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深康佳A
将其持有的深圳市康侨佳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70%的股权公开挂牌转让。次日,龙光地产通过动态报价方式,以69.8亿元竞得70%股权,如果再算上部分承债金额,龙光地产此次一次性支付的金额高达70亿之多。
股权出售,能带来多少利润?
看起来是“天价”,却依旧引起了多方的激烈角逐。
11月14日当天,深圳联交所内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十余家房企正在为深康佳这块地而展开争夺。竞拍底价为42亿元,每三分钟报一次价,加价幅度为人民币2000万元。
近两个半小时的拉锯战,近日势头正猛的龙光地产笑到了最后,以总价69.8亿元、溢价68%,将深圳市康侨佳城70%股权抢入囊中。
看了这块地的位置,就会明白股权为何如此抢手。这块待改造的康佳总部原厂区,位于南山华侨城片区,深南大道北侧,占地面积约3.73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为32万平方米,计容积率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该区域是深圳高端住宅集中片区,对面是锦绣中华民俗村,不远处有世界之窗、欢乐谷,享有华侨城片区优质配套。竞得康侨佳城公司,就能获得上述地块的开发权,意义不言而喻。
附近二手房的单价基本都超过了7万,最便宜的康佳苑目前挂牌价也高达6.7万元/平方米以上,因为这是一栋1997年左右的房子。按照目前的市价走势,如果开发成为商务公寓,价格达到10万元简直是轻而易举。至少参与竞价的开发商均认为如此。
以康侨佳城公司2017年10月31日账面净资产为基础计算,如果最终以69.8亿元成交,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预计为63.50亿元。
论大股东华侨城的支持
比起与十余家开发商竞争的难度,龙光此次成功的最大推手,其实幕后“另有其人”。
作为康佳的最大股东,华侨城集团在今年8月才放弃优先购买权。今年6月的时候,深康佳A欲出售的康侨佳城股权比例还仅仅为49%。
部分媒体认为,这是康佳与华侨城纠纷的胜利,甚至称之为与过去尴尬告别。但笔者认为恰恰相反,我们更应该从康佳近年来的整体发展,去深度解析该事件。
2015年的管理经营动荡,确实曾给康佳带来不少麻烦,并一度跌出彩电行业一线市常痛定思痛,内部团结不但是外界最为关心的,更是康佳内部最深刻的教训和反思。自此之后,双方进行了一系列亲密的联手动作。
2016年起,康佳尝试机制突破,华侨城集团给予了巨大支持。手机业务、小家电业务、机顶盒业务的改制已经完成;白色家电业务、互联网运营业务的改制方案已经获批,正在推进落实。2017年初,借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东风,华侨城再次推动市朝选人用人改革,康佳进行了高管团队的公开竞聘,并让周彬等年轻有为的新一届70后高管团队脱颖而出。
周彬更是表示过,华侨城集团今年提出要“共享、突破、落地”,实现华侨城跨越式发展,这对康佳来说也适用。今年七月,华侨城集团全资子公司深圳华侨城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增持了深康佳A,并表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深康佳股票的可能”。
所以此次华侨城的主动放手,笔者并没有感到惊讶。这并不是所谓博弈或妥协,事实上,是在利益一致性的推动下,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作出的最优抉择。显而易见,双方都有着更深远的眼光。一度饱受内乱诟病的康佳,正在与华侨城“拧成一股绳”而大步迈进。
投资控股型平台的转身
那么股权出售,到底能为康佳带来什么?
2017年,正是康佳历经转型的关键之年,这笔不菲的资产,必将成为康佳转型之路的最有利保障。根据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凤喜的说法,康佳将转型投资控股型企业,“不再只是一个彩电业务公司”,而是做大投资业务。故此笔者推断,此次收入依然会围绕康佳高层对外主推的三个方面。
一是扩张新的产品线。彩电业务是康佳目前的中流砥柱,上半年行业整体下滑超过25%的趋势下,康佳电视却逆势实现2.5%的增长。但康佳仍希望继续扩张新的产品线,不仅仅通过单一产品来增值,而是“多点开花”,自主研发或配置孵化器等方式都在列。
二是走投资并购的路。例如7月康佳筹划出资近10亿元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设立一个产业基金,打算在TMT产业、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行业进行投资,帮助上市公司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布局进一步完善。
三是通过直投,布局物联网、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今年6月,康佳发布公告,出资5.88亿元受让广东楚天龙智能卡有限公司24%的股份,积极利用智能卡布局发展物联网。物联网卡的深度合作,将大大增强康佳的产品竞争力。
对于转型之路,整个康佳团队表现出了一致的决心。刘凤喜曾说,“如果康佳现有产品或业务,不符合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就卖掉”。此次出售康侨佳城的股权,想必也是转型之路中最为艰难,却也是最能带来支撑资金的方式。
庆幸的是,康佳和华侨城都想通了这一点。这个传统的老牌电视厂商,撑过了内部曾经的动荡,也熬过了原材料上涨带来的行业寒冬,未来,坚定而一致的目标,或许会让康佳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