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污水处理产业加码 10股盛宴开席
字体:小 中 大中金在线微博微信加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大咖盛宴与你共享!马上加入
污水处理成环保投资“第二枪”
“雾霾战”无疑是今年环保事业打响的“第一枪”,而环保行业中的污水处理板块,也紧跟着升温,成为资本市场“第二枪”的靶子。据记者统计,涉足污水处理上市公司共有36家,总市值2703亿元。
在污水处理这个链条上,资本市场紧盯着的是上游的设备和药剂、中游的工程实施以及下游的运营三个板块,这也是产业链上的“三个活水源”,不少企业正在把资金流注入这三个板块。
“我个人认为处于下游的运营环节最重要,主要原因之一是能运营好是上游的好设备,好工程设施的最好检验,未经运营效果检验的设备与工程都不能自封为好。而目前我国环保产业链的总体生产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上水平,发达国家的中下水平,最脆弱为运营环节,其次为工程,产品较好。”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副所长许振成告诉记者。
我国的水污染治理产业链呈现金字塔形,自上游到下游,收入占比逐渐减少,但是利润率水平逐渐升高。这种结构决定了在水污染治理需求大幅度增加的情境下,全产业链的整合。
上游:市场分裂毛利率低,超滤膜值得关注
在污水处理产业链上,上游的设备、药剂等占据了产业链收入的53%。
据了解,污水处理行业的上游主要表现两个特点:一方面产品种类繁多、市场分割严重;另一方面竞争较激烈、利润率相对较低。根据《中国环保产业》的统计,样本企业产品数量总计在2500种左右,水处理药剂、材料、检测仪等种类都在100余种,每种产品对应的收入不过两百万元,利润更是不到一百万元。
目前国内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大多规模不大,并以民营企业为主,能够提供成套设备的企业很少,大多数以生产成熟的单机产品为主。除了本土企业,利用国外技术的合资企业是这个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了高端设备市场,国内企业则集中在管材、水泵、风机等传统产品市场。
在上市公司中,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消毒设备、超滤膜、反渗透膜、水泵和鼓风机等,药剂包括活性炭和聚丙烯酰胺。其中,碧水源和津膜科技的滤膜、超滤膜以及传统处理方式使用的鼓风机值得关注。
中游:“膜技术热”有待考究,产业延伸趋势
“膜技术”成为业内和市场的热词,在这个环节上最广受关注,但许振成却对此抱有冷静的态度:“膜技术仅是依托材料技术进步而促使传统的物理过滤工艺革新应用的一种污水处理新形式,是近四十年数十数百件新形式中一种。本人认为并没有特别重要之处,之所以有人在市场上宣传为很重要,一是我国实施了偏严的排放标准,二是有人乘制度规范不完善之机力图获取超过实际环境效益的过分经济利润。”
目前,膜法饮用水净化工艺在我国城镇供水领域的占比仍较低,“国内使用膜技术处理的主要是企业和工业园区,但是成本高,一般在4000-5000/吨水,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客户是涉及重金属的电子行业。国内的应用技术比较成熟,但是材料大部分还得进口国外。”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高级工程师庞志华告诉记者。
国内膜应用技术较为成熟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津膜科技和碧水源。
津膜科技近期研发热致相膜成功,该公司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投入复合热致相分离膜和海水淡化预处理膜项目,有效突破膜组件产能瓶颈,项目达产后,公司膜组件年产能达415万平方米,是目前的4倍。
一方面,膜技术企业自己做强做大,另一方面也在寻求强强联合。2013年6月碧水源发布公告,收购京建水务20.82%股权,以雨污水的收集、处理、回用和城市防汛保障为京建水务主营业务。而致力于水处理技术与膜材料技术的研发、生产与应用的碧水源通过此次并购,从中游延伸至下游,强强联合。
“我坚信环保产业必然会长链化,不只是工程与运营两个环节,而是会发展到几个环节、十数个乃至数十个环节。”许振成也向记者表示。
下游:有待打开,市场潜力高于上游
下游的运营包括工业废水以及市政生活污水处理。
总体来看,在处理技术、运行波动、资金支持等几大问题上,我国工业废水第三方运营的市场门槛要高于市政生活污水,这也造成了目前国内成规模的运营工业废水处理的企业非常少,主要参与的是国外具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公司,如威立雅、联合环境、中法水务等。国内的企业如创业环保中电远达桑德国际等,均参与个别项目。
“国外资本对我国环保产业有很大的兴趣与进入的布置。各企业有各企业的策略。但我相信不论资本来自何方,要在中国环保市场中有所作为,必须将外来优势本土化。而以行政背景与国资投入为背景的企业以北方地区为优胜,以市场与民资为背景的以南方,尤其珠三角地区为优胜,并具有较好的成长空间。如最近香港上市的中滔环保是一家上升较快运营较好的本土企业,他们创立了环保企业与生产企业自主服务市场的经营模式。”许振成告诉记者。
而针对未来发展趋势,申银万国分析师王威认为,国内水务产业链的发展机会是在下游而非上游。因为下游门槛更高,再加上运用类业务垄断的性质、带来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而在上游,国内企业的水处理设备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门槛低,大量的企业参与竞争导致利润率水平低于下游。
对此,许振成也表示同意:“环保产业发展的根本是进一步打开,规范与完善下游运营市场,要减少行政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管得太多,管得太细而管得不到位,管得矛盾四出的状况。要构建环保企业与生产企业自主互相服务市场体系,形成责任分明的产业环境。”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此前一项预测显示,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1.05万亿元和1.39万亿元,其中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4355亿元和4590亿元。业内认为,在上述政策背景下,分离膜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战略机遇凸显。
“我们预计膜制品市场每年增长约20%,而与膜技术相关的水处理工程等年增长率则高达40%。”中国膜工业协会工程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陈观文说。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尤金德则预计,“十二五”期间分离膜需求将以每年25-30%的幅度增长。
在膜产业上市公司中,多家券商看好碧水源和南方汇通,因两家公司均拥有较完善的制膜和膜组件工艺。其中,碧水源以MBR技术见长,在国内市场占到一半以上份额。而MBR行业的年增长率约为一倍左右。
所谓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省掉二沉池,是目前最有前途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之一,是公认的市政污水最终可行的中水回用技术。
此前,由于膜的一次性投入和后期换膜成本较高,影响MBR推广,但碧水源目前已完成材料自给,这使公司毛利率能维持较高水平。2010年,碧水源建成年产200万平方米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以及年产100万平方米的中空纤维超滤膜生产线,实现用膜完全自给。
“尽管该公司2010年承接了一些毛利率较低的BOT项目,但由于关键原材料自给,使得毛利率依然保持在48.61%的较高的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国泰君安研究所分析师说。
此外,碧水源有关人士上月还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研究用膜处理海水淡化的问题,意味着其未来也可能分享反渗透膜大发展的“蛋糕”。
不过国内反渗透膜的龙头企业还要属南方汇通控股42%的子公司北京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报告显示,该公司拥有300万平米反渗透膜产能,占国内10%的市场份额,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纯净水制造、锅炉补给水和海水淡化领域,膜质量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去年上半年,南方汇通复合反渗透膜的营收同比增长65%,毛利率高达4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3%,占公司毛利的26%,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共 10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末页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