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 (
000998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勿悲观,看好革命性品种引发的盈利拐点
来源: 齐鲁证券撰写时间: 2014-04-10
事件:隆平高科公布2014年1季报,公司2014年Q1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下降25.5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7.87%,按最新股本完全摊薄后EPS为0.28元,如若按少数股东资产收购完成后同比口径净利润计算,公司2014年Q1业绩下滑约21.7%(2013年Q1合并报表利润1.71亿元,2014Q1为1.34亿元).
从跨年度结算的角度来看,研报并不认为公司Q1业绩出现了大幅低于预期的情况,截止1季度末的2013/2014推广季公司主业净利润同比增长了27%,2014Q1业绩下滑只是跨年度会计结算原因所致。由于种子存在跨年度销售情况,研报将2012/2013推广季对应的2012Q4 2013Q1与2013/2014推广季的2013Q4 2014Q1业绩进行加总分析,前者扣非后合并报表利润2.09亿元,后者2.65亿元,同比增长27%,因此Q1业绩仅仅是会计结算年度划拨的问题,2013/2014推广季公司业绩好转的趋势是显著成立的。
2013年研报一直是对隆平高科的盈利预测较为保守的卖方团队,原因在于2011/2012推广季两优1128推广失利,将对公司2012/2013推广季业绩产生负面影响,此外,Y两优1号和隆平206逐步进入推广成熟期,增长放缓。
但站在当前时点,研报对隆平高科未来的前景并不悲观,因为很多情况都在如研报预期般发生变化。(1)2013/2014推广季受两优1128推广出问题对业绩的影响正在消弱,反而因为低基数效应带来收入和利润的增长;(2)公司产品结构依然在优化,水稻和玉米种子毛利率同比提升趋势明显;(3)2014/2015推广季,公司两系杂交稻由638s组配的革命性新品种将推向市场,安徽隆平新的杂交玉米种子也将陆续推出,公司产品线优化将带动公司主业进入新的增长通道。
而且值得关注的是,隆平高科在一季度报中披露其投资子公司一季度在二级市场增持了登海种业110万股股票,这是否是产业资本对种业市场景气复苏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还请各位投资者仔细斟酌。
再次重申研报的观点,尽管一季报报表看似不佳,但从2013/2014推广季跨年度数据来看,隆平高科业绩改善的趋势是明显的,种业市场如此暗淡,27%的增长就是种业龙头实力的表现。展望下半年,行业层面,种业景气度回升、转基因政策推进、种业整合都是种业龙头估值提升的催化剂;公司层面,公司新品推出,将带动公司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通道。因此站在当前时点研报对隆平高科的前景并不悲观。
预计2014-2016年EPS0.82/1.00/1.27元,公司2014/2015年新品种推出、行业整合以及转基因政策推进将成为公司股价潜在催化剂,按35X2014PE计算,目标价28.7元,维持“买入”评级。
登海种业 (
00204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品种优势显著,种业市场格局分化中脱颖而出
来源: 申银万国撰写时间: 2014-04-11
投资结论:品种梯队优良,业绩增长稳定,农业中较优质的配置型公司。种子行业库存压力短期仍存,但优质品种销量持续增长。先玉335凭借较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稳产性特征预计未来2-3年维持销量、收入10-15%的增长;母公司品种605、618在优势区域凭借高产、抗倒伏、抗旱等优良特性进入快速成长期,预计未来2-3年销量/收入综合实现约40%增长;良玉公司品种预计未来2-3年销量/收入综合实现40%-50%以上增长。
依靠品种梯队,预计14-16年公司整体业绩复合增速29%。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1.25/1.60/2.07元。给予公司14年业绩30倍,15年业绩25倍估值,一年目标价37.5-40.0元,较目前股价仍有24-35%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品质突出,公司主导品种销量逆势增长。预计2014年国内杂交玉米种子余种量12.1亿公斤,相当于一年的需求量,高库存导致种业景气度下降。但微观看,各品种销售表现分化,尤其是登海605,经多年的推广,在产量及稳产性、抗病性、抗旱性、抗倒伏等方面均表现优异,销量进入高增长期。经省种子站在潍坊地区测试,13年登海605平均亩产767公斤/亩(理论最高1182公斤/亩),较该地区的郑单958亩产高100-120公斤/亩,预计14年推广面积1000-1150万亩,同比增长40%-60%,预计在部分地区市占率将位列至前二名。
品种形成梯队组合,优势互补明显。公司在鲁中地区主推品种包括登海605、618、3622三类品种。其中,3622为春播品种,登海605、618为夏播品种。登海618熟期较605早10-15天,适应不同区域及农户的需求,与登海605形成互补,预计14年推广面积超过120万亩。随着制种量增加,15年后有望进入爆发增长期。
研发体系完善,“绿色通道”政策相助,新品种望持续推出。公司新品研发一直走在在行业前列,包括最先牵头并参与超级玉米项目的研发。后续研发部门迁址青岛后,有望吸引更高质量的人才。公司作为农业部认定的32家“育繁推”一体化重点种业公司,未来新品认定有望通过“绿色通道”加快审批流程,从而进一步强化公司产品结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