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三季报披露以来,关于三季度“恒大准举牌概念股”就成了市场的热点。尤其是在三季报尾声,几乎每天都有一只或者两只恒大“买而不举”的公司呈现在投资者面前。
其中金洲管道买入4.96%,国民技术买入4.95%,,梅雁吉祥买入4.95%,栋梁新材买入4.95%。积成电子买入4.96%,中元股份4.95%。
当然这些股票最近的走势也是相当喜人,“王的女人”梅雁吉祥在三季报披露后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
然而,近日种种迹象却显示,恒大已经在逐步撤退这些“买而不举”的股票了。
11月1日,上交所向梅雁吉祥发布问询函显示,恒大人寿通过旗下两个保险组合账户买入的梅雁吉祥9395.83万股已经在10月31日全部卖出。
问询函显示,恒大人寿是在9月28日至9月30日买入梅雁吉祥合计9395.83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95%。梅雁吉祥从9月28日至10月31日涨幅达43.27%,股价从最低点4.86元/股最高涨至8.08元/股,也就是说,恒大人寿此次买入及卖出梅雁吉祥,短短一个月获利约在3亿元左右。
对此,恒大人寿回应称,买入及卖出梅雁吉祥股票的目的是基于当时对资本市场的判断及对公司价值的合理判断。
不止是梅雁吉祥,同样被打上了“恒大准举牌概念”的栋梁新材虽然三季度涨的很不错,然而自从三季报披露恒大买入4.95%之后就一路狂跌。10月27日至31日,三个交易日跌了近20%。

10月31日的栋梁新材龙虎榜暴露了砸盘真凶。当日龙虎榜显示,卖出席位第一名是机构席位,当期总计卖出2.32亿元,占卖出总额的31.24%。
当天栋梁新材的价格区间为22.04元至23.79元,照此计算,卖一机构卖出股票的数量在975.20万股至1052.63万股之间。从卖一机构的抛货力度来看,它原本的持股比例是相当大的。

于是恒大当仁不让成了众人猜测的对象。
截至三季度末,持股量在975万股以上的仅有前两大股东万邦德和织里镇资产,分别持有2247.17万股和1095.78万股,不过两家公司均没有机构席位。由此一来,“砸盘”而出的就只有既有机构席位又有大量仓位的恒大人寿了。
更令人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梅雁吉祥和栋梁新材外,其余被恒大三季度“买而不举”的个股在三季报披露之后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积成电子近三个交易日跌幅达13.23%。
实际上,恒大在三季度建仓多只个股时,均将持股比例控制在4.95%左右,距离举牌线仅一步之遥,或许其目的仅仅是为了“炒股”,而非像举牌廊坊发展那样,是为了谋求控制权。
毕竟“准举牌”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其“自主性”。持有上市公司超过5%以上的股东,不仅减持的时候需要披露,而且减持也受到时间限制。相比较举牌来说,“准举牌”能够使举牌方的资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谓是“买入悄无声息卖出无人知晓”。
和单纯“炒股”目的不同的是,恒大在廊坊发展上则更加想获得公司控制权。
根据廊坊发展30日晚间公告,恒大地产于10月28日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19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构成四度举牌。此次恒大增持完成后,恒大地产共计持有廊坊发展76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第二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此前,恒大于4月12日首次举牌廊坊发展,在不断增持下,8月4日恒大以15%的持股比例成为廊坊发展第一大股东。随后廊坊发展原大股东廊坊控股反击,后者在二级市场上增持股份只15.3%,夺回第一大股东位置。
恒大地产方面表示,增持公司股份是充分把握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契机,看好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恒大集团在第四次举牌廊坊发展时,也披露了其持有万科A的股份已达7%。不过,对于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增持万科,恒大并未给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