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顶层设计出炉 八大举措或重塑经济增长格局
来源:华讯财经 作者:佚名 2016-07-22 07:54:27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北斗导航 年需求达1000亿规模向上拐点将至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消息面上,我国正在制定《卫星导航条例》,在接据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后续相关国家层面的政策将继续出台,不排除政策层面更多领域强制使用北斗替代GPS,这将加大提升北斗在导航产业的渗透率。在大盘震荡之时,北斗概念作为有着实质性支撑其高速增长的行业之一,逢低吸纳忽略短期波动风险,以获得超额收益。
据报道,我国正在制定《卫星导航条例》,并已列入《国务院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该条例有望成为中国首部卫星导航领域的行政法规。该条例对中国卫星导航领域的相关活动进行了规范和说明,进一步确立了北斗系统在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法律地位,有助于推动北斗技术应用拓展及产业化发展。
此外,近期《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正式发布。未来北斗导航精度最高可达厘米级,将给整个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着手打造全国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将于今年年底试运行,试运行的精度可以达到分米级,建成以后的精度最高可以达到厘米级。在这个精度下,可以解决如泥石流变形监测、道路桥梁的监测、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驾驶员培训等问题。白皮书指出,我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要求加强基础产品研发,开发北斗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芯片、模块、天线等基础产品,培育自主的北斗产业链。
从产业发展来看,或将迎来重要的向上拐点。华泰证券指出,首先,国内地基增强系统已初步建成,高精度定位的智能时代来临。其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2016年将再发射2颗卫星,亚太组网基本完成,2018年服务"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全球组网完成。再者,芯片等元器件从高昂到低廉,系统解决方案完善,竞争优势将逐步显现。最后,国家级政策支持力度也将持续,进一步推动民用北斗需求。总体来看,中国北斗年需求规模预计1000亿元以上级别,未来5年行业或有10倍成长空间。
2015年7月,展讯推出自主研发的适用于智能手机的高集成度低功耗北斗移动通信一体化芯片,该芯片已经在2015年下半年得到规模量产,并且该芯片已经在华为、中兴、联想、宇龙等品牌机中得到适配。海通证券分析师郑宏达预计2016年采用自主四合一高集成度北斗芯片的智能手机有望达到千万部级别,这也表明北斗正式从军用走向民用。北斗政策环境和国内技术产品有助于加速北斗应用从军用向民用的大规模推广和拓展。目前北斗已经在交通运输、气象、公安、农业、国土等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华泰证券分析师章诚则表示,中国北斗年需求规模预计1000亿元以上级别,未来5年行业或有10倍成长空间,中国北斗技术正将劣势转化为优势,靠技术创造需求。增量应用带来庞大市场需求,包括精准定位、无人驾驶、无人机、精准农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方面。关注优秀、最受益的公司,振芯科技、北斗星通、华力创通等。
共 5 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页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