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间,钢银电商发布了2017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17年1-9月,钢银平台总成交量3,328.68万吨,按189个交易日计算,日均成交量17.61万吨;其中平台销售量达到1,625.52万吨;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5.1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2.54%;实现净利润2,721.7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2.30%。钢银在“寄售+供应链服务”的模式下,营收和利润稳步增长,实现了七个季度持续盈利。
重视体量,更重视盈利
如果说2016年各家钢铁电商都在争“体量一哥”的地位,那在2017年整个市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家都开始讨论“盈利”这个话题。是否盈利?盈利点在哪里?盈利模式是否可持续?这一系列疑问成为各钢铁电商大佬们最关心的话题。
“首先要做的是活下来!”钢银电商董事长朱军红在前不久2017“互联网+钢铁”双创高峰论坛上曾向媒体表示他的看法,当时谈到:“目前钢铁电商行业处于从早期的野蛮生长到中期的过渡阶段,也可以定义为‘熬’的阶段,这个阶段应该会持续两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如果能熬出清晰的盈利模式或许能活下来。”
或许钢银能有现在这样清晰的业务模式,是因为朱军红在前几年就开始考虑“盈利”这个问题。追溯到2015年年底,钢银推出了“寄售+供应链服务”业务模式。砍掉了自营业务的钢银瞬间变身“轻资产”,随后自2016年第一季度开始,钢银就此踏上了盈利之路,累计到此次财报发布,已为第七次持续盈利且涨势喜人。由此可见,踏对步子很重要,钢银的“寄售+供应链服务”这一步还真不一般。
先战略布局,后战术落地
纵观钢银在市场上的动作,低调但务实。从提供用户基于真实交易场景的供应链服务,到满足用户数据场景需求的大数据服务,都是围绕“平台+服务”战略展开的。然而,在这些服务陆续推出的背后,都离不开三个字——标准化。
将其融入平台运营,与真实的交易场景相融合,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供应链服务也自然水到渠成。正如朱军红在媒体采访时谈到的要点:“每一笔交易都有一个场景,那我们就对应场景设计出配套的服务产品。”当被问到“是否可能被复制?”这个敏感点时他回答:“这个和企业整体布局、产品落地速度有关,目前看来交易环节中的场景钢银都覆盖到了,加上B端的特性,可以说很难被完全复制,而且我们还在不断迭代优化中。”的确,钢银在三款供应链拳头产品之后,又推出了新的基于现货的保证金交易服务产品——“订单融”。
标准化在钢银各板块落地后,钢银对数据的应用就变得更驾轻就熟。在数据场景方面,钢银的布局已经不止步于内部的数字化风控,对数据的外部应用再次迈出了“亲民化”的步伐。在钢银第三季度财报发布的当周周一,推出了钢银数据3.0产品,主打的是实时交易数据3秒更新,此外还包括分时呈现实时交易量、按需自选对比多城市库存等,这些也都是围绕用户需求的数据场景来落地的。
在B2B的世界,未来的路将指向何方?仅仅靠“熬”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一颗真正服务用户的心。无论是纸上的战略,还是脚下的落地,都更需要一份务实和坦荡,一份稳重和担当。期待看到钢银基于“平台+服务”战略,有更多出彩的表现!