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在2017年可谓是跌宕起伏、风起云涌。随着新的消费习惯形成,新的消费场景被挖掘,“新零售”概念在这一年中也开始大放异彩,各种与之相关的“新物种”层出不穷。便利店不够近,电商不够快,办公室这块尚未开垦却天然具备传播效应的处女地开始成为香馍馍,并火速成为无人零售的新风口。
今年以来,有不少嗅觉灵敏的玩家抓住 机会涌入赛道,办公室无人零售货架也顺势获得巨头和资本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开融资的无人货架项目超过三十家,累计投资金额超30亿人民币。获得资金加持的最核心优势无外乎流量,以及流量未来的变现能力。
近日有消息称猩便利网点数已累计过万,无疑让这个本来就波澜四起的行业再添涟漪。
三个月,定义无人便利架市场新格局
业界有一句话,只有当蛋糕够大够甜,才会引发激烈分食的现象。而市场也是如此,唯有面临真正的风口机遇时,才会出现群雄逐鹿的竞争。现在看来,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正是一块足够诱人的大蛋糕。
有调查数据显示,现在北京有超过2000个的写字楼,符合铺设无人货架的有效点位在十几万量级。如果以每人每天1元钱的平均消费粗算,仅仅在北京,无人值守货架每月的市场规模就超过亿元。如果再放眼全国,无人货架的蓝海更加超乎想象。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猩便利、领娃、七只考拉、e点便利等数十个玩家争先涌入的原因。
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猩便利却占据了明显的市场优势。在入丑的短短三个月时间里,猩便利已经布局了过万的点位,这相当于平均每周新增的网点数量都达到近千家,增长速度接近200%。这个数字有多惊人,还需要作横向对比。就当下在办公室无人货架赛场上争夺的玩家来看,规模稍大的基本只有1000-2000个点位,而有些刚刚入局的公司,更是只能抢占下100-200个点位。猩便利目前的覆盖用户人群数量是数十万,但按照这个恐怖的增速,这个数字将很快变成百万量级。
这样的规模和增速,也在左右着无人便利架市场的格局。对办公室无人零售市场来说,这是一场上半场拼速度、下半场拼流量的游戏。玩家们在上半场的密度驱动,将直接影响到市丑续的重新洗牌。
对猩便利而言,点位的快速扩张布局将让它获得更大的运维优势,并形成区域规模效应。在点位和用户群的基础下,猩便利还能通过扩品类、升级设备发展更多空间,这就是高占有率在这个市场中带来的强大竞争力和未来商机。
新零售的本质还是零售,需要慢思考快行动
以“即时消费平台”为定位,将办公室变成高频消费场景,即需即取,满足了即时性、碎片化和社交化消费需求。另外,无人值守模式,省去了线下零售最为昂贵的人工和场地成本,大大提升了企业效率。“用户体验”和“企业效率”,就恰恰是零售的本质所在。
任何新型业态的零售脱离不了零售的本质,越是热闹时,越是要求本质,越是要慢思考、快行动。办公室无人值守便利架还需遵循零售本质,在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用户端运营这些环节所沉淀下核心能力,在未来也是其盈利空间所在。
纵观目前无人便利架这个领域,真正能够控制密度,锁定流量,遵循趋势,抓姿心的公司不占多数。抢占先机未必是先入场,而是准入场,在一开始就准确整合并占据所有核心优势。
零售+线下流量创造1+1>2的超叠加效应
同样的,在线上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布局于各写字楼中的过万个位点,无疑也成了最理想的流量入口,相对低成本地获得高价值白领人群。
无人值守便利架所具备的高频次、零距离、强场景特点,打通了线上和线下,记录下不同区域、行业的白领消费人群,在不同时间段的消费倾向和消费习惯。
以猩便利为例,如果按照目前数十万精准目标人群来算,通过用户消费画像提供了足够的信息基础,从而优化商品供给管理,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智能化地推送、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和商品。这将会给零售市场带来什么?不言而喻。
在大数据时代,无人值守便利架带来的入口价值或许还能像现在流行的共享单车一样,在未来嫁接其它品牌和服务,实现更多元化的玩法。如果从这个层面上看,流量又将成为猩便利除零售以外的附加值。
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无人值守便利架作为其中最为火热的风口,还会有更多玩家入场,但毫无疑问,最后能留下来分食蛋糕的,只能是其中的翘楚。这个行业新风口的未来发展到底会怎么样,同样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