争中取胜。你首先要有自己有优势的东西,如果你成本控制的好,信誉比别人好,品质比别人好。再经过两三年以后,市场也会经历充分的洗牌,只会剩下几家比较优秀的公司。
5
锂电池新三板分拆上市:已获港交所分拆批准,激励管理层入股
Q1:预计在什么时候上市?
A1:我们在12月29号的时候拿到了港交所的一个分拆批准。按照国内流程下来,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可能要花4-5个月。注册制如果能出来,更希望直接上主板。
Q2:对股权的稀释
A2:对于天能动力的股东,在新三板上市之前不会再做增发。天能动力绝对控股,为了鼓励管理层,会给他们增发一笔,其他不会有进一步的摊保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